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用一篇簡潔明晰的文章,來描述十字軍東征確實是件難事,因為裡面包含的內容太多太多,沒有任何一個事件是單一事件,且都互相交錯展開。宗教、帝國、王國,拜占庭、突厥、阿拉伯交織在一起,如果不站在上帝視角,平鋪直敘很容易寫著寫著就成一本厚厚的書了。我們要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快速獲取一段歷史知識、要清晰的抓住歷史主幹,就必須要把諸如拜占庭帝國衰落這類的大事件一句話帶過,把一些對歷史進程無決定性作用的細枝末節統統去掉。然後把重要的歷史過程通過因果關係梳理出來,簡明扼要、明朗清晰的緊扣主題、捋出脈絡。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先來看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由古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81年,就被日耳曼人各部族「分區佔領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帝國後來也一分為三,歐洲封建制度確立,一群分裂的歐洲王國在羅馬教皇的統一思想控制下,正處於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東羅馬帝國是個延續千年的超級帝國,但由於「羅馬帝國」這個「商標」在古羅馬滅亡後一直被各方爭相註冊,所以歐洲人通常認為,由法蘭克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後又發展成為的神聖羅馬帝國才是古羅馬的繼承者,而把我們所說的東羅馬帝國稱之為——拜占庭。其實拜占庭是古希臘時期的一個城市名稱,後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因此歐洲人就用拜占庭這個名字稱呼東羅馬。後來的十字軍東征也多數都是在拜占庭的區域內作戰。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理清了東西雙方的關係,後面的事情就好理解了。公元11世紀,千年帝國拜占庭到了沒落時期。這個「大胖子」原先笨重而龐大,沒落之後北部被斯拉夫人奪走、東部被波斯人奪走、南部被阿拉伯人奪走,拜占庭只剩下小亞細亞半島和周圍的核心地帶,以及唯一沒惹他的西方鄰居——歐洲中世紀各基督教國家,古羅馬時期雙方原本就是一家人。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從東方又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突厥。拜占庭原先跟中國古代的君主集權制度很像,這次它不得不開始從西方引進封建制度,分封領主後才得以又組織起一支軍隊,用來暫時頂住突厥人。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早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作為基督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被阿拉伯人佔領過,但當時人家並沒有阻擋西方前去朝聖的基督徒。不僅如此,通過朝聖之路還把基督教世界與阿拉伯人緊密的聯繫起來,雙方貿易發展迅速。

可是到了四百年後,突厥人已經把拜占庭帝國打的不成樣子了,當時佔領了除首都君士坦丁堡外的整個小亞細亞半島以及今天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耶路撒冷落入突厥人手中。當後來突厥人準備向君士坦丁堡發起總攻的時候,嚇壞了的拜占庭皇帝趕緊向羅馬教皇求援。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當時的教皇是沃爾班二世,他同意救援。原因有二,一方面假設有一個一直很強大富有的大老闆,突然有一天公司業務被其他公司搶去很多,他親自求你幫他,此時必然心中有一種自己原來是救世主的感覺;另一方面,聖城耶路撒冷正被突厥人佔領著,必須奪回來。於是教皇立即在法國開會,號召全體基督教世界去東方奪回「主的墳墓」。他還許諾,凡是參與者皆可贖罪,為此而犧牲者,靈魂可以進天堂。千萬別覺得這是放空話,在黑暗迷信的歐洲中世紀,這已是最具誘惑力的獎賞了。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當時歐洲幾乎人人都是基督徒,各國從國王到平民全都積極響應。他們身披白色戰袍,上面是各種顏色的象徵基督教的十字標誌。因此也被稱為十字軍,後來十字軍歷經一百多年,總共組織了八次東征,後人統稱為——十字軍東征。當時被稱為聖戰,因為教皇跟國王們雖然有擴張領土的野心,但在當時的中下層騎士和農民士兵心目中,這次戰爭完全是「為主而戰」。這也是聖戰一詞的最早來源。

響應速度最快的是一撥「敢死隊」。之所以說他們是敢死隊,是因其組織太過倉促,且太低估敵人的實力。法國和德國的一些農民總共近六萬人,在一個當時很會演講的修士皮埃爾帶領之下,就這麼倉促上路了。他們裝備簡陋、破衣爛衫,被人們稱之為窮漢十字軍。這支軍隊一路上完全靠乞討和搶劫為生,到那就被突厥給滅了。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之後三個國家組織起了的真正的十字軍,這撥可是正規軍,主要是由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騎士們組成,總數只有窮漢十字軍的一半,約三萬多。可是他們到那兒就把耶路撒冷給佔領了,還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留下了聖殿騎士團和醫護騎士團保衛這個新王國。

