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蘇德每次戰役,蘇軍傷亡都高於德軍,只有本次嚴重相反!

二戰蘇德每次戰役,蘇軍傷亡都高於德軍,只有本次嚴重相反!

作者:SOUL迪爾

自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後,蘇聯紅軍對納粹德軍發動一系列大規模追殲作戰,包括烏克蘭右岸會戰、白俄羅斯會戰和克里米亞戰役等,解放了大量國土,把戰線一直推到舊國境線附近。

德軍雖然屢戰屢敗,但依靠其大量新式技術裝備和豐富作戰經驗,還是給蘇軍造成了不小傷亡,幾乎每次戰役蘇軍的傷亡都要略高於德軍。

這一狀況甚至到二戰結束前都未改觀,原因在於蘇軍普通步兵缺乏訓練,基層軍官指揮能力不足。然而,在1944年8月解放羅馬尼亞的第二次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蘇軍戰史又稱為第七次打擊),蘇軍卻人品爆發,幾乎全殲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打出一個陣亡比1:10的罕見大捷。

蘇軍抵達羅馬尼亞邊境

雙方實力懸殊

1944年初被逐出烏克蘭後,退守羅馬尼亞的德軍A集團軍群更名為「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到戰役開始前的1944年7月,該集團軍群共擁有50萬大軍,不過其中只有27萬是德國人,其餘是羅馬尼亞人。這個小弟的坑爹戰鬥力,德軍早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就已領教到。

此時白俄羅斯戰役正打得慘烈,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德軍步兵上將約翰內斯?弗里斯納擔心所部即將重蹈中央集團軍群崩潰的覆轍,要求收縮防禦陣地,但遭到德軍統帥部的拒絕。德軍統帥部安慰弗里斯納,稱這裡只會有一些零星的局部攻勢。

弗里斯納上將

德軍統帥部的樂觀不是沒有理由,1944年4月德軍曾在這一地段上擊退過蘇軍的大規模攻擊,而傷亡數字只有蘇軍的三分之一。此外德軍對面的烏克蘭第二和第三方面軍也都是蘇聯紅軍中的「偏師」,大部分士兵只受過兩個月短暫訓練,重武器也以美援謝爾曼坦克等二流裝備為主。

儘管如此,兩支蘇軍的總兵力也達到近90萬,何況指揮官還是蘇軍名將托布爾欣與馬利諾夫斯基。

由於羅馬尼亞普洛耶什蒂油田承擔著德國80%以上的油料供應,弗里斯納上將生怕有什麼閃失,因此直接向希特勒提議,將德涅斯特河-喀爾巴阡山脈的突出防線收縮到錫雷特河-喀爾巴阡山脈的一條直線,希特勒勉強接受,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蘇聯紅軍的謝爾曼坦克

羅馬尼亞再次賣隊友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下轄德軍第6、8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弗里斯納認為蘇軍還是會像第一次攻勢那樣強攻防線中部地區,因此把戰鬥力最強的德軍第6集團軍部署在此,羅馬尼亞的兩個集團軍則分別拱衛兩側。

然而蘇軍早就了解羅馬尼亞人不經打,1944年8月20日戰役一開打,馬利諾夫斯基的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就直指防禦喀爾巴阡山脈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在蘇軍猛攻下,雖然有精銳的德軍第10裝甲擲彈師在一旁督戰,堅持了半天的羅馬尼亞人還是敗下陣來。

羅馬尼亞人崩潰後,馬利諾夫斯基及時投入第6坦克集團軍進行突擊,直插敵後,甚至跑到了羅馬尼亞潰兵的前面。面對突然出現的蘇軍坦克,羅軍王牌部隊「大羅馬尼亞」裝甲師也不戰自潰,幾乎一槍未發就從潰敗下來。到21日夜,蘇軍前鋒已經越過山地,抵達德軍防線側後的平原地區。

在德軍防線中部,托布爾欣的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就沒那麼幸運了。儘管蘇軍擁有空中和炮火優勢,但在弗雷特?皮科將軍指揮的德軍第6集團軍的頑抗下,兩天時間裡蘇軍依然沒啥大的進展。

然而隨著左翼羅馬尼亞人的崩潰,德軍第6集團軍的處境開始危險起來,似乎將重蹈兩年前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羅馬尼亞人出賣的覆轍。

蘇軍摩托化部隊向前推進

向後方賽跑

蘇軍第6坦克集團軍和第18坦克軍突破羅軍防線後,馬利諾夫斯基命令他們不要理會沿途德軍的騷擾和襲擊,迅速向前控制普魯特河上的重要渡口胡希,這裡是德軍第6集團軍後撤的必要通道之一。德軍第20裝甲師從鐵路列車上找到20輛坦克,對向南挺進的蘇軍側翼發起小規模反擊,但收效甚微。

