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我熟悉的TVB終於又回來了,要爆!

我熟悉的TVB終於又回來了,要爆!

在「港片已死」的論調中,港劇近年來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弱。

聊起英劇美劇日劇韓劇國產劇,大多是正熱播的新鮮話題;

可一換到港劇,則忍不住換上懷舊的口吻。

說起的,都是那些為TVB瘋狂過的青春歲月。

聊的是經典,是情懷。

但這次,魚叔遇上了一部新港劇,卻讓我有了久違的心動。

終於,我們所熟悉的TVB又回來了——

《白色強人》

這是一部TVB新出的醫療劇。

魚叔都快忘記,上一次看到豆瓣評分8.7分的港劇已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光是評論區清一色的好評,就讓我追劇的心蠢蠢欲動。

畢竟,誰年輕時候還不是個TVB鐵粉呢。

魚叔偏愛TVB,一大原因就是沒有認臉的煩惱。

每部劇,基本都是各種熟面孔。

而這回,TVB似乎也是要一掃近幾年來的低迷,重整旗鼓,直接祭出了當家最強陣容。

試問,有哪部劇可以拿得出雙王 雙後的超級陣容?

這部就可以。

兩位視帝。

一個是曾被稱為「張國榮接班人」的郭晉安

一個是TVB勞模馬國明

他倆的代表作品就不需要魚叔多介紹了吧?

多到數不完。

而兩位視後。

一個是TVB當家花旦唐詩詠(《法證先鋒》、《溏心風暴》);

一個當紅新晉小花李佳芯(《律政強人》、《誇時代》)。

另外還有姜大衛、蔣志光這兩位老牌健將撐場。

如此王炸配置,隨便拍拍,光演技飈戲就已經足夠有看頭了。

可擔得起爆款的作品當然是多面開花的。

有了這麼穩的陣容,劇情上,更是集集高能,讓人透不過氣。

大家想想,我們一般形容醫護人員,都是「白衣天使」。

而這部劇,卻叫「白衣強人」。

也確實硬核。

直播開顱;

直播換心;

直播噴血…

極逼真道具,超真實場景,足以讓你對面前的外賣喪失胃口。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魚友可能會吃得更香……)

總體來說,全劇主要分業務線鬥爭線這兩條脈絡。

業務線驚險刺激,全是臨床病例。

深夜的急診室,是一個城市最忙碌的地方。

一個渾身是血的中年男子被救護車緊急送來。

他剛剛遭遇車禍,被鋼筋整個兒扎穿腹腔

在這裡,故事可不是手術室大門一開,一關,就完事兒了的。

這位病人血型稀缺,醫院存血量不夠,手術難度又極高。

為了避免擔責,明成北醫院的醫生準備決定將病人送往別家醫院輸血。

恰巧,心肺界「手術天才」唐明(馬國明飾演)因朋友食物中毒,也正在此。

出於職業自覺,他一直在旁默默觀察病人狀態。

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於是他立刻上前阻攔,說必須立刻進行手術,否則患者十分鐘內必死。

根本挺不到下家醫院。

並且直接放話:

「這個手術,你不做,我做。」

男主角,就是剛。

這手術,是必須做了。

但不同於一般水劇中看到的,幾個醫生站在手術台前擺個造型,戴個手套,大燈一打,眼睛一閉,手術就結束了。

《白色強人》超細緻地呈現了手術的全過程。

真正是在教內地劇做人。

先是降溫。

傷者出血量過大,存血量又不足,必須降低出血速度。

接著處理傷口。

醫生小心翼翼地把傷者胸前後背的兩段鋼筋切下來。

然後把穿透處的傷口切大,一鼓作氣,徒手拔出留在體內的鋼筋。

立馬就噴血了……

傷者的體溫在不斷升高,身邊的冰袋已接近融化,出血量仍在增大。

這邊人馬不停蹄地換冰袋,重新降溫;

那邊又緊鑼密鼓地移除傷者受損的肝組織。

但還沒等動手,又發生了心室纖維性顫動。

得趕緊電擊搶救心臟……

一環接一環,一步又一步。

救人如救火,手術如打仗,稍有差池,就是一條人命。

最終是否有搶救成功,就留個懸念吧。

另一場手術,同樣驚險。

某家幼兒園裡闖入了變態殺人狂進行無差別殺人,捅了兩個老師和幾個孩子。

其中一個小孩正是明成北醫院一名護士的女兒。

唐明對護士承諾,絕對親自上陣,把她女兒救回來。

但其實,他的這番話只是為了讓家屬安心。

背著護士,當別人問手術是否有把握的時候,他猶豫良久,還是回答了:

「沒有」。

小女孩被傷的是心臟,確實沒有把握,一切可能都是對半開。

手術中出現的任何突發情況都是不可知的,醫生能做到的,就只有儘力。

醫生不是神,卻背負了人們對神明的期待。

手術過程中,本來一切順利,可臨到最後,小女孩突然心室顫動,唐明只能拿出除顫器。

作為醫療行業門外漢,魚叔一直以為對心臟的除顫都是隔著胸膛來做的。

沒想到,心臟除顫器,真的是緊貼心臟本身來做的

更令人絕望的是,功率不斷加大,小女孩的心臟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知識儲備用完了,科學手段用盡了,醫生能做的,也只是祈禱

基本上,這部劇里平均一集就有三四台手術,每一台都看得人心驚膽戰。

這才是職場劇該有的樣子,不玩愛情瑪麗蘇爛梗,不走浮誇偶像劇套路。

專業,才是最基本的尊重。

除了剛才兩個在鬼門關邊徘徊的驚險案例外,這部劇也讓魚叔好好開了眼界。

有個女明星,氣胸不斷發作。

在醫生的逼問之下,對方才交代,原來以前做過注射隆胸

早年間的隆胸注射物審查不規範,是很有可能致癌的。

女明星當年所使用那種注射物,如今在國際上已經被取消了資格證。

而她如今一而再的氣胸,正是因為體內的注射物通過淋巴入侵了肺組織。

若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讓魚叔不禁想到自己不時看到的社會新聞,各種無良醫美機構將沒有許可證,甚至假冒偽劣的東西,冒然注射入顧客體內。

所以各位女同胞們,愛美之人雖人皆有之,但請一定注意安全,尤其要選擇正規渠道。

另有一個病患。

本來是個計程車司機,卻在開車時突然發狂,猛踩油門,瘋了般撞擊擋路的人。

調查原因時才發現,他沒有精神問題,但在幾年前得過一次中風。

中風前,他是個有名的好好先生,對人和善又有禮貌;

中風後,整個人卻性情大變。

醫生開始調查其中原因。

做了磁核共振才發現,是腫瘤壓迫了前腦,正是負責情緒管理的那一部分

因此才會出現病理性躁狂,性格大變。

大多數人往往會把性格歸為心理問題:精神疾病、中年危機、經濟壓力等等。

總有模板式的詞語往上套。

卻忽視了,情緒是大腦操控的。

而大腦問題,其實是生理問題。

就像抑鬱症,很多時候其實跟悲觀、內向等性格無關,別再拿心靈雞湯去繼續毒害人家。

抑鬱症是生理疾病,需要科學治理。

人體真是太複雜了,找問題的過程像是在無數種選項中做排除法,這也讓魚叔更加敬佩現實中的「白色強人」。

別忘了,剛剛魚叔說了,本劇有兩條線。

剛剛令我神魂顛倒大開眼界的,是業務線;

還有另一條權力鬥爭線,同樣精彩。

醫療,可不僅僅只是醫生護士在前線忙活,還有更為宏觀層面的醫療體制改革問題。

香港的醫療體制,一直是靠政府撥款,來負擔各大公立醫院的開支。

而政府的這筆醫療撥款,正在逐年遞增。

2017年,政府的醫療撥款已經高達529億,財政壓力不堪重負。

怎麼辦?

