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千元買個兒童水杯,是交智商稅嗎?

一千元買個兒童水杯,是交智商稅嗎?

一千元買個兒童水杯,是交智商稅嗎?

該水杯具備定時飲水提醒、每日最佳飲水量規劃、飲水量數據統計(通過Wi-Fi連接手機APP)的基礎功能。此外還配有電子屏幕,有社交、播放音樂/故事、遊戲互動的功能,儼然就是一個小機器人。

近千元的兒童智能水杯,為何好評率高達98%

當下,「幼童不愛喝水」已成為讓部分家長頭痛的問題,這正是兒童水杯的商機所在。市面上的兒童水杯無一例外都具備「可愛」、「有趣」等元素,但是眾多家長反饋換一個新水杯僅能在短期內讓孩子提起喝水的興趣。

如何持續地引導孩子主動喝水?不但是父母的難題,也是兒童水杯廠的難題。

在這種背景下,Gululu兒童智能水杯蘊育而出。該品牌由巨鯨網路科技在2015年創立,2016年首款智能水杯在美國上市,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Gululu在天貓和京東都有開店,該品牌智能水杯在京東的售價在699-919元之間。

一千元買個兒童水杯,是交智商稅嗎?

圖1 Gululu京東自營旗艦店(水杯價格在600-1000元之間)

即使價格昂貴,也頻頻有消費者光顧。據京東自營店的數據顯示,其中一款售價699元的「Gululu Go 咕嚕嚕水精靈兒童智能水杯互動攜帶型水壺 藍色」產品的累計評價已經達到1800多個,好評率也高達98%。

Gululu兒童智能水杯能被孩子喜愛,真正的功勞在於其完整的IP。與其說它是水杯,不如說它是陪伴型兒童智能玩具。該杯子內嵌一塊電子屏幕,屏幕上有一個卡通角色,孩子可以通過杯子側邊的感測器與卡通角色互動。孩子每喝一口水這些角色就會「長大」一點,當孩子忘記喝水或者飲水不夠時,它們還會「生氣」。Gululu的IP仍在不斷地被完善,現在這些角色還學會了說英文和講故事,對用戶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水杯。

不過,使用這類水杯也許能增加孩子的喝水頻率,只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愛上了喝「水」。目前,該兒童智能水杯也並非完全的智能,它尚不具備分析杯內液體成分的功能。這意味著在杯子里裝上其他液體,也能被計入用戶的飲水數據中,這會造成家長的一些誤判。

另外,當喝水成為一種遊戲,與獎勵機制綁定在一起,孩子多半還是會拒絕用普通水杯喝水。同時,高昂售價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這些都值得家長們警醒。

成人智能水杯淪為「缺乏粘性的玩意兒」

當一個電子產品在市場上形成氣候,就會出現很多關於該產品的拆解視頻或文章。不過智能水杯的拆解信息非常少,筆者只找到一篇關於Cuptime智能水杯的拆解文章。Cuptime由麥開公司(Moikit)在2013年底首發、2014年中投放市場,作為業界首款智能水杯產品,Cuptime在2014年底就已經銷售了11萬支。

第一代Cuptime定位在成人市場,它具備記錄用戶飲水量、根據用戶飲水習慣以及運動、天氣狀況制定飲水計劃、通過提示音和LED燈提醒用戶定時飲水等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得益於Cuptime的「微控制器+藍牙4.0通信+各類感測器+紐扣電池」解決方案。

一千元買個兒童水杯,是交智商稅嗎?

