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我要買泡泡機,我同學都有」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幸福

「媽媽,我要買泡泡機,我同學都有」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幸福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教育孩子,堪比「上戰場」,孩子會出招,父母就要會拆招,不然就會兵敗如山倒。

女兒要買泡泡機,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一天,媽媽接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萌萌回家。

路上,萌萌猶豫了好久,然後對著媽媽說:「媽媽,我想要買一個泡泡機,就是X音上很火的那個,我班上同學都有,你可以給我買嗎?」

媽媽思量片刻,反問到:「你是自己喜歡想買,還是覺得別人都有你才想買?」

萌萌答到:「我自己也喜歡,看到別人有,我也很羨慕。」

媽媽答應了萌萌,並且當天晚上就帶著女兒到商場買了,但卻沒有立即給女兒玩,而是等到回家以後。

回家後,媽媽拿著泡泡機,交到女兒手上,說:「孩子,媽媽知道你喜歡,所以會滿足你,但是如果你是出於一種「攀比」心態的話,媽媽沒有辦法一輩子滿足你。」

「為什麼呢?媽媽,你不是給我買了嗎?」萌萌問。

「孩子,你喜歡的東西媽媽會滿足你的合理要求,但如果是攀比使然的話那往往是你的虛榮心在作祟,你自己也並非喜歡,這樣的話媽媽肯定不會給你買。另外攀比心就像無底洞,滿足的越多,慾望就會越多,所以啊,這種心態是很不對的知道嗎?」

女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只是自此以後,女兒真的有所改變。

在街上看到自己曾經很喜歡買但不喜歡玩的芭比娃娃也不要了,平時的零用錢和過年時的壓歲錢也不亂花,她會用來買自己最喜歡的繪畫用物……

生活中,這類的孩子很常見,但能像這位媽媽如此睿智的父母卻不多見。因此她的育兒經很值得為人父母者學習。

一、滿足孩子之後再教育

不被滿足的童年,會給孩子帶來匱乏感。

在心理學上匱乏感是指內心的某種需求一旦未被滿足,就會尋求別的方式來補償。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一書中說:扼殺孩子小小的慾望,會導致孩子對某種事物極度渴望,產生補償性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小怪癖,比如:特別鍾愛某種食物的「食物癖」;熱衷於收藏某種東西的「戀物癖」;忍不住買東西的「購物癖」等等都於孩童時期特定願望沒被滿足有關。

所以,父母在孩子提出合理的需求時,應先滿足,這樣才會給後面的溝通教育搭建橋樑,實現有效溝通的可能性。

二、理解孩子攀比心

攀比、虛弱其實都是人的一種本能,小孩子更不例外。

適當的攀比是孩子前進的動力,但過度的攀比就會有害孩子的身心,尤其是物質上的,很容易讓孩子走彎路。

當然,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只要父母用正確的價值導向來引導,孩子會健康成長。

如何改正孩子的攀比心

1、教會孩子注重體驗

孩子其實本身對物質、金錢沒有完全的概念。因此此時父母的榜樣作用和引導很重要。

很多時候孩子覺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往往是父母來灌輸感染的。對於孩子來說,在家門口玩泥巴和在沙灘玩沙子是一樣快樂的,在家看動畫片和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一樣開心的。所以,家長要學會教小朋友享受快樂,體驗到個中樂趣,而不是把目光專註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事物上。

2、對孩子不合理要求,說不

好比孩子就是出於攀比心態想要買玩具而哭鬧不止,家長完全可以強硬說不。

李玫瑾教授有這樣一段話:人這一生中有些性格必須克制:容易任性、壓抑、衝動、自私、不能忍受失敗。如果孩子為了得到一樣東西,撒潑打滾,大哭大鬧,那麼無論是什麼要求,都要拒絕。拒絕的不是這個要求,而是這種撒潑打滾大哭大鬧的行為。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要求要合理,提出要求的方式更應該理性、文明。

3、父母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對於孩子來說,接受別人比自己有錢的事實並非難事,反觀成年人,倒是有些拘束起來了。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父母承認自己的不足也是教會孩子正面現實,腳踏實地,而非追求一種攀比虛榮的生活。但嚴禁父母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度自卑,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形成,會直接「殘害」孩子的身心健康。(J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有老人帶娃VS沒有老人帶娃的家庭,這幾方面的差別很明顯
產後這幾種表現,多半被「月子病」纏上了,一個沒中的寶媽真幸運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