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盆景構圖的空間魅力

盆景構圖的空間魅力

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認為,「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盆景藝術形象的存在,當然不能離開相對空問和時間。

圖一:時間作為盆景的存在形式,指的是各個盆景有始有終的存在過程和整個盆景藝木的發生、發展歷史。不同的歷史時期,盆景藝術受當時社會生活〈物質的和精神的)的影響,產生反映當時現實生活的作品。因此,一方面,在評價、鑒賞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流派的盆景作品時,一定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另一方面,盆景作者、應服從現實、服務現實,敏銳地從已經發展了的現實生活中提煉素材,創造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作品,不斷增強盆景藝術的活力。

圖二:空間作為盆景的存在形式,指的是盆景的位置、體積和形狀惟有通過空間才能得到體現。空間表現實體,實體決定空間,互為存在條件,不可分割。離開了空間,盆景的藝術形象,如動靜、剛柔、露藏、虛實等,是無法表現出來的,所以,盆景作者在進行構圖時,必須將盆景的實體部分和與實體相關的空問部分看成是一個整體,等量齊觀,並重構思,統一布局,充分展示空間在盆景構圖中的作用。

盆景藝術作品,不能只停止在盆景材料作為運動物質的存在形式上,還須使這種存在形式具有藝術美的形象,即盆景佔有的空間既要表現藝術,又要藝術表現。怎樣實現盆景空間的藝術表現呢?根據「時間和空間會隨著具體物質狀態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性,作者應施展精工巧技,對盆景材料進行

圖三:兩側,中間空際再稍填一些石塊,不但可彌補缺點,還使人感到此樹如出自石縫,更富野趣。不過在施肥、澆水時要注意重點注人石縫。

圖四:又如一件曲干樹樁,由於某種原因只能種於盆的一側,因而在構圖上產生較突出的不平衡現象,也會令人感到一邊空而無物。此時也可以石來進行合理的調整,以補其不足之處,使盆景進人可觀賞的境界。

此外尚有附石式樁景,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則不可,這又作別論。

配石只是配角,不宜喧賓奪主,另一方面也必須注意,它既是用以裝點盆景的,其石應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而不是隨意撿幾塊路邊石便可以起作用的。

最後我殷切地希望在今後的盆景創作中,更多的作者能重視自然環境、地形地貌的設計,使我們的作品更臻完美。

應當明確,盆景空間與其他相關藝術空間是有區別的,樹木盆景構圖雖然需要借鑒書法、繪畫、詩詞、音樂等藝術的某些基本原理,但盆景畢竟是一門有很強個性的獨立藝術,如果不顧盆景的特點,機械地照搬、套用其他藝術經驗,搞「經驗移栽",那就犯了大忌。因此,除了借鑒(不是借用〕,更重要的是按照盆景藝術的特點,建立自身的空間運用體系。

樹木盆景所佔有的空間在觀感上是立體(三維)空間,具有多個觀賞面,而書法、繪畫的空白、留白在觀感上則是平面空白,故不能簡單地用其「空白"或「留白"理論指導盆景造型。盆景構圖不僅要處理好樹冠外輪廓線與空間的關係,尤其要調整好樹冠外輪廓線以內樹榦和各枝葉與空間的關係。要精心設計各觀賞面「景深"處的空間布局,切忌景象結塞、獃滯沉悶,或一覽無餘。要把空間與實體,這部分空間與那部分空間的上下、左右、前後位置、間距、形狀安排得恰到好處,做到比例適當、疏密合理、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明快流暢、淋漓盡致地表現空問效應,提高藝術美的含量。

盆景為視覺感知空間,詩詞、音樂為意趣和聽覺感知空間,鑒於盆景空間這一特徵,構圖應把重點放在調動人們的視覺感官上,以便通過視覺感應,引發聯想,獲得意趣空間,提高觀賞效果。

空間在表現盆景實體存在時,它是形式,但在構成盆景畫面時,它卻屬於內容。這表明空間在盆景構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領悟了盆景構圖的空間運用法則,就等於掌握了盆景最基本的藝術手法,開通了步入盆景藝術殿堂之路。

(本文盆友黎松柏推薦,選自「盆景藝術」,版權歸原創作者雷裕燦所有)

精彩回放: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的盆景展覽館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盆景 的精彩文章:

每一盆都是一道靚麗風景
於腐朽中見神奇——枯乾盆景欣賞

TAG:中國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