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735年古州苗變——乾隆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場大考

1735年古州苗變——乾隆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場大考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剛宣讀其繼位遺詔後的第三天便下了一道重要諭旨,將貴州苗疆用兵作為目前兩項最重要的「緊急之事」之一,不久,他進一步指明:苗疆用兵,乃目前第一要務。(《清高宗實錄》)。

可以這麼說,貴州苗疆戰事,是乾隆皇帝即位後面臨的第一場大考,可是,按道理,新皇登基要處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為何在遠離政治中心的西南邊陲小省貴州發生的戰事會讓一代雄主乾隆如此掛心?這到底是場什麼性質的戰爭呢?

說到這,首先要給大家介紹歷史背景——改土歸流!

一, 土司制度與改土歸流

在現代工業時代,一個正常的國家對自己疆域內部各個地區的掌控力是非常強的,即使是邊遠地區也能做到基本管控,然而在之前的封建農業時代,中央政府對於偏遠又交通不便的地區很難輸送影響力,所以對這些地區沒有那麼強的掌控力,西南邊疆的雲,貴,川等省份的很多少數民族山地地區實際上是處於一種「半獨立」的狀態。

但是,中央王朝的實力畢竟太強,對抗中央對於這些部族頭目來說實在是下策,所以通常他們會在名義上服從中央朝廷,來換取中央朝廷對他們在當地統治權的認同;而對於中央朝廷來講,既然對於這些邊遠地區很難完全掌控,那麼得到這些地頭蛇名義上的認同,求個面子,圖個安分也是不錯的選項。

於是,這便形成了一種羈縻性質的統治方式,到了元朝,這種方式演化成了土司制度,所謂「土司」(又稱「土官」),指的是中央朝廷將邊疆地區的官職封授給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當然也有少數是漢族,典型的如楊應龍)。

「土司」名義上仍然是中央朝廷的官員,但性質和真正的「朝廷命官」完全不一樣,「土司」職位是世襲的(但也需要得到朝廷名義上的批准),土司雖然對朝廷承擔一定的稅金、傜役的任務並按照朝廷的敕令提供軍隊,但在內部,土司有著幾乎絕對的統治權。

可以認為,「土司」就是「土皇帝」。

這種情況顯然是嚴重削弱了中央朝廷的權威,通常來講,中央王朝由於實力不夠,敕詔命令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得到實施,而這些世襲「土官」對中央朝廷反叛無常,有時竟恣肆虐殺百姓,為患邊境,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均深受其害,「漢民被其摧殘,夷人受其荼毒。」,有時土司內部為爭權奪勢還爆發內戰,搞得地方上一片狼藉…

明朝甚至設立了南長城平苗

中央朝廷當然是希望提高自己的威信,加強中央集權,所以從明朝開始,由於生產力發展,中央王朝的控制能力增強,「改土歸流」的工作便開始了(比如在貴州,明朝洪武、永樂年間中央政府在貴州等地區建立行省一級的行政區劃——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史稱「貴州建制」,此建製為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對貴州地區進行直接行政管轄領導,),所謂「改土歸流」指的是廢除土司制度,改以朝廷任命的「流官」進行統治。

不過,明朝的「改土歸流」規模還不是很大,一直到清朝前期,貴州全省一半以上地區都沒做到掌控,甚至沒有納入版圖,被稱為「生界」《平苗紀略》記載:自黎平府以西,都勻府以東,鎮遠府以南,皆生苗,地廣裹二、三千里,戶口十餘萬,不隸版圖」。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由於國力強盛,中央政府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雍正四年(1726年),雲貴總督(兼管廣西)鄂爾泰和西南各省地方官上書,表示土司的蠻橫已到令人無法忍受的惡劣程度,建議取消土司制度,進行大規模改土歸流!

這正合雍正之意,不過「土官自漢唐世襲兩千餘年,雄富敵國」,要想進行大規模改土歸流,自然不可能只靠和平手段——這些土司怎麼可能乖乖交出自己的權力?於是,清繳征服作戰無法避免。

不過此時清朝國力強盛,雍正皇帝又是意志堅定的雄主,而鄂爾泰又是幹吏,對改土歸流進行了縝密的規劃,「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制苗之法,固應恩威並用」…終於將改土歸流工作推行了下去。

在鄂爾泰的努力下,雲貴地區的土司勢力受到極大打擊,大批苗人(並不僅指今天苗族的先人,而是指貴州和中國其他西南省份的共享相似文化特質的各種本地和山區部落。)土司,土官被鄂爾泰淘汰,以貴州為例,苗區設立了長寨,歸化、八寨、丹江、都江、台拱、清江、古州等廳(廳,縣級行政單位,通常清朝在新開發的地區設廳),任命朝廷官員管理苗漢人民。

當時這些新開拓的地區一般被稱為「苗疆」或「新疆」(當時新疆是指的貴州新拓之地),這些土地地域廣大,佔了整個貴州一半以上,「闢地二三千里,幾當貴州全省之半」。(《聖武記》)。

「改土歸流」當然是大功一件,不過畢竟土司在當地經營很久,「改土歸流」 的初步成功並不意味著長治久安,不久,苗疆再叛。

二, 古州苗變

雖說「改土歸流」成效很大,但清廷對這些新辟之地的統治卻很暴虐,在戰時清軍便對苗民殘酷剿殺,而現在安定了局面,清廷又施行殘酷統治,其不僅勒令「夷人」放棄祖傳的服裝髮式,還貪贓枉法,橫徵暴斂,搞得苗疆天怒人怨,各類反抗事件層出不窮。

而一些舊土司等又不願放棄祖傳特權,蠢蠢欲動,終於鬧出了大變。

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貴州古州(榕江)九股河地區苗族農民,為反抗官吏征糧,在包利的帶領下以「苗王出世」為號召發動起義,臨近各處的苗民群起響應,一時聚起了2萬多人,事態迅速擴大!

