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烏克蘭再獲大國援助,武力收復失地步伐加快,俄烏戰爭或不可避免

烏克蘭再獲大國援助,武力收復失地步伐加快,俄烏戰爭或不可避免

美國近期在烏克蘭動作頻頻,先是通過軍用衛星對克里米亞俄軍事基地進行偵測,後又邀請澤林斯基總統訪問華盛頓。美國此舉目的很明確,通過和烏克蘭建立緊密聯盟關係,為繼續推進北約東擴策略增加籌碼。為此美方不惜「賣血割肉」,再度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不久前五角大樓發布消息稱,美國將在安全合作框架內向烏克蘭提供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8億元),以幫助烏克蘭獲得更多的先進武器裝備,並加強其軍人的整體素質,為可能到來的俄烏新一輪衝突做好應急準備。

眾所周知,雖然烏克蘭通過武力解決領土問題的傾向愈發明顯,但這不意味著基輔可以直接向俄羅斯發動戰爭。究其原因,在於本國經濟實力欠佳以及軍事實力弱小。目前已知的是,烏克蘭政府債務高築,國內失業率攀升,政府連基本的財政運轉都很吃力,更何況將有限的財力向軍事傾斜呢?可以說,美國此次的軍事援助正中基輔「軟肋」,不僅可以升級烏克蘭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可以增強其對抗俄羅斯的信心。

因而可以預見的是,美國和烏克蘭的軍事同盟會愈加密切,雙邊的共同軍事活動會更加頻繁,而這也將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擴張空間。目前俄方已經做好了可能的戰爭準備,除了向克里米亞大規模調兵遣將,部署S-300和S-400防空導彈以及蘇35戰機等先進武器之外,也將頓巴斯和克里米亞地區的警戒級別升至最高,並在黑海海域不斷派出艦艇部隊進行戰鬥巡邏。可以說,現今的克里米亞已經成為了俄羅斯重要的軍事基地,並將承擔著抵禦美國以及烏克蘭進攻的「堅固防線」。

從上述事實可知,烏克蘭政府通過武力收復克里米亞地區似乎困難重重,即使已經得到美國的又一次軍事援助,那麼基輔當局會就此放棄,默認克里米亞歸於俄羅斯的事實?顯然不可能。尤其對於立志收復該區的澤林斯基總統而言。如果在其任期內,無法兌現實現祖國統一的承諾,澤林斯基可能會和波羅申科一樣的命運,被烏克蘭民眾拋棄。因而無論從個人抱負還是國家歷史使命層面,向「分離勢力」開刀,向俄羅斯施壓,都是其必須執行的政策路線。只是面對強大的俄羅斯,烏克蘭似乎勝算不大,但即便如此,基輔不能退卻,更不能放棄,這已經不僅僅關係著烏克蘭的國家尊嚴,更關乎著5000萬烏克蘭人的未來。

總之,俄羅斯的強硬擴張策略,不僅僅對基輔當局執政策略構成重大打擊,也將對美國、北約的戰略部署構成嚴重威脅。因而可以預見的是,圍繞克里米亞爭奪戰的相關方必將掀起新一輪「廝殺」,而這也將對當前的歐洲、以及世界的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評天下事 的精彩文章:

大量俄軍越境進入東烏,基輔只剩下一個選擇,大戰或不可避免
兩國終於扛不住向美服軟,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伊外長向多國求援

TAG:軍評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