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許家印帶隊,地產大佬集體「上車」

許家印帶隊,地產大佬集體「上車」

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但許家印不信邪。

6 月 15 日,瀋陽市人民政府與恆大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恆大集團宣布將投資 1200 億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這是東北 5 年來首次迎來一家新的汽車企業。

而在這四天前,恆大剛剛宣布將投資 1600 億元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

5 天砸下 2800 億,許家印造車一點也不含糊,正應了他從前說的那句話:造車,有錢就行。

" 我要從南走到北 "

許家印 5 天豪擲 2800 億

看起來,許家印造車是認真的。

繼 6 月 11 日宣布在廣州南沙投資 1600 億元建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之後,6 月 15 日,恆大又與瀋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瀋陽市投資 1200 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

這兩大手筆投資,不得不說造車真費錢。此前,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此前曾公開表示:" 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 100 億太誇張了,現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 200 億都不夠花。"

而恆大僅僅南北兩個生產基地的投資,就高達 2800 億,再加上之前收購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的資金,目前恆大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投入至少高達 3000 億。

2018 年 9 月 21 日,恆大集團將以 144.9 億元收購國內第一大汽車經銷商廣彙集團 40.964% 股權,成為廣彙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完成了汽車銷售的布局。2019 年 1 月 15 日,恆大健康以 9.3 億美元的收購瑞典 NEVS 51% 的股份,NEVS 公司是全球擁有新能源汽車整車資質的十佳公司之一,恆大從而獲得了整車製造資質。2019 年 1 月 24 日,恆大健康以 10.6 億入股卡耐新能源成第一大股東,將這家動力電池企業收入麾下。世界輪轂電機行業三巨頭之中的兩家—— e-Traction 和 Protean 也相繼被恆大收購。此外,1 月 29 日,NEVS 被恆大收購後,還與世界頂級超級跑車公司柯尼塞格在瑞典建立合資公司 ( Konev AB ) ,其中 NEVS 持股 65%。

據投資界粗略計算,在不到 1 年的時間內,恆大在造車上的投入已經 3000 億元左右。恆大已經通過一系列的投資布局,買出了一條包含汽車整車製造、動力電池、電機技術以及汽車銷售的完整的全汽車產業鏈。

從投資法拉第未來,到全球收購汽車公司,再到如今兩個千億規模投資的生產基地的計劃,恆大從開始入局新能源汽車就是要玩大的。2019 年 2 月 26 日,恆大以 20 億美元的註冊資本成立了恆大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用以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恆大方面並表示,力爭 3-5 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此前曾有消息稱,恆大 NEVS 從 3 月開始,已經註冊了 758 個中文商標,均以恆字開頭。其中,4 月註冊名稱為 " 索諾 ",被認為將是恆大首款電動汽車的名稱。6 月 6 日恆大的股東周年大會上,恆大首席財務官潘大榮表示,目前已落地天津、廣州南沙、上海松江三個汽車基地,其中天津基地今年下半年會有量產車面世。

3 年近 10 個新玩家

地產大佬開始愛上造車

想要造車的大佬,不止許家印。當恆大頻頻出手時,寶能也沒閑著,造車投資不遑多讓。

寶能造車可謂十分大膽果決,短時間內投入大量資本,從收購整車品牌到零部件生產,再到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區,每一項都投資巨大,單單 2017 年就投入了 400 億。當時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寶能炒萬科賺了 500 多億,用其中的 400 億造了 " 一輛車 "。

2017 年,寶能開始按部就班深入 " 造車 "。它在 2017 年 3 月成立的註冊資本 10 億元的 " 寶能汽車有限公司 " 成為了新的序曲,姚振華真的開始造車了。

1 個月後,寶能投資 30 億,把自己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部設在廣州科學城開創大道。那一年年底,寶能還與廣州開發區簽署了 300 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首期規劃產能 50 萬輛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配套項目,整車和零部件製造達產產值將超過 1000 億元。在這之前,寶能還曾與杭州市富陽區政府簽訂了一個投資 140 億、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合作協議。