明成北醫院的副院長YT(郭晉安飾演)提出,將公立醫院私有化。

只有讓醫院在股票市場上市集資,才能減輕政府壓力,更好地完成醫院的營運。

剛剛我們在業務線中講到的唐明,不愛錢,不愛名,也不圖權,什麼也不關心。

他想做的事,就僅僅只是多做手術,多救人命。

可以說是個聖人。

而副院長YT與之相比,就現實很多了。

他也是醫療界的扛把子,一台手術收費七位數,但卻為了更大的理想,放棄了私立醫院的高收入,跑到公立醫院明成北當副院長。

可見,他不圖錢。

他要的是弄權,目的就是推進醫療改革。

為了改革成功,他手段也夠多。

有一位不支持他改革方案的議員的妻子,腦子裡長了血管瘤。

這種手術非常複雜,要把血管瘤和血管切除,再從頸部拉出一根血管接到腦子裡。

全香港,這種手術能達到90%成功率的只有一人,就是YT。

然而,做手術可以,YT有個條件,就是要醫院必須對他的改革方案投出支持票。

這簡直就是用患者性命來要挾。

而議員也是夠狠,堅持自己的思路。

不投就是不投,手術就算讓別人來做,也是不投。

杠上了。

不過別忘了,再怎麼弄權,YT也是醫生。

這一步硬棋沒走通,YT也不會就真把病人晾在那裡。

他開始來軟的。

手術當天,YT意外現身手術室外,說:

「我是醫生,當然要對病人的生命負責」。

後面又跟了一句:

「但還是希望你可以重新考慮一下投票的事情」。

好一個軟硬兼施!

不僅如此,YT手中還有一票媒體資源和財團資源。

某財閥公子哥在他手邊做助理,YT來回運作之下,財閥同意,只要YT給公子升任,那麼資金不是問題。

一轉頭,YT就安排上了。

前面提到的突然性情大變的計程車司機,需要切除前額葉的腫瘤,這個手術也很複雜,要從鼻孔深入腦部切除。

而YT的安排是,先由財閥公子接受媒體採訪,在不透露姓名的前提下,提到計程車司機這個案例。

給媒體一段時間去發酵。

然後再給司機做手術。

術後的醫療報告,則將自己抹去,完全變成財閥公子一人的功勞。

這樣升任財閥公子,就變得有理有據了。

在推進醫療改革的道路上,YT最大的敵人是明成北醫院的院長(姜大衛飾演)。

兩人是「縱你說的天花亂墜,我都肯定一票否決」的那種仇。

於是,YT與媒體聯手給院長下套,爆黑料。

試圖將其打造成一個頑固不化阻止醫療體制進步的臭老頭形象。

總之他角度刁鑽,套路奇多,簡直是不可多得的戰略人才。

不過雖說YT是個反派,偏偏又讓人討厭不起來。

因為他並不是真的壞。

弄權歸弄權,可他作為醫生,仍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

副院長與院長對壘,那麼兩人之下的一個職位就變得非常重要。

山頭是誰的,站不站自家陣營,這是關鍵的一步棋。

這個職位就是心肺科主管。

院長有意提拔不關心鬥爭的唐明,YT自然是堅決反對。

可是緊接著,醫院就接收了一名非唐明主刀不可的病人。

人命關天,院長突然出現攔住唐明,對YT說:

「如果你不同意他做主管,那他就不能做手術,他可是外人」。

YT看著手術台上命懸一線的病人,還是咬牙切齒地同意了。

病人又一次成為了棋子。

時而陰險,時而卑鄙,時而又回歸職業操守。

塑造得這麼成功的角色,在近幾年的電視劇中著實少見。

說是好人,不算;說是壞人,又冤。

只能說是個非常立體的人物了。

從手術前線到體制後方,從妙手仁醫到權謀弄臣,這部劇拍出了整個醫療行業的完整生態。

沒有無節制的煽情海吹,也沒有惡意抹黑妖化。

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個行業里生存下去。

有人熱愛專業,有人熱愛救人,有人熱愛弄權。

但這一切前提應該是,人命關天,誰也別想拿患者開玩笑。

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其偉大之處。

可是魚叔始終認為,醫生這一行,是更考驗人性的職業

他們好像判官,生死之事,支配倒是不至於,但至少也說得上插手。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在這樣的位置上,別說不負責任,就連一絲絲不清白,也是不能接受的。

就拿YT來說。

雖說他也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可是在弄權的過程中,所做的未必不會傷害到病人。

當一個關乎人命的職位,摻上了專業技能之外的東西,就變得很可怕了。

很難想像,連自己都明確知道「我不夠格」的財閥公子,真正當上了腦科新秀之後,情況該會是多麼恐怖。

我們常說,醫者仁心。

雖然這話不免有道德綁架,過分苛責之嫌。

但請原諒魚叔的過分。

我真心希望所有為醫者,能夠在穿上白大褂站上手術台的一刻起,保持仁心,當個聖人。

因為,在你們手裡的,是人命。

助理編輯:郝漂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山寨怎麼了,韓國就「抄」出了一部9.3
越南章子怡,你惹不起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