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她在中國女足國家隊穿了15年10號球衣;

她在1999年女足世界盃對陣挪威時的兩個進球至今被稱作「能寫進教科書的經典射門」;

她是「鏗鏘玫瑰」的代表人物之一——劉愛玲;

在說起年輕時代的輝煌時,她笑得風輕雲淡,「其實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啊。」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初綻,一雙手套帶來的溫暖

劉愛玲與北京女足、中國女足的緣分要追溯到1985年,那一年,她代表湖北女足第一次參加全國女子足球邀請賽,當時18歲的劉愛玲在比賽中的表現給北京女足教練商瑞華留下極深的印象。

商瑞華遠赴湖北,找到劉愛玲,希望能將這塊「璞玉」帶回北京隊。

面對奔波千里的商瑞華,劉愛玲的家人有些猶豫,「家裡人覺得足球是男生練的項目,而且當時我快中專畢業,要分配工作了。那時候覺得去工作比較好,因為待遇不錯,而且離家近。」

最後,劉愛玲還是選擇跟著商瑞華來北京女足,因為「後來老師、教練都來做工作,我和家裡人就想,要不……去看看吧」。這個決定改變了劉愛玲的命運——如果沒有商瑞華,或許她會成為湖北二汽廠的一名工人。這個決定也是中國女足的幸運,不然後來女足界也不會有「得劉愛玲者得天下」的說法。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劉愛玲至今還記得商瑞華教練的關懷

剛來到北京隊的劉愛玲當然不會預想到後來發生的一切,她很快就發現不太適應北京隊的節奏,「之前我在湖北二汽體校踢球,專業隊和體校肯定是不一樣的,在北京隊一天3練,確實覺得不適應。而且在隊里一周都不能外出,只有周日放假,周三晚上可以出去買點東西。」

劉愛玲性格內向,在離家千里的北京,人生地不熟的她開始想家了,「剛開始想過放棄,想回家。」商瑞華很快發現弟子情緒低落,劉愛玲至今還記得當時教練給予的關懷,「每星期放假時,隊友們都回家了,商指導周日就帶我去他們家吃飯,還給我買了一雙手套,冬天訓練的時候很冷,戴上手套就感覺好一些了。」

外界都認為女足條件艱苦,劉愛玲回想起當年卻帶著笑說:「其實也還好,那時候並不覺得有多苦,就是冬天去外地集訓時,大家訓練完都得搶著洗澡——熱水不夠用。經常是第一個人剛洗完就沒有熱水了,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用暖水瓶打熱水回來洗澡。」洗澡,只是被她一語帶過的小插曲,她沒有過多提到的是,在那個年代,她與隊友們對自己的狠勁兒是如今球員們難以想像的,帶傷訓練是常規操作。

直到退役時,她才發現,「那時候對傷病不重視,後來才感覺,身體損傷確實挺大的。」

怒放,兩記教科書般的射門

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曾評價劉愛玲為「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劉愛玲有時候也會給兒子看當年的比賽視頻,不過小傢伙似乎並不知道媽媽當年是中國女足的驕傲,「他覺得自己比我厲害呢。」

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盃,中國隊半決賽5比0橫掃挪威,那是劉愛玲封神一戰:她外腳背的長傳造就了中國隊那場比賽的第一個進球;然後就是那兩記著名的凌空抽射——分別用左右腳完成。直到今天,那兩個進球依然被稱作「教科書般的射門」。

現在提及那兩腳射門,劉愛玲態度淡然,「也沒什麼,就是球進了,很正常。」或許相比起來,她印象更深的是另外一件事——出征世界盃前,劉愛玲的愛人囑咐她:如果進球了,要對著鏡頭做個動作,這是兩個人甜蜜的小約定。然而「當時大家一慶祝,我就把這事兒給忘了,後來進第二個球之後才想起來,趕緊沖著鏡頭比划了一下。」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1999年女足世界盃半決賽,劉愛玲一戰封神

1999年女足世界盃是中國女足距離世界之巔最近的一次,亞軍背後是隊員們所遇到的種種艱辛。中國隊7天內往返4個城市,行程5000多公里,而且當時球員的身體恢復手段單一,隊員們只能靠隊醫按摩緩解疲勞。

劉愛玲回憶說:「那時候確實一直在奔波,有時候我們到下榻酒店時,房間還沒有騰出來,球隊就在大堂里等。」中國隊同樣不習慣組委會提供的西餐,為了能讓大家吃得順口一些,球隊工作人員有時候會出去找一些鹹菜回來。對於這些,劉愛玲一直說「影響不大」,她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去哪裡,都會有當地華人來看望我們,給我們送吃的,對我們非常好」。

余香,三獲美大聯盟周最佳

1999年的輝煌很快過去,「鏗鏘玫瑰」們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遭遇了第一次低谷,中國隊只獲得第5名。踢了17年足球的劉愛玲也在那時有了掛靴的念頭,「怎麼說呢,當時就是覺得想退役了。」

生活中總是充滿意外,2000年底,美國女足大聯盟向劉愛玲、孫雯、溫利蓉等中國女足球員遞出橄欖枝,劉愛玲以轉會方式加盟美國大聯盟費城衝鋒隊,身價1.2萬美元。大聯盟的負責人當時一再強調:「這絕不代表她們的真實價值,只是因為我們處於初創階段,目前只能付給北京城建俱樂部這麼多錢了。」從湖北到北京,從中國到美國,劉愛玲又一次離開家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她說:「我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女足歷史上最偉大的10號,如果不踢球她就去造汽車了

2001年, 劉愛玲在美國女足大聯盟比賽中

2001年,劉愛玲在大洋彼岸的大聯盟綻放光芒,打入12球,3次被評為「大聯盟周最佳運動員」。

可留給她最深刻印象的依然不是比賽中的表現,「我是個戀家的人,剛到美國時覺得不適應。而且在國內是集體管理制,到那邊就是自己管自己了,從租房到交通,一切生活問題都要自己解決。當地的華人朋友們幫了我很多,現在回想起來,也依然感謝他們。」只是這一次,劉愛玲沒有像初到北京時想過放棄,「那時候沒想過放棄,就是覺得能夠做到,要堅持下來證明自己。」

2002年12月,劉愛玲宣布退役,女足的一代傳奇就此落幕。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在北京市足協任職。揮別綠茵場後,劉愛玲很快適應了新身份,「不再像當運動員時那麼爭強好勝,平平淡淡就是幸福。做好工作上的事情,有個幸福的家庭,看著孩子健康成長,就很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