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殘編惜別最情痴

殘編惜別最情痴

殘編惜別最情痴

殘編惜別最情痴

喜歡書的人賣書,心情總是複雜。錢牧齋所謂略似「揮淚對宮娥」,此乃大王之悲,我輩庶人夢想不到。前幾天戴兄問起賣書心情,正好想起很久以來就留意的陳坤維賣書事,假日無事,鈔點上來。多數是大家熟知的,也有一點不常見。

陳坤維媵書詩,是歷來文人艷說的藏書典故,我至少讀到過四次。最先在張中行先生的文章《揮淚對殘書》中讀到,後來又見於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再見於鄧之誠《骨董瑣記》,三見於這首詩最早的出處厲鶚《樊榭山房集》。

厲鶚的詩有長題:

桑弢甫水部買得元人百家詩,後有小箋粘陳氏坤維詩,蓋故家才婦以貧鬻書者,惜不知其里居顛末耳。讀之有感,次韻一首,並征好事者和焉

姓字深閨豈易知,偶傳紙尾賣書詩。難追寫韻仙家事,應共牽蘿絕代悲。彤管更添高士傳,墨卿別注有情痴。迴腸似共縑緗往,惆悵令人展卷時。

附陳氏坤維原作:

典及琴書事可知,又從案上檢元詩。先人手澤飄零盡,世族生涯落魄悲。此去雞林求易得,他年鄴架借應痴。亦知長別無由見,珍重寒閨伴我時。

丁巳又九月九日,廚下乏米, 手檢元人百家詩付賣,以供饘粥之資。手不忍釋,因賦一律媵之。陳氏坤維題。

我有的《樊榭山房集》是四部備要本,被拉散了,沒找到有這組詩的那一冊。上面是依照《藏書紀事詩》轉錄的。記得集中陳詩首聯「案上」作「架上」。沒看到原刻,不知哪一個正確。

《藏書紀事詩》還錄有汪遠孫《次閨秀陳坤維手題元人百家詩韻(詩在方雲泉騭處)》:

寂寞閨心一卷知,臨池親寫媵書詩。窗前風雨牽蘿恨,貧里光陰輟筆悲。破甑生塵空性巧,殘編惜別最情痴。百年遺墨流傳在,幾度重陽遇閏時。

這首詩的出處,在汪遠孫《借閑生詩》卷一,原詩後有註:紙尾識時丁巳又九月九日。

陳坤維作媵書詩的丁巳,是乾隆二年,這一年閏九月,張中行曾有考證。樊榭詩似有編年,待查,總之在乾隆中期。而汪遠孫的詩說明,至道光間陳坤維的詩箋還在人世,被方騭收藏。這涉及到道光八年(戊子)浙江詩人的一次集會,需要鈔《清尊集》。

《清尊集》是道光間汪遠孫編刻的一部同人酬唱總集,集中諸人結為詩會,每月一會,席上命題賦詩。卷六有《次閨秀陳坤維手題元人百家詩韻》。這次集會時間在戊子夏秋之間,大家欣賞的就是陳坤維的詩跡。除了汪遠孫,次韻的還有五個人。

沈鑅:

深閨清況有誰知,朝夕披吟一卷詩。柳絮才高珍舊澤,桂薪炊斷引新悲。傳來韻事成三絕,送去窮愁了四痴。簾卷西風人影瘦,重陽又放菊花時。

胡敬(並序):

在昔詩披樊榭,人記坤維。以為天上飛瓊,偶留姓氏,無復階前落葉,重附枝柯矣。不圖顧愷之廚,竟入方回之室。蠶眠字小,鴛杼詞工。凄涼補屋牽蘿,舊家何處?收拾斷機零錦,故紙猶香。腸枯而詠絮才存;腕弱而簪花格好。仙緣身後,想彼姝定掌瑯環;墨瀋行間,勞我輩幾增感喟。為賡瑤什,用志欽遲。

寒閨肯許姓名知,難割情緣架上詩。書散陳留應已久,畫餘清照不勝悲。卻看遺稿人何在?尚欲尋蹤我亦痴。珍重數行題卷尾,拈毫追想綉停時。

黃士珣:

名從瘦厲集中知,此日親觀卷尾詩。物去故家情忍恝,炊勞巧婦事堪悲。流傳藝苑爭清賞,多少郎君號白痴。九十二年遺墨在,絕勝笄珥耀當時(題詩在丁巳歲,閱今九十二年矣)。

錢師曾:

軼事升沉未可知,幽光不泯賴傳詩。東都曾感研神記,南國猶聞季女悲。一幅彩箋聊遣媵,半生清玩竟成痴。良朋憶到聯芳集,應有靈芸入夢時。

相近相親只自知,臨分意緒可勝詩。唾絨遺落經時念,乾蝶飄零別後悲。持此髻鬟添韻事,生憐廩爨累情痴。香殘茗冷分明在,腸斷丁寧侍婢時。

汪適孫:

寒女生涯事可知,殘編臨棄更題詩。一般蠹粉飄花感,略抵離鸞別鵠悲。乞米何心留券帖,賣珠有恨到書痴。贏將墨瀋流餘麝,復此熏香展卷時。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據《廣印人傳》:「方騭,字玉裁,號雲泉,晚號頤翁,錢塘諸生。著有疏影庵詩,亦善刻印。」按《清尊集》目錄前所附年齒,方騭生於嘉慶戊午年十一月十四日,可補史傳不足。

我知道的與陳坤維媵書詩有關的詩作就鈔完了。道光以後這幅詩箋是否還在,是否還有人吟詠,不得而知。我只有這幾本書,若還有,懇請請高人續下去。

最後想鈔點被陳坤維賣掉的《元人百家詩》的資料,卻有難度。各家常見目錄都沒有著錄此書。我以為,並不是說此書乃天壤間秘籍,被陳氏賣掉後就從此蒸發,而是它有可能就是康熙時顧嗣立所輯《元詩選》初集的異名,現在已不為人所熟知。按今本顧氏此選共三集,初、二、三集各一百家,並非同時編成,其過程長達二十餘年。初集所選百家曾單獨行世。袁行雲《清人詩集敘錄》卷十八著錄顧嗣立《秀野草堂詩集》,引其書卷五《題元百家詩集》二十首,是顧氏初編告成後的作品,就將這書稱為《元百家詩》,與陳坤維所說書名只差一字。國家圖書館書目著錄《元詩選》的書名頁也題為《元百家詩集》。考慮到在顧嗣立之前沒有人大規模編選元人詩,陳賣的書即顧印的書,還是很有可能的。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那年的書事
《老子》傳世版本三系說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