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西逃後列強出台一個計劃,欲瓜分中國並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

慈禧西逃後列強出台一個計劃,欲瓜分中國並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

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是她做得最失誤的一件事,這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也讓大清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為了報復慈禧,聯軍提出了要懲辦「禍首」,並將慈禧列入了禍首名單。

確切地說,列強懲辦「禍首」是一種心理戰,因為這對清政府官員的打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今後凡再涉及洋人洋務,相信大清的官員們心裡都會有陰影。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懲辦禍首也是對全體中國人的心理打擊,通過懲處這些人以儆效尤,這無疑是民族的巨大恥辱。

但是,對於清政府來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李鴻章在議和初期就曾隱約地感覺到,列強還有可能採取更極端的措施,要麼把慈禧趕下台,要麼就直接分割中國,讓大清王朝從此消失。

李鴻章的這種擔心絕非空穴來風,當時列強中盛行一種論調叫「中國亡國觀」。個別國家認為中國經濟落後、政治專制、吏治腐敗、國民愚昧,加上社會動亂、邊疆危機四伏、內地分崩離析,事實上已經處於「滅亡」狀態了。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分割中國。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5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山縣有朋便提出過一個看法:

「觀清國形勢,歐洲列強在清國版圖內到處都在擴張利益線,清國地圖顯然最終被赤、橙、藍分開。清國將像猶太人般國亡而人種存。值此之際,我國將來應當盡量擴張利益線……即便我國財、政、兵三方面都充實了,與清國提攜維護東洋獨立也是最為拙劣的下策。」

山縣有朋後來對日本政府提出的「中日提攜」,就是基於在他眼中中國已經滅亡了,無法像正常國家那樣與日本對等交往,而清朝官員自然失去了代表國家的合法性資格。

與日本類似,當時歐洲強國也在醞釀著一場瓜分中國的狂潮,尤其以德國最為激進。按照列強的設想,中國應該被分為若干部分,或者是數個國家,分別成為他們的殖民地。如此一來,就可避免為瓜分中國利益而發生衝突,同時也避免了義和團運動的重蹈覆轍。

這種瓜分中國的論調還真不是說說而已,在德國、日本的推動下,當時是極有可能成為現實的。李鴻章在一份給袁世凱的電報中就曾說:「亂不靖,則瓜分之勢必成。」

上面說的都是列強們的打算,其實在清政府內部,這種論調同樣也有市場。日本人宇都宮太郎是參謀本部派往中國的軍事情報人員,他在日記中就有這麼一段記述:

「此日(1900年6月28日)夜半時分,與錢恂會面,談及時事,平岩代為通譯。其間,錢恂言道:張某曾有言,天子蒙塵既久,清國處於無政府之際,不得已,欲聯合南部二三總督於南京成立一政府。」

這裡說到的「張某」指的就是湖廣總督張之洞。錢恂是張之洞的親信幕僚,他的話是值得相信的。而且錢恂還暗地裡尋求日本政府的幫助,希望日本可以援助軍事裝備。不過這件事下文如何不太清楚,但有跡象表明,張之洞確實動過另起爐灶的念頭。

另外一則傳聞是說「東南互保」之後,南方督撫們都計劃推舉李鴻章為總統。不過,以當時的情況而言,不管是張之洞還是李鴻章,他們都不具備號令全國的能力。如果列強強行替他們撐腰獨立,那麼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將分裂成東北、西北、華北、西南及華南若干塊,分別成為獨立的國家。

假如中國被分割,那麼這很符合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些後起之國的利益,他們早就希望重新洗牌以求攫取更大的利益。但英國、法國、美國等老牌強國卻反對分割中國,他們認為只有繼續支持慈禧和光緒才能保證他們的既得利益。

因利益分贓不均,導致了中國面臨分割的局面,但也是因為利益分贓不均,讓分割中國的計劃沒能實施。當然,由於中國人民在抗擊八國聯軍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精神,也讓各國有所畏懼,因此分裂中國的構想最終流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百姓如何納稅交糧,官府又是按照什麼標準加以徵收的?
歷史上慈禧和光緒的關係到底如何,她主動歸政是否出自真心?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