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羅馬城的發展應該包括幾個階段?

古代羅馬城的發展應該包括幾個階段?

呂海峰

話說,羅馬城的強大與繁華其實有著好幾個階段。那麼,羅馬城到底是如何從落後一個的帕拉丁開始逐步走向強大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有當代羅馬歷史學家莫米格里阿諾在他的一篇論文當中曾經引用了一個古老的宗教習慣的材料來證明羅馬城的起源,故而後來使很多人都對羅馬城的起源產生了極其濃郁的興趣。那麼,他的這個引用材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原來,在羅馬城有一個很著名的宗教節日叫「盧波卡里亞」,如果,翻譯成我們中文的意思就是「驅狼節」。而羅馬老百姓舉辦這個節日的目的就是想通過祈求神靈的幫助來驅散附近的野獸,進而保護自己牧養的牲畜。因此,每年都會在2月15日於帕拉丁如期舉行。也就是由祭司在帕拉丁的一側一個叫盧波卡爾的洞穴舉行的儀式。當然,這個過程中還得奉獻一隻公羊。然後,由一幫青年手持由犧牲公羊的羊皮做的皮條以該洞穴為起點圍繞帕拉丁進行賽跑。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在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促使自己的部落逐漸人丁興旺。而這也是羅馬城創建的第一個階段。

其次,當時光走到了後來,羅馬城的創建就開始步入到了第二個階段,即:「七丘聯盟」。事實上,羅馬人從很古老的時候,就保留下了一個節日叫「七丘節」,就似乎在紀念早先在他們祖先當中存在的一個「七丘聯盟」的時代。當然,關於這個「七丘」的範圍,很多現代人都會誤以為是現在羅馬城區存在的七個比較大的山丘。但事實上卻並不是。因為,「七丘節」非常古老,最開始的時候,它不可能把羅馬城區的七個大的山丘都包括進去。而羅馬城區的阿芬丁山也是在很晚的時候才併入了羅馬。為此,有羅馬的著名作家費斯圖斯曾經認為,「七丘聯盟」應該存在於公元前670年到公元前660年之間。

同時,有羅馬其他作家還提到了一個叫做阿爾格伊的宗教典禮。也就是每一年的五月十五日都會由一個專職祭司把二十七個草人從烏布里西橋丟到台伯河裡,作為凈化全城的一種儀式。而這二十七個草人則是由全城二十七座廟宇提供的。這個儀式就使我們聯想到了羅馬城曾經存在的「塞維烏斯」改革。儘管「塞維烏斯」有可能是虛構的,但是,它卻暗示了我們:羅馬城很可能融入了兩種人,即:帕拉丁的「薩利」(凱里烏斯)和奎里那爾的「薩利」(厄斯奎林)。

顯然,總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古代羅馬城的發展應該分為以下兩個主要階段。第一,羅馬城其實是一個最初在帕拉丁建立並居住的羅馬村。而它也只佔帕拉丁的一部分。主要證據就是我們提到的「驅狼節」,因為這個節日已經暗示我們,那個時候的羅馬城人煙還非常稀少。時間可能是公元前八世紀左右。而這也是羅馬城發展的第一階段。

第二,羅馬城很可能先是以帕拉丁羅馬村為根據地,然後,才發展到了鄰近地區,並吸收了凱里烏斯和厄斯奎林的居民才建立起了一個「七丘聯盟」,成為了羅馬城的雛形。此為古代羅馬城發展的第二階段。

總之,古代羅馬城的發展應該包括幾個階段?應該包括兩個主要階段。(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聽到天皇的廣播後為什麼會痛哭流涕?
果真是古代東方沒有土地私有制,只有古希臘和古羅馬才有嗎?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