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飛利浦2019未來數字健康指數報告:遠程醫療、AI、DHRs在中國的使用率領先全球

飛利浦2019未來數字健康指數報告:遠程醫療、AI、DHRs在中國的使用率領先全球

近日,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發布了《2019年未來數字健康指數報告》,探討數字健康技術對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患者的影響。這是飛利浦連續第四年在全球範圍內發布《未來數字健康指數報告》。

本篇報告對來自全球15個國家15000名普通民眾和超過3100名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進行了調查,闡述了數字技術在醫療系統中的應用,數字技術對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影響,以及受訪國家在數字健康技術方面的發展現狀。

動脈網對該報告進行了編譯整理,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DHRs、遠程醫療和AI滲透率增強

二、80%中國受訪者更願主動聯繫醫護人員

三、中國的數字健康技術使用率領先全球

隨著新興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部分醫護人員正在適應新的工作方式,並逐漸意識到數字健康技術帶來的好處。然而,大多數國家還沒有意識到,醫護人員在其工作中充分利用數字醫療技術能夠帶來極大的益處。

飛利浦公司通過調查,力圖提高醫護人員對數字健康重要性的認知,使其成為數字醫療的真正倡導者,從而影響同行和患者,消除使用數字醫療技術的應用障礙,延長醫護人員的職業生涯,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

一、DHRs、遠程醫療和AI滲透率增強

目前,已經有部分醫療專業人員正在適應新的工作方式,並開始認識到數字健康技術帶來的好處。

本次報告顯示,數字健康技術已經滲透到醫護人員的工作日常。醫護人員在醫療機構內和醫療機構外,通過電子方式與其他醫護人員共享患者健康數據的比例分別為80%、32%。這意味著,醫護人員如果鼓勵患者共享數據,將對構建具有豐富數據的醫療系統產生重大意義。

數據共享並非常態,但從其產生的意義來看,可以改善醫療體驗。調查顯示,40%的醫護人員經常建議患者通過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健康應用程序,跟蹤血壓、運動量和體重這三個關鍵的健康指標。然而,只有約10%的醫護人員表示,患者願意與他們共享自己的健康數據。而在使用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健康應用程序的患者中,只有36%的患者會定期主動將數據分享給醫生。

與此同時,大部分醫護人員在工作中使用數字健康記錄(DHRs)、遠程醫療、AI等新技術。其中DHRs和遠程醫療的滲透率較高,分別為76%、61%;相比之下,AI技術的滲透率較低,僅為46%。

醫護人員使用DHRs,產生了較多積極影響。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數字健康記錄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治療效果,還能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滿意度。

遠程醫療儘管有61%的滲透率,但依然有39%的受訪醫護人員表示,他們的診所或醫院並未使用遠程醫療。也就是說,遠程醫療尚未完全發揮出改善醫療可及性的潛力。不過大部分受訪者表現出較強的使用遠程醫療的意願。另有45%的受訪者認為,非急診護理也可以選擇遠程諮詢。

人工智慧(AI)用於醫療工作流程也會產生積極意義,但目前只有46%的醫護人員在醫療實踐中使用AI技術。大多數醫護人員習慣使用AI執行日常管理任務,比如行程安排(64%)。為了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未來,醫護人員將更加廣泛地將AI技術應用於臨床,這對患者體驗(包括診斷和治療)也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大多數醫護人員習慣使用AI執行日常管理任務,比如行程安排(64%)。

(截圖來自報告原文)

二、80%中國受訪者更願主動聯繫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在利用數字技術改變醫療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了解數字技術如何對患者的就診體驗產生積極影響也同樣重要。如果患者可以訪問自己的健康數據,並參與其中,將能夠極大地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和整體醫療體驗的改善。

本次調查顯示,許多患者都希望能夠訪問自己的健康數據。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通過數字技術追蹤健康數據,能夠更加便捷地了解自身的狀況,還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

在能夠訪問自己的數字健康記錄的受訪者中,有8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醫療體驗良好甚至是優越。而在無法訪問自己的數字健康記錄的受訪者中,認為自己的醫療體驗良好的比例只有66%。

獲取數字健康記錄,以及了解這些記錄如何簡化健康管理,有助於推動患者更積極有效地使用這些記錄。報告顯示,能夠訪問數字健康記錄並被鼓勵更多地使用它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通常利用這些數據來管理健康、控制體重、聯繫醫生、保護數據安全、減少醫療支出以及獲取醫療信息等。