而清廷初期的反應則相當遲鈍,官員麻痹大意,使得起義軍迅速做大,之後清軍又指揮失當,濫殺苗民,使得動亂「蔓延不可招撫」(《清高宗實錄》),而此時正是雍正皇帝在位的最後一年,當年八月,雍正去世,在六個月的時間裡,清廷調集兩湖、兩廣及雲貴川七省兵力數萬人前去鎮壓,但苗亂始終延續,甚至還越鬧越大,漢民紛紛逃往湖南等鄰近省份,西南大亂。

雍正去世了,現在這個爛攤子該輪到乾隆處理了,那麼乾隆準備怎麼辦呢?

三, 是棄是留?乾隆的抉擇

最省事的做法是什麼呢?當然是立刻停止改土歸流,放棄已經開拓的苗疆,由於平亂不利,當時很多官員都是持此意見。

事實上雍正皇帝本人都有過這種想法,新開闢的疆土這麼快就發生如此大的動亂,這給雍正皇帝的打擊是巨大的,勤政的雍正親自處理苗事,但苗事卻幾乎一無進展,雍正除了處理一批失職官員外,似乎也無計可施。

而此時清廷內部很多鄂爾泰的政敵也開始以此發難,以反對「改土歸流」 為由攻擊鄂爾泰,一時放棄苗疆的聲浪甚囂塵上,連意志堅強的雍正都有所動搖。

鄂爾泰

八月初三,雍正帝下詔說到:從來經理苗疆之意,原因苗姓凶頑,久為地方居民之害,是以計議剿撫,為乂安百姓之計…而成害民之舉,朕與經理之大臣安能辭其過耶?(《清世宗實錄》)。

雍正正式承認,開拓苗疆屬於失誤,很明顯,他是動了放棄苗疆的心思的。

不過所幸雍正還沒正式決定放棄就駕崩了,繼位的乾隆皇帝則根本沒有這個想法,他決心將改土歸流推行下去,他首先拿「撫定苗疆」欽差大臣張照開刀,解除了張照職務並對其嚴加斥責,追究責任。

張照是哪件事做的不對呢?除了能力不夠,安定苗疆不利外,就是提出放棄苗疆的建議,而且張照不僅自己有這想法,還公開宣稱「雍正帝也有欲放棄苗疆的聖旨」。乾隆完全不打算放棄苗疆,於是就給張照安了一個「假傳聖旨」的大罪,然後反覆表示自己父皇「絕無放棄苗疆之意」。

乾隆這麼一干,那幫大臣就知道皇帝的意思了,沒人敢提什麼「放棄苗疆」給皇帝找不痛快了。

乾隆為何如此堅決繼續推行改土歸流?其實是因為乾隆本人很熟悉苗疆事務,在雍正時期他就是處理苗疆事務的「王大臣」之一,他相當清楚:這個時候放棄苗疆,那西南數十年開拓之功將毀於一旦,中央王朝的威信也將受到嚴厲打擊。

乾隆本人處理過苗疆事務,知道癥結所在,其快刀斬亂麻,罷免庸臣張照後,委任湖廣總督張廣泗為經略,統領軍務,全權總理苗疆事務,事權統一,使得之前清軍各路大臣相互掣肘的情況得到解決。

此外乾隆對於剿撫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明確,要以「德」濟「威」,嚴令禁止濫殺,最終在君臣努力之下,鬧了一年多的苗民起義終於被平定了,不過張廣泗還是殺得人頭滾滾,斬殺起義軍17000多人,俘虜的25000多人中也有11000多人被其梟首示眾。

四, 善後

亂子算是平定了,不過這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六省官兵如果連數萬苗民武裝都對付不了,那清軍解散算了,關鍵問題是善後。

乾隆畢竟是有經驗的人,平定苗民起義後,他立刻改在苗疆施行了新政策,首先在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九,乾隆下聖旨:「永除新疆苗賦」;此外,乾隆還吸取教訓,下旨較少干涉苗民內部事務,規定生苗「一切自相爭訟之事,俱照苗例完結,不必繩以官法」,此外對於派遣入苗疆的官員,乾隆嚴加審核,選用「廉靜樸質之有司」,並嚴令他們要善待苗民,「勤加撫恤」……

此外,乾隆還在貴州施行屯田政策,發展當地經濟,鞏固統治秩序。

這些措施大大緩解了苗疆地區的尖銳矛盾,18世紀下半夜苗疆保持了相對平靜的態勢近60年,這期間雖然仍有大量當地事件,但不足以挑戰政府權威,這種安定態勢一直持續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於白蓮教起義,西南不穩,苗疆再亂。

1795年苗民起義

不過土司制度並沒有完全廢除,以當時清政府的能力也只能做到強化統治,削弱土司的作用和影響,一直到民國年間,土司制度仍然存在,有的甚至演變成軍閥(比如「西北五馬」某種程度也能看做是土司),一直到1949年建國後,經過全國大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區域自治等階段,土司制度才徹底被破壞,被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級政府所代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做劉備的妻兒太辛苦,不如他的部下甚至普通百姓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