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警鐘敲響!研究顯示:喜馬拉雅山冰川消融在過去40年里翻了一番

警鐘敲響!研究顯示:喜馬拉雅山冰川消融在過去40年里翻了一番

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近年來,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損失量增加了一倍。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最近解密的冷戰時期的間諜照片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衛星拍攝的現代圖像進行了比較,以計算出過去四十年來冰層融化的速度。他們總共觀察了650個喜馬拉雅冰川,這些冰川從東到西綿延2000公里(1242英里),占該地區總冰量的55%。

數據顯示,從1975年到2000年,該地區的總冰量下降了13%,從1975年到2016年,下降了28%。自2000年以來,這些冰川每年平均融化0.5米(1.6英尺),一些地區每年的融化速度令人瞠目結舌,達到5米(16英尺)。與此同時,每年平均有80億噸水(相當於320萬個奧運會規模的游泳池)流失。

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博士生約書亞·毛雷爾(Joshua Maurer)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喜馬拉雅冰川在這段時間內融化速度和原因的最清晰的畫面,正如研究報告的作者所指出的,大約有8億人依靠每年的徑流來獲得飲用水、電力(水電)和農業用地。

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目前的徑流量是冰川融化速度的1.6倍,這加劇了下游社區面臨的洪水風險。儘管現在徑流可能會「膨脹」,但隨著冰川消退和專家預測水資源短缺,未來幾十年徑流將會減少。

事實上,科學家預測珠穆朗瑪峰可能在2100年就沒有冰了,這可以歸咎於氣候變化。利用該地區氣象站收集的數據,毛雷爾和他的團隊顯示,從2000年到2016年,喜馬拉雅山的平均氣溫上升了近1攝氏度。雖然降水模式和煤煙濃度的增加對冰的融化有一定影響,但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是加速融化的主要驅動力。

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是世界上最高山脈的冰川,也在對化石燃料燃燒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做出反應,從長遠來看,這將導致人口密集地區的水流時間和規模發生變化。研究報告的作者說,喜馬拉雅山脈的融化類似於阿爾卑斯山脈(研究得更深入),那裡的氣溫在80年代開始上升,雖然喜馬拉雅山脈的冰損失率沒有那麼快,但總體上的進展是非常相似的。

小夥伴對於喜馬拉雅山冰川消融有什麼看法?歡迎寫在評論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黃石火山擔憂!美國地質調查局揭示了可能發生7級地震的地方
向地球輸送水!「流浪彗星」是否開啟了地球上的生命?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