此時德軍第6集團軍右翼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在蘇軍第4和第7機械化軍的猛攻下,也已瀕臨崩潰的邊緣。

22日,蘇軍黑海艦隊運送兩個海軍陸戰隊旅在羅軍後方登陸,在蘇軍的三路夾攻下,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終於解體,被分割包圍的各部紛紛向蘇軍投降。蘇軍第4機械化軍不理會這些殘兵敗將,也迅速向德軍後方挺進。

蘇軍海軍陸戰隊

仗才打了三天,德軍第6集團軍司令弗雷特?皮科就驚恐得發現,他的左右兩翼已經全部被突破,再這樣下去第6集團軍又要被殲滅一次了!弗里斯納上將同意皮科撤退,並指示他動用唯一的機動預備隊第13裝甲師去搶佔普魯特河上的另一個重要渡口列奧普。

這樣,德軍裝甲部隊和蘇軍機械化軍展開了一場向後方的賽跑,目標是沿河的各個渡口。最終蘇軍第18坦克軍成功攻佔胡希,第13裝甲師也僥倖率先抵達列奧普。但德國人僅高興了一天,在蘇軍18坦克軍和第4機械化軍的夾攻下,列奧普就宣告失守。

弗雷特?皮科將軍

這樣,開戰僅僅過了5天,德軍第6集團軍就被蘇軍團團圍困在普魯特河東岸。

德軍拚死突圍

25日皮科將軍召集手下第30、44和52三個軍的軍長開會,研究突圍方案。

經過偵查,德軍認為蘇軍穿插部隊的實力相對較弱,因此決定集中力量向南突圍,力爭到達第13裝甲師控制的列奧普渡口,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渡口已經失守。為了突圍,德軍丟掉一切重武器,所有拿得起武器的人都扛起了槍。

25日夜,大規模突圍開始,德軍希望用夜幕掩護自己的行動,但完全暴露在前來阻擊的蘇軍第37集團軍的強大炮火之下。德軍對蘇軍陣地發起一波又一波人海衝鋒。在激烈的戰鬥中,德軍第194師和第384師師長都先後戰死,儘管如此,德軍沒能撼動蘇軍第37集團軍的防線。

意想不到的是,8月23日羅馬尼亞國王發動政變,推翻了安東內斯庫元帥的法西斯政權,並在25日宣布加入盟軍對德宣戰。好大喜功的馬利諾夫斯基以為包圍圈內的德軍已經沒啥戰鬥力,便從包圍部隊中抽出一部分,前去接收首都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

布加勒斯特市民夾道歡迎蘇聯紅軍

最終的勝利

弗雷特?皮科召集三個軍長開會時,忘了通知同在包圍圈內的德軍第8集團軍第7軍,因此該軍沒有參與慘烈的向南突圍作戰,而是依舊企圖向西渡過普魯特河。正巧部分蘇軍南調後,沿河守衛的蘇軍數量相對不足。德軍第7軍的殘餘官兵趁機利用一切渡河工具,趁夜在胡希以北河岸偷渡過去。

德軍第7軍在胡希以北成功偷渡的消息傳來,整個德軍第6集團軍的官兵都沸騰。此時部隊的建制已經完全被打亂,軍官也不再管自己的士兵,大家憑著求生的本能,一窩蜂向西狂奔。皮科將軍靠著自己的小汽車,得以趕在部下前面跑出包圍圈。

阻擊德軍的蘇軍T-34坦克

靠著兩條腿突圍的德軍官兵就沒這麼幸運了,8月29日,當突圍德軍的先頭部隊抵達普魯特河東岸時,等待他們的是蘇軍坦克轟隆隆的馬達聲和無情火力掃射。馬利諾夫斯基在德軍第7軍突圍後就已經迅速調整部署,加強了沿河的防禦。

在從南北兩個方向追擊來的蘇軍的壓縮下,包圍圈中的德軍困獸猶鬥,蘇軍又花了一個星期才徹底消滅這些殘兵敗將。另一方面,快速挺進的蘇軍很快便攻佔大半個羅馬尼亞,納粹德國的另一個小弟保加利亞也於8月26宣布退出戰爭,納粹德國在巴爾幹的統治已面臨完全崩盤。

羅馬尼亞慶祝二戰勝利大閱兵

整個第二次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德軍共陣亡10萬餘人,另有9.8萬人被俘,第6集團軍只跑出了1萬餘人,基本等於被全殲,羅馬尼亞軍隊也付了3.3萬人傷亡和15.3萬人被俘的巨大代價。而蘇軍僅陣亡1.3萬人,另傷病5.4萬人,雙方陣亡比如此懸殊,在二戰期間也就只有這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這位名將英勇無比,鬼子都怕他,為何解放戰爭中表現平平?
敘利亞內戰的精銳部隊沙漠之鷹究竟有多厲害?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