表1 Cuptime智能水杯元器件類型

Cuptime採用了較為常見的超低功耗消費類IC產品。這些IC產品的採用帶來了以下功能:記錄用戶飲水量、判斷用戶是在喝水還是倒水(如果是倒水,將不計入數據)、檢測環境溫度和水溫(水溫過涼、合適、過熱都會通過不同顏色的燈提醒用戶)、用戶離開水杯旁即自動關閉喝水提醒。這些功能體現出Cuptime的單體智能化。

智能水杯讓用戶的日常飲水變得更量化,通過與之配套的手機APP可初步了解我們的飲水習慣。不過,用戶知道這些數據之後呢?目前,這些數據僅僅告訴用戶「你的飲水習慣是否健康」,卻並沒有下一步的反饋。

為此,一些消費者在反思,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並不需要過度強調智能化,真正的智能化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簡單,而非更複雜。隨著智能設備產品開始暫露頭角,也出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智能硬體設備產品,比如:智能蛋托、智能皮帶、智能鹽瓶、智能叉子等等。

智能蛋托可以告訴你冰箱里還剩幾個雞蛋;智能皮帶可為你的手機充電;智能鹽瓶可以為你追蹤鹽的攝入量;智能叉子告訴你一口食物咀嚼了多少次,一餐吃了多久。顯然,這些產品所提供的數據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正因為「智能」的賦能,其售價也翻了幾十倍,例如智能鹽瓶的售價高達600元人民幣!

智能水杯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呢?以成人智能水杯的表現來看,它更像是一個看起來新鮮的玩意兒。一部分消費者反饋,智能水杯對其而言主要是裝水喝,剛買這個產品的一段時間會抱著好奇的心態堅持使用,到了後面只當作普通杯子來用。這反映成人智能水杯需要更有粘性的功能體現。

近千塊的價格是如何定出來的?

雖然IP的植入讓產品更有魅力,但是對於產品本身的品質也非常值得關注。Gululu兒童智能水杯並不具備保溫功能,也不能用熱水澆淋杯身。一個不能裝熱水的水杯賣小一千元是否合理?

從Cuptime的拆解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智能水杯採用市面上常見的低功耗電子元器件,其成本應該不佔整個產品製造成本大頭。加上其他的材料,即使是採用可食用級別比如不含雙酚A、符合美國FDA安全標準的材料,其材料成本也不會高得嚇人。但是為什麼最終的售價會遠超普通水杯?除了有「智能」賦能、IP支持造成的溢價之外,還有因產業鏈不成熟帶來的不良率較高的原因。

據麥開創始人兼CEO李曉亮透露,第一批Cuptime量產共下了一萬台的訂單,實際報廢率接近40%,其主要的技術難點在於複雜的超聲波塑料焊接工藝。當前,智能硬體設備產業鏈沒有明確的分工,開發一個產品需要創業者做全鏈條的工作,不僅增加了開發的難度,也提高了產品的報廢率。

智能水杯行業僅開闢了一小部分市場,沒有傳統水杯製造企業的參與,僅憑創業團隊的力量,難以撬動整個大市場。目前,大部分智能水杯創業者堅持自己開發應用,不願意開放數據給應用開發者,這也讓整個產業的鏈條更長,更容易出現應用場景不全面的問題,從而制約整個產業的發展。

價值如何體現

目前對於智能硬體設備的需求尚未撬動整個大市場。智能硬體設備市場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各行業未建立統一的規範和標準,產業鏈也尚未成熟。

根據設計者美好的設想,在物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所有的智能硬體設備都將能通過數字化網路互聯起來,不過當下所有的智能硬體設備最主要的操作方式是在「單機」狀態下完成。在物聯網還未形成規模的時期,購買智能硬體設備並不能讓你體驗到萬物互聯。

對智能水杯而言,缺乏成熟的供應鏈,關鍵晶元、感測器供應商數量少、產量低、成本高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智能硬體設備市場尚未大範圍、大規模地普及。

就像在五年的發展歷程里,市面上出現過許多的智能水杯品牌,但大部分只是曇花一現,設計水平參差不齊,同質化情況較為嚴重。在IoT應用方面的表現也有所欠缺,「萬物互聯」並不僅是連上Wi-Fi與小夥伴比誰喝水更多,而是把人、流程、數據和事物相結合,使網路連接變得更加相關,更具有價值。

當哪天保險公司、家庭醫生、健康顧問可以根據飲水數據來為你提供服務,智能水杯的價值或許能得到更好的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哪些代理商將受到影響?
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半導體行業,為什麼需要合作?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