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切爾諾貝利核污染!科學家將野生動物重新引入禁區,原因不可思議

切爾諾貝利核污染!科學家將野生動物重新引入禁區,原因不可思議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後,劃定了一個30公里的隔離區,但出於一個令人驚訝的原因,科學家們將野生動物重新引入這一地區。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隔離區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里。任何住在這一地區的人都被命令撤離,永遠不要回來。這影響了大約33.5萬人——1986年來自反應堆周圍地區的11.5萬人,1986年後又有22萬人來自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

禁區內的廢棄城鎮已經變得雜草叢生,一些人評論說,它們就像一個後世界末日的世界。

在沒有人類的情況下,這一地區迅速生長的植被實際上增加了野火的風險。

因此,1998年,烏克蘭動物學家將30匹原產於蒙古的瀕臨滅絕的普氏野馬放歸該地區。

其目的是讓馬吃樹葉,減少野火的風險。

據報道,目前大約有60匹馬分散在該地區,該地區既有森林,也有雜草叢生的城鎮。

基輔動物園的研究員Maryna Shkvyria博士說:「他們真的在利用森林。「

我們甚至在舊穀倉和建築物里安裝了攝像頭,他們用它們來躲避蚊子和高溫。

它們甚至會躺下來睡在裡面——它們正在適應這個區域。

然而,這些馬並不是這裡唯一的野生動物——在所有人類離開之後,許多物種開始茁壯成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長期研究發現,廢棄村莊里的野生動物數量比該地區其他地方都要多。

棕熊、猞猁和野豬四處遊盪。

多年來,Sr Shkvyria一直在追蹤這些在人類遷出時遷入的哺乳動物。

她發現該地區的狼特別多。

她說:「經過15年的研究,我們掌握了很多關於它們行為的信息。」

切爾諾貝利狼是烏克蘭最自然的狼之一。

這意味著這些狼吃的是天然食物,而不是人類的食物。

她補充說:「通常情況下,狼群會在定居點附近出沒。他們可以吃牲畜、莊稼和浪費食物——甚至寵物。」

然而,在禁區內,狼捕食野生獵物,如鹿和魚。

儘管如此,有研究表明,生活在受污染的環境中可能會傷害野生動物。

例如,有證據表明,在輻射最嚴重的地區,鳥類的DNA有受損跡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突發!2019年6月最強地震發生,7.2級地震引發海嘯擔憂
月球異常!月球最大隕石坑下的「巨大」沉積物是古代小行星金屬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