也是在 2017 年,寶能以 65 億元收購觀致汽車 51% 的股份,並計劃每年投資觀致汽車 100 億元,要連續投資 5 年。

神奇的是,在近兩年的造車新勢力里,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批地產大佬的身影,比如華夏幸福收購合眾新能源、萬通地產收購恆星電源,甚至碧桂園也在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近 3 年間已有 10 家左右的地產商入局,計劃投資總額近 4000 億。

地產大佬們跑來汽車產業 " 撒錢圈地 ",絕不是為了造車而造車,實為力破轉型之困與盤活產業鏈上的資產。拿寶能來說,擁有造車業務就可以與自家旗下的汽車零部件、物業住宅、金融、物流運輸等板塊產生協同效應。

" 十年後,萬科還會是地產公司嗎 ? 我想不是了,如果還是,那也是慘淡經營了。" 萬科郁亮曾這樣說。房產大佬比任何人都明白,房地產黃金時代早已是過去式,轉型迫在眉睫。就像萬達也一直急於摘掉房地產商的帽子,不斷的去房地產化,走輕資產路線。

實際上,並非所有地產大佬都對造車持積極態度。在去年融創的年度業績會上,孫宏斌直接 " 開懟 " 新能源車:" 新能源汽車有什麼技術 ? 我們肯定不參與,也不看好。" 此前,潘石屹也直截了當的點明:" 汽車這個事情太複雜,門檻太高,也很危險,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

這是一個 " 圍城 ":

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耐人尋味的是,當房地產巨頭紛紛跨界造車時,卻也有越來越多的車企涉足地產。

比如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小鵬汽車。據企查查數據顯示,5 月 17 日,廣州小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肇慶鯤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 47400 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小鵬汽車創始人兼總裁夏珩,同時出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大股東為廣州小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73.84%,另一位股東為肇慶市高新區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26.16%,疑似實際控制人為何小鵬,總持股比例為 24.6%。

其實車企悄悄進入房地產行業,小鵬並非第一個。重慶力帆置業作為力帆集團下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原本只是為力帆集團建設自用房地產。而如今,力帆置業業務範圍涉及房地產開發、休閑度假等領域,囊括城市住宅、旅遊地產、高端商業地產、城市綜合體等多種開發物業形態。2018 年,力帆集團營業收入 110.13 億元,凈利潤 2.52 億元,營收比上年同期下降 12.6%。而在力帆的收入裡面,房地產部門貢獻了大頭,甚至還要貼補汽車部門。

事實上,更多的車企是選擇通過汽車小鎮的形式入局地產。2017 年 4 月,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式奠基,產業園佔地約 7500 畝,首期規劃產能 20 萬輛 / 年,預留擴建到 40 萬輛 / 年的空間,計劃 2018 年底建成。該產業園重點規划了 " 智能製造、創新研發、生態小鎮 " 三大核心區,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智能製造基地、創客服務區、高檔生活區、智能駕駛體驗區等。

此後,一汽紅旗和北汽集團也相繼投資了自己的汽車小鎮。據悉,紅旗小鎮累計已完成投資 4.75 億元,長春市已經為紅旗小鎮做出了土地預留。而北汽集團的汽車小鎮將落戶北京順義,佔地 6000 畝,將承擔越野體驗基地的功能。

就連現在遠遁美國造車的賈躍亭,也曾在去美國前,先後斥資 4.4 億元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經濟開發區拍下 7 塊工業用地,用以建造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如今,越來越多的車企提出了汽車小鎮的構想,把廠房、試驗場、體驗館與風情小鎮融合在一起,實現公園化生產與工業旅遊雙管齊下的經營目的。

正如我們所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如雨後春筍紛紛拔地而起,成為了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

來源:商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起底瑞幸:程序猿才是核武器
聯想發布首款5G筆記本 搭載高通驍龍8cx平台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