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至養生:多吃苦少食冰 晚睡早起「輕」運動

夏至養生:多吃苦少食冰 晚睡早起「輕」運動

今天是夏至,為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夏至養生的那些事兒。

【飲食篇】

竹蔗茅根飲,夏至消暑氣

夏至時,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大魚大肉或高湯大補,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同時,人們還應適當進食具有清熱、解暑、養陰功效的食物,以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為大家介紹兩款夏至保健湯品。

竹蔗茅根飲。做法:鮮白茅根100克,竹蔗200克,將竹蔗切碎略搗,加入鮮白茅根,加水適量,煎沸去渣飲用。功效:清熱生津、止咳止嘔。可用於夏季保健或作為消暑涼茶飲用,也適合肺熱咳嗽、咳痰黃稠、胃熱嘔吐的患者飲用。

茅根粥。鮮白茅根15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取鮮茅根擇凈,切碎後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至粥快熟時,加入冰糖再煮4~5分鐘即可。功效:清熱祛濕、涼血止血,適合伴有水腫、小便不利、尿血等癥狀的人群食用。

少喝冰飲 多吃「苦」

夏天養生,飲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講究。不少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喝大量的冷盤、冷食、西瓜、冰鎮啤酒等冷飲,這造成了腸胃功能紊亂,導致腹瀉、腹痛。另外,由於氣溫升高,食物中的各種細菌生長繁殖很快,常溫放置的熟食容易被細菌污染,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還有,炎熱的時候,人們常在空調房裡生活和工作,身體機能往往下降,身體抵抗力會變弱,病菌易感性增強,容易發生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和黴菌性腸炎等腸胃疾病。

清遠市中醫院養生專家陳太日建議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骨頭湯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慾,但要適量,否則傷胃。另外可多吃粥,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飲品。

夏至食療方

「一卵孵雙鳳」

材料:橢圓形西瓜一個(約2500克),小母雞2隻(約800克),水發海參50克,水發冬菇25克,水發玉蘭片(筍乾)25克,火腿25克,水發乾貝50克,蔥薑絲少許;料酒、精鹽、西瓜汁及橄欖油少許。

製法:西瓜削去外皮,切蓋,挖出瓜瓤,留瓜皮約2-3厘米厚,洗凈備用。將玉蘭片、海參、冬菇、火腿切成長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過撈出。小母雞宰殺後,去毛及五臟,擇洗乾淨,剔骨留肉,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鹽、味精、橄欖油、西瓜汁、玉蘭片、海參、冬菇、蔥薑絲,拌勻,腌至入味。將西瓜放入大瓷盆內,然後把腌好的雞連同配料一起裝入西瓜中,蓋上瓜蓋,用竹籤別住。旺火蒸至雞爛時取出,開蓋即可食用。

五味龍眼洋參茶

材料: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肉5克,冰糖20克(1-2人份)。

製法:將五味子洗凈,去雜質;西洋參浸透切片;龍眼肉洗凈,去雜質,將冰糖打碎成屑。將五味子、西洋參、龍眼肉、冰糖屑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燉,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

功效:益氣生津,養心安神。

烏梅冰糖飲

材料:烏梅15-30克,冰糖適量(分量根據各人口味添加);陳皮、玫瑰花、山楂根據各人情況選用3-5克。

製法:烏梅、陳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適量。放溫後即可服用,無需冰鎮。

【養生篇】

心態平緩勿急躁

進入夏季,心情變得容易急躁,《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壓抑自己。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心情不好時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緩解一下,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防暑降溫要做好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外出時,應採取防晒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晒霜等。

晚睡早起最適當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艾灸養生作用大

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補水多喝溫開水

夏季氣候熾熱,擠地鐵耗費更大,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費事不喝水。少喝冰水,過涼的飲料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有一些溫熱的水反而更解渴。

【注意事項】

夏季適宜柔性運動

夏至過後,天氣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時間在1小時左右。

夏季不宜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容易出現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在運動過程中,出汗過多時,應適當飲用淡鹽水、紅豆綠豆糖水,或吃些西瓜等。

運動後雖很熱很渴,但應控制冷食冷飲,如各種碳酸飲料、汽水、冷凍過的瓜果等,避免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等癥狀。

運動後不能立即用冷水洗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頭痛等多種疾病。

睡眠每天保證7小時以上

夏至,顧名思義是夏天的到來。由於天氣的原因,這時候大多數人會出現全身睏倦乏力,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時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這是因為氣溫升高造成人的焦慮和煩躁,在食欲不振和生活、工作壓力之下,這些積累許久的糟糕情緒就會迸發。

另外,由於夏至氣溫升高,排汗系統也出現變化,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這就使得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這時候不及時補充水分,人體的血容量就會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痛頭暈。如果更嚴重的話,隨著水分流失多,體內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還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以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這時候,為了減少頭痛頭暈,還得注意休息時間的調整。養生專家稱,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南方日報、鄭州晚報)

[來源:人民網 編輯:可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