同時,當患者能夠訪問健康數據時,他們會更願意與醫護人員合作。在能夠訪問自己的健康數據的受訪者中,有84%的受訪者希望醫護人員也能獲取這些數據。在無法訪問自己的數字健康記錄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許可權的受訪者中,有64%的受訪者同樣表示,他們希望醫療人員能擁有訪問患者數字健康記錄的許可權。

能夠跟蹤和分享健康數據的患者,通常會更積極地看待自己所獲得的醫療服務。在使用數字健康技術並與醫護人員共享健康數據的患者中,有7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獲得的醫療服務質量較高甚至是極高,而使用數字健康技術但不與醫護人員共享健康數據的患者中,這一比例為66%。

為了能夠使用和共享數據,患者往往對便捷性要求較高,且需要一定的指導。數據表明,如果醫護人員更頻繁地推薦患者使用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健康應用程序,患者接受這些技術的可能性更大。也有證據表明,如果與醫護人員共享數據的方式變得更加便捷,患者將更有可能使用數字健康技術。

本篇報告還顯示,促進患者使用數字健康技術的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幾點:數據安全有保障、價格優惠、醫護人員有推薦以及患者可以便捷地與醫護人員共享數據等。

在醫護人員的建議下,55歲以上老年人使用數字健康技術的可能性最高(40%)。此外,35歲-54歲群體願意採用數字健康技術的比例為34%,18-34歲群體佔比33%。這些數據表明,醫護人員可以在以數據為中心的老年醫療保健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55歲以上老年人使用數字健康技術的可能性最高

(截圖來自報告原文)

醫護人員推薦患者使用數字健康技術,可以促進雙方之間更深層次的交流。

在推薦患者使用數字健康技術方面,中國的醫護人員積極性更高,他們通常鼓勵患者利用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健康應用程序,跟蹤自己的血壓、運動量以及體重等關鍵性健康指標,甚至他們還可以通過患者追蹤更高級別的健康數據。而患者也因為自己跟蹤到的健康數據,主動與醫生交流。

數據顯示,在使用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健康應用程序的中國受訪者中,有80%的受訪者更願意主動與醫護人員建立聯繫。而在15個受訪國家中,這一比例平均僅為47%。

三、中國的數字健康技術使用率領先全球

過去幾年,一些新興國家在採用數字健康技術方面擁有超越其他國家的潛力。2019年,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家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數字健康技術正日益成為醫護人員和患者醫療體驗的一部分。其中,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在使用新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在15個受訪國中,中國受訪者使用數字健康技術或移動應用程序的佔比高達94%

(截圖來自報告原文)

一些國家正在從獲取數字健康技術向使用數字健康技術轉變。其中,來自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印度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通過數字健康技術和移動健康應用程序跟蹤關鍵的健康指標,並根據健康提示指導平時的活動,同時他們也會與醫護人員保持聯繫。事實上,中國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目前,俄羅斯採用數字健康技術的患者佔比低於其他國家,但其較高的增長率和用戶滲透率表明,未來俄羅斯在採用數字健康技術方面具有較大潛力。也就是說,部分國家正在利用技術提高醫療可及性。

在參與調查的15個國家中,預計2019年可穿戴設備的營收將平均增長4.5%,其中大多數新興國家的可穿戴設備增長率更高。例如,俄羅斯可穿戴設備的營收預計將增長5.6%,沙烏地阿拉伯預計年增長率為4.6%,印度預計將增長5.8%,而中國在2019年的可穿戴設備營收最高,將為459.9億美元,預計年增長率將達到10%。

同時,新興國家正引領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2013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融資總額佔全球60%,居全球首位,其次是美國(29%)和印度(5%)。在公眾對人工智慧的認知方面,這些國家也表現強勁。調查顯示,中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的普通民眾認為,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領域,將能有利於產生更準確的診斷結果。

遠程醫療方面,醫生密度越低(每1000人的醫生人數分布)的國家,遠程醫療的使用率越高。在本次調查中,15個受訪國家採用遠程醫療的平均佔比為61%。其中,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和俄羅斯採用遠程醫療的比例分別為89%、75%、67%、65% 。此外,44%中國受訪者和40%俄羅斯受訪者更願意通過數字渠道遠程諮詢醫生,以獲得非緊急護理。

技術不斷發展,反過來又將成為全球醫療系統不斷變革的推動力。將數字健康技術引入工作流程的醫護人員已經看到,數字健康技術對他們的工作效率和患者體驗醫療的方式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隨著新型挑戰和需求的出現,醫護人員和患者都需要不斷學習並適應新技術,擴大和深化他們對數字健康技術的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途牛財報外傳:還能在OTA賽道跟跑攜程們多久?
中式餐飲,有沒有機會誕生巨頭?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