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回顧劉禹錫的一生,可謂屢遭打擊。自革新失敗,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開始,他便前後歷經了長達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正如劉禹錫在自己的詩中所說:「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而當劉禹錫調回洛陽後,卻又遭遇排擠,先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最後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太子賓客分司是個閑職,劉禹錫只能過上了唱和對吟,閑適的晚年生活。《晝居池上亭獨吟》便是劉禹錫閑職期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表面上是抒寫劉禹錫晚年生活的閑適,實際上卻是他屢遭打擊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了心中苦悶。同時也表達了劉禹錫甘願為國效力,不願就此終老的高尚人格。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晝居池上亭獨吟》劉禹錫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

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

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首聯「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意思是說,劉禹錫在一個夏日的午後,獨自一人來到池中的一個亭子里吟詩。這兩句詩不僅點明了題意,也營造出了一個恬靜幽雅的環境,進而襯托出劉禹錫晚年生活孤獨、閑適的情韻。它也從側面反映了劉禹錫現在這個職位的無實權,不能為國效力的情懷。

頷聯「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則是劉禹錫在亭子里的所看和所想。即劉禹錫看到了池邊花草叢中飛舞的蜜蜂,感到很受教誨。想到了仙鶴美好的儀形。這裡詩人通過蜜蜂受益,無疑是因為蜜蜂一生不曾偷閑,它代表的是一種勤勞的生活態度,而「鶴儀形」則代表著志趣的高尚。總的來說,頷聯主要表現了劉禹錫「身閑志不閑」的高尚情操。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頸聯「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則是進一步表現劉禹錫的這種「身閑志不閑」的高尚情操。它的意思是說,喝酒可以調節精神,聽琴曲可以陶冶性靈。劉禹錫也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說:「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它是劉禹錫遭遇打擊後,不甘沉淪,從而排遣心中苦悶的一種方式。也形象地表達出劉禹錫的高尚情操。

尾聯「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即劉禹錫心胸開闊,沒有機巧之心。現在只得給幾、杖作銘文,毫無意義。這裡主要是說,劉禹錫無意爭權奪利,卻落得屢遭打擊的事實。最後一句則暗用了劉向《杖銘》之意,諷刺朝廷「有士不用」,既有自警之意,也含蓄的流露出心中的苦悶。

屢遭打擊後,劉禹錫寫下一首千古絕望之作,道盡心中苦悶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主要是藉助於「蜂教誨」、「鶴儀形」兩個比喻,形象地表達出詩人甘願為國效力,不願就此終老的高尚人格。並諷刺了朝廷不用賢才,也道盡了詩人屢遭打擊後心中的苦悶之情。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高適的這首詩並不出名,卻是一首千古感人之作,直擊淚點
溫庭筠拜訪隱士未果,卻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5字值得銘記於心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