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上廁所時,明確有這4個禁忌,不少人吃大虧
許多老年人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會很容易受傷或者暈倒,甚至有很多老年人是在如廁的時候發生危險,這些都是由於老人家在上廁所時有不好的習慣,或者沒有注意到一些小事而導致的。本身老年人身體機能就已經下降,加上骨骼肌肉各方面都有退化,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意外中風或者骨折,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那麼,老年人在上廁所時,有哪些事情不要做呢?
一、不要憋尿
老年人由於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退化,對於大小便的控制力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時外出時,附近沒有公共廁所,就需要忍住大小便。然而,對於老年人而言,憋小便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如果老年人憋的太久再上廁所,膀胱突然間排空,腹腔壓力減小,腹腔的靜脈血流就增多了,迴流至心臟的血液就減少了,甚至會造成老年人暈厥。
二、上廁所不要太久
很多人都喜歡在上廁所的時候拿著一本書或者手機進去看,老年人也是這樣。老年人可能存在便秘的情況,因此也很喜歡在大便的同時做些事情來打發時間。然而,這種情況會導致上廁所的時間過長,肛門長時間充血,就會誘發血栓痔瘡。大便時間過久甚至會引起大腦缺氧,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三、不要用力排泄
很多老年人都會有便秘或者排便困難的情況,通常上廁所的時候都必須用力才能順利排出大便。這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在用力排便時,腹腔壓力增大,人體的血壓也會升高。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甚至會造成血管破裂,救治不及時還會發生生命危險。
四、不要猛起身
許多老年人在上廁所之後都不會注意到起身的細節,常常在上完廁所之後猛然站起來,其實這是不好的行為。這是因為,在猛然起身時,頭部的血流會在瞬間供應不足,而心臟也會在這個瞬間加大泵血的力度,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的情況。這樣不僅會導致頭暈摔倒,還會加大心臟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上廁所之後,要緩緩起身,不可過於心急。
綜上所述,老年人在上廁所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上四個要點,防患於未然。而家人也要時刻注意好家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以及上廁所的時間,如果太久沒有從廁所出來,就要及時查看,防止出現意外。


※工作應酬避不開喝酒,酒後吃這5種食物,減輕酒精傷害
※尿毒症發病率越來越高?拒絕這3種食物,腎也會「感謝」你
TAG:醫聯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