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衡量腎功能,只知「肌酐、尿素氮」?你已錯過了更準確的新指標

衡量腎功能,只知「肌酐、尿素氮」?你已錯過了更準確的新指標

要是談起腎功能如何如何,大家一般都會想到肌酐水平。

這也難怪,如今臨床上血肌酐已經成為了衡量腎功能的重點化驗指標,影響很廣泛。但一般情況下腎功能檢測會在肌酐之外,在檢查多個指標。這些指標當中又有哪些最準確呢?

在專業的腎病檢驗科,判斷腎功能涉及到的化驗指標主要有三個:

一、尿素(氮)

早在50多年前,腎病研究領域就已經出現了尿素氮的身影,尿素氮升高後,也就意味著腎功能不全,也就是以前提到的氮質血症。但是尿素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飲食、發熱、感染、心衰、消化道出血等,用來反映腎功能不是很準確。

二、血肌酐

正是由於尿素氮的相對不靠譜,醫學家們後來才深入發現了血肌酐,自此血肌酐開始佔據衡量腎功能的主導地位。

但是血肌酐指標仍有其先天不足,因為肌酐是肌肉組織中肌酸的代謝產物,這也就是說肌肉越發達的人,肌酐就會更高。問題就出現在這裡,那些肌肉發達的NBA球星(如詹姆斯)血肌酐肯定比宋小寶的肌酐要高,但是人家籃球運動員的腎功能就比宋小寶差嗎?不見得!

而且,人體的肌肉代謝旺盛與否、攝入肉適量、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也能影響血肌酐的檢測水平。

最關鍵的是血肌酐還會受到腎小管排泌肌酐的影響,一般只有在腎功能損失掉三分之二的情況下,血肌酐才會升高。

所以,用血肌酐判斷腎功能並不是十全十美,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學家們結合腎功能的主要影響因素,發現了基於血肌酐的計算公式和方程,從而可以更準確地反映腎功能水平。

三、血清胱抑素C

全稱讀起來難免不順口,可以簡稱胱抑素C,早在2012年全球發布的《KDIGO慢性腎臟病評價及管理臨床實踐指南》在第一章慢性腎臟病的定義和分級中,對胱抑素C的應用就作了多條推薦。此指標基本上不受性別、炎症、肌肉含量等因素的影響,指標更加敏感、精確,可以用來直接反映患者的腎功能水平。

目前大部分三甲醫院都能檢測這項指標,只是價格有些高。但胱抑素C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少醫院對它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暫時還不能取代血肌酐的地位。

今後,當你拿到自己的腎功能化驗單時,看看有沒有胱抑素C這項指標呢?醫生有沒有根據胱抑素C來判斷、診療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24小時講 的精彩文章:

降肌酐很難?醫生:4種情況很好降,還能逆轉腎功能,遠離尿毒症
1.2億腎病患者注意!導致尿毒症的因素不只腎炎,還有這項指標

TAG:健康24小時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