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滅亡前的四大預言,三條料到秦始皇死亡,僅一條出現誤差

秦朝滅亡前的四大預言,三條料到秦始皇死亡,僅一條出現誤差

預言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斷言,對現代人來說,它是沒有科學依據而對未來得到的結論。

然而,也因為預言的「神秘性」,導致它在民間的生命力能長久不衰。

歷史上每個王朝,並不缺少流傳後世的謠讖預言,比如秦始皇時期,就盛傳四大預言,短短十年時間,就一一得以證實,這些在史料中也可以找得到。

一、亡秦者胡也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當行至北方時,受命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的盧生回來了。

雖然他沒能取到仙藥,卻帶來了一本天書,書上有一則預言,「亡秦者胡也」。

在秦始皇看來,「胡」指的是胡人,帝國將來的危機一定來自北方的胡人。

所以,他命令蒙恬率領30萬秦軍攻擊胡人,佔據河套地區,並修繕長城抵禦胡人。

《史記》有記載,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

事實上,「亡秦者胡也」沒有錯,只是這個「胡」不是北方胡人,而是秦二世胡亥。

二、始皇帝死而地分

公元前211年夏,天空發生「熒惑守心」的異象,隨後有一顆流星墜落在東郡,之後變成一塊隕石。

附近的老百姓跑過去圍觀,發現上面刻著七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意思很明顯,只要始皇帝一死,秦朝就會滅亡。

秦始皇得到消息後,認為是有人在搞鬼,派御史到當地調查。

可是沒有人認罪,秦始皇一生氣,就把住在隕石附近的百姓全部殺死,並且毀掉隕石。

《史記》有記載,「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事實上,「始皇帝死而地分」沒有錯,秦始皇去世僅僅三年,秦朝就滅了。

三、今年祖龍死

公元前211年秋,秦朝使者連夜趕路,從關東到華陰的時候,被一個陌生人攔住。

他拿著一塊玉璧對使者說,「請把它交給滈池君」,接著又說了一句,「今年祖龍死」。

使者莫名其妙,剛想要問話,那人卻突然不見了。使者回到咸陽後,就把玉璧獻給秦始皇,並且彙報了事情細節。

秦始皇發現玉璧是八年前祭奠水神時丟到江中的那一塊,而「祖龍」自然指的是始皇帝本人。

《史記》有記載,「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死。」

事實上,秦始皇並非當年去世,而是次年病逝於沙丘,這條預言有點小誤差。

四、前至沙丘當滅亡

秦始皇時期,賦稅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導致百姓生活困苦,於是盛行了一首歌謠。

劉敬叔著作的《異苑》有記載,「秦始皇,何強梁。開吾戶,據吾床。飲吾酒,唾吾漿。飧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牆。前至沙丘當滅亡。」

秦始皇也聽過這首歌謠,心裡非常忌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返回途中突然得了重疾,原本想快點趕回咸陽,可是到沙丘之地時,病情加重,車駕不得不停下來。

結果,秦始皇就在沙丘駕崩了,這與預言剛好相符。

關於謠讖預言,許多正史都有記載,甚至還有幾本古書流傳下來,比如姜子牙的《乾坤萬年歌》、諸葛亮的《馬前課》、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推背圖》。

如此看來謠讖相當玄乎,它能夠預知未來發生的事。其實,這些不過是後世之人故意所為,這樣才能與事實保持一致。

為什麼會製造謠讖預言?不過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行使的一種欺騙手段。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不到300年,皇族人口從1漲到100萬,成為王朝催命符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為何被稱為「後戰國時代」?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