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為什麼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皇帝:我也是迫於無奈

為什麼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皇帝:我也是迫於無奈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婚嫁很早,在現代少男少女還在上初高中的時候,古代男女卻不得不早早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可是,為什麼為什麼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那時候女子還未發育成熟呢,原因很簡單,皇帝也都是迫於無奈。

在西周的時候,民間就有「男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十五而許嫁,二十而嫁」的習俗,那時候女人十五歲就要許配人家,二十歲之前就得嫁出去,而到了戰國時期,有得國家規定,他國家裡的所有女性都要在14歲之前成婚。而在三國時期就更加早了,有得國家在改革的過程中提出,女子要在12歲之前就要成親。

到了漢朝,為了家庭,為了迎合那個時代的規矩,女子也必須早早的嫁人。定下規矩,女子十三四歲就要嫁人,或許你會說不嫁又怎麼了,如果十三四歲的女子還沒有結婚的話,是會受到嚴厲懲罰的,漢朝時期,頒布的懲罰就有要增加五倍賦稅。一般人家是完全承擔不起的。

不止古代,二戰後戰敗的日本可謂是死傷慘重,而卻在戰後很快得到了恢復,這為什麼呢?在那個時候,有一條針對女子的法律:日本將女性法定結婚年齡降低為13歲。德國同樣遇到人口減少的問題,戰敗後損失幾百萬的軍隊,國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1905-1915年出生的德國女性,有一半終身未婚;1915-1925年間出生的德國女性中,更是只有1/3找到了丈夫。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社會上都是重男輕女的,對於女子來說,古代卻是極其可怕的地獄。就算是帝王家的女兒,一樣需要承受過多不該有的壓力。總的來說,古代公主可能還比不過現代的普通女子。如今大學之前談戀愛會被家長看作早戀,這也是因為在不成熟的年紀,感情也是無法長久的緣故,可是放到古代,這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那麼為什麼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總而言之,就是為了國家發展,沒有足夠的人口,且不要說對外迎戰,單單是內部的基本需求,就難以滿足,較少的人力和工作人口,會導致大量的耕田被廢棄,而國家也會漸漸衰敗。

三國兩晉時期,中國人口從東漢的五千萬迅速降到一千來萬(有些材料說只有幾百萬),死亡數量巨大,因此,那個時期人民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25到30歲。如果不發展人口,被滅國就是時間問題了。當然,身處太平盛世就不一樣了,據記載,唐朝女子13至22歲均可婚嫁。唐代女子平均結婚年齡為17.6歲,其中15 ~ 16歲結婚者最多,約佔總數的27%。

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快速繁衍人口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並且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醫療水平也決定了我們不需要拚命地繁衍後代。所以女人們也不需要早早地嫁人生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竹間行來風 的精彩文章:

世界四大神秘現象之謎,人們百思不得其解,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秘密
古代帝王「生育能力」最強的六大帝王,第一名你不得不服

TAG:清風竹間行來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