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整部心經的核心思想,就在這句話上!

佛教:整部心經的核心思想,就在這句話上!

心經的核心思想,其實就在心經的第一句話上。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讀懂了這句話,整部心經的大概也就都能了解了。

度一切苦厄是結果是我們學佛要達到的目的,而在此之前的過程,我們需要先去照見五蘊皆空。在佛教中經常提到空這個字,五蘊皆空、四大皆空,一切皆空。如果我們能了解這個空的含義,學佛就很容易開悟了。

佛教中提到的空,並不是沒有的意思,更不是有的意思。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在告訴世人,一切有形的現象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空的。

這裡的空是變化的,不能常住的,沒有自性的。很多人學佛學到了空,就開始變得消極起來。並認為空就是沒有的,或者是如夢如幻的,既然是沒有,如夢如幻的還去努力做什麼?

有了這種想法其實已經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第一個錯誤,對空的理解有誤,第二個錯誤,已經走上了邪路。

佛教其實是積極的,非宗教、非哲學的,只是很多人因為對佛教的誤解,對空的不理解,所以學佛學到最後,連做人的基本原則都丟棄了,這樣去學佛毫無益處。

我們來看一看,佛教說的空,到底是要我們該如何去做?其實佛教的空,有兩層含義,正如心經上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話其實可以用一句來說,但心經中卻用了兩句,我們在理解上絕不能把這兩句話理解成一句話。

雖然色即是空,但空同時也是色。我們可以把色當成是有,也就是不空,這樣一來這句話就變成了,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簡化一點來說就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接下來我們可以把空看做是無我的境界,把不空看做是救世之事業,雖然我們知道了無我,但卻依然能努力去做救世之事業,這就是空而不空。雖然努力去做救世之事業,但又不執著於有我,這就是不空而空。

如果我們可以真正了解佛說的空,就會以無我的精神去做偉大的救世之事業,而不會產生消極厭世的心理,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了,其實空不是沒有,有也不是真有,學佛要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之事,而不是以入世的精彩去做出世之事。

真正理解了空,我們在做人做事上都會受益匪淺,其實學佛與做人做事是分不開關係的,但同時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受益的。

正確的大乘學佛觀永遠都是積極入世的,像喬布斯、稻盛和夫那樣走在學佛之路上的人,在事業上也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們學佛一定要以無我的境界去做入世救世的事情,多去做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樣才走在了菩提路上。

六祖慧能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求兔角。理解了這句話,也就理解了空的含義,也就理解了心經的思想。感恩閱讀與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佛悟道後,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佛教:這三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來得越多!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