但是後來突厥人反撲,又把十字軍佔領的土地一塊塊蠶食回去。法國國王和德意志皇帝親自出馬,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爆發了。雙王帶隊徹底幹掉了突厥,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時埃及的薩拉丁正在崛起,他率領的阿拉伯軍隊擊敗了十字軍,還吞併了耶路撒冷王國。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東征對於西方人來說是越打越來勁,雙王不行就三王。公元1189年德皇「紅鬍子」、法王腓力、英王「獅心王」一起帶隊出發,德皇走陸路橫穿小亞細亞,英法從海上直抵巴勒斯坦地區。結果德皇在過河的時候淹死了;法王佔領了阿克港就立馬回家了;英王繼續作戰並佔領了塞普勒斯,還建立了個塞普勒斯王國,但是臨回家前感覺反正是守不住,乾脆又把塞普勒斯賣給了耶路撒冷王國。這次東征可以說沒輸沒贏,西方沒有取得任何新的進展,耶路撒冷王國依然在埃及蘇丹手裡,打累了的雙方決定議和休戰,蘇丹表示同意讓基督教信徒通過自己的領土前往耶路撒冷朝拜。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經過三次戰亂之後,名義上是西方幫拜占庭打敵人,打完突厥打阿拉伯人,可是誰也沒考慮過拜占庭的感受。十字軍佔領過的土地從沒有還給過拜占庭,且當下多數領土都被埃及蘇丹吞併,拜占庭被攪和的一塌糊塗。

按理說到這地步戰爭理應結束了,可是西方對於東征的熱情不減,早已不是僅僅為了能去朝拜而打了。教皇已經膨脹到想藉此將其他世界也納入基督教管轄體系之中,於是在1202年組織了第四次東征。這次本想「直搗黃龍」,過地中海去打阿拉伯人的總部埃及。但是跨海作戰需要有船來運兵,而當時擁有大量船隻的只有威尼斯商人們。教皇出面請他們幫忙運兵,可是威尼斯商人們跟埃及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而且利潤非常豐厚,肯定是不願意幫十字軍滅埃及,又不好直接拒絕,於是喊出個天價運費。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十字軍知難而退,放棄攻打埃及;二是促使閑的難受的十字軍像前幾次一樣繼續從陸上東征,去打君士坦丁堡,這樣的話就能順路把威尼斯的商業競爭對手、殘破不堪的拜占庭給滅了。果然,十字軍改變思路,決定吞併拜占庭了,歷經千年從未被佔領過的君士坦丁堡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十字軍攻佔了,千年古城被十字軍燒殺搶掠、付之一炬。十字軍以此為據點,建立起了拉丁帝國。57年後,殘存的拜占庭勢力又奪回了他們首都。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第五次東征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擊敗埃及蘇丹奪回耶路撒冷。一開始由於恰逢當時的蘇丹去世,十字軍得以初步勝利,當他們打到開羅的時候,還是被擊敗了。隨著前四次一些佔領地的得而復失,以及對阿拉伯人作戰過程中的力不從心,已經讓西方各國意志開始變得消沉。這個第五次出征前,教皇的動員工作就已經開始困難重重了,此後都是英法德各自去打一打,再也出現不了以前那種幾個國王一起出征的場景了。

1228年,德皇帥軍進行第六次十字軍東征,埃及蘇丹此時也是內外交困,於是與德皇簽訂協議,把耶路撒冷交給德皇,協議期十年,十年後德皇需要把耶路撒冷再還給蘇丹。可是到期後並未歸還,雙方再次打了起來,十字軍戰敗,耶路撒冷重歸埃及蘇丹。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又看不下去了,帶隊發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結果去了就成了戰俘,法國王室花重金把它贖了回來。路易九世回國後立志要一雪前恥,於是又帥軍發動第八次東征,結果從非洲一登陸就染上了傳染病,死在了路上。他的兒子趕緊下令撤退,東征又失敗了。

八次十字軍東征,歷經百餘年,中世紀歐洲重新認識自我的開端

史學界多數認為十字軍東征總共八次,事實上所謂的第九次確實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英國王子帥軍跑去北非救援法國國王,結果去的時候法王已經去世,法軍正在潰逃,於是英國王子與敵軍簽訂停戰協定。浩浩蕩蕩的十字軍東征徹底結束了。

你會發現後幾次的十字軍就像無頭蒼蠅一樣,這裡打一下那裡打一下,疲憊至極。從此教皇就算喊破喉嚨也召集不到響應者了,整個持續長達176年的十字軍東征最終以失敗告終。

整個東征運動對歐洲、中東乃至北非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但是縱觀全程你會發現每次東征都只是貪婪的驅使罷了。如果真的是為了朝聖,談判解決爭端肯定是第一選項;既然付諸武力,真打起來又打不過人家;好不容易打個平手的時候,還是不依不饒。直到打的前幾次所佔領土全數丟盡、自身無力再戰,才不得不罷手。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每次發動東征的理由都冠冕堂皇,實則教會想趁機擴大基督教世界;各貴族領主想藉此佔領新的領土;個別國王想藉此壯大自己在國內的聲望,保住自己的王位;像英法德這些大國的國王則一心想要證明自己才是基督教世界的世俗領導者。戰爭的性質從表面的「維護宗教運動」變成了侵略戰爭,這一性質從轉而攻打盟友拜占庭、放火焚燒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刻就已經顯露無疑。

連續的東征除了給西亞地中海沿岸的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以外,還徹底激化了基督教世界與周圍其他世界的矛盾,以致形成「世仇」。歐洲人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宗教的影響力開始衰退。十字軍東征的有利方只有兩個,一是借著拜占庭衰落而藉機強大起來的奧斯曼土耳其,在一百八十年後徹底覆滅了拜占庭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二是威尼斯的商人們發了不少戰爭財,商人階層的崛起使得義大利北部個城邦迅速壯大起來,後來還紛紛取得獨立,成為了一個個城邦共和國。城市的壯大和自治又促進了大學的誕生,而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帶領歐洲走出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