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給英國下過一道聖旨,原件在大英博物館,看完讓人忍俊不禁

乾隆給英國下過一道聖旨,原件在大英博物館,看完讓人忍俊不禁

聖旨,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下達的命令的載體。它是中國帝王權力的展示及象徵。它的材料非常講究,一般都是上等的蠶絲製成的是棉織品,圖案是祥雲瑞鶴,看起來富麗堂皇。聖旨的兩側畫著翻飛的巨龍,聖旨的顏色越多,往往說明受封官員的官銜越大。

聖旨的傳來就好比像皇帝親自來到,傳旨的太監拂塵一摔,大顯威風,當眾大喊「接旨」,無論是多高身份的人,都必須乖乖跪下來接旨,否則就是大有不敬之罪。在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曾經給英國國王下過一道聖旨,可是英國喬治國王看過之後,大笑了幾聲,把假牙都笑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乾隆時期,正是清朝的實力較為強大的時候,綜合實力位於世界前列。當時的歐洲國家工業革命正在進行著,但畢竟沒有完成,所以清朝還是當時的先進國家。聽說了東方的超級大國富庶後,英國政府想要派人互通有無,開拓下中國的市場,同時考察下這個大清帝國到底是什麼樣一個國家。

恰好乾隆80歲大壽的時候,舉國歡慶,其他各國也紛紛派人前來道賀。位於遙遠西方的英國喬治國王也準備了禮物,這份禮物價值有一萬多英鎊,包括望遠鏡、戰艦模型、比較先進的地圖和懷錶、火藥、武器等。這些東西在當時算得上是非常先進的,可是,乾隆皇帝隨便翻閱了一下禮物的清單,就命令人把這些東西送進寶庫去封存,再也沒有看一眼。

英國使節將禮物送上之後,又說出了喬治國王派他來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大清帝國能夠與英國互通有無,進行商業貿易往來。乾隆當時有點瞧不起英國,他在想:英國算什麼東西?小小的國家也要跟我這樣的大清帝國互通有無,你們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跟我們互通?

所以乾隆對英國使節的請求沒有答應,還要使節給喬治國王帶回去一份聖旨,並說「你們小國太偏僻,我就不派人往你那裡傳旨了,你來代傳吧」。

那份聖旨意思是:我大清王朝無所不有,根本不用跟你們互通有無,你們要是喜歡茶葉、絲綢、陶器等等的話,我們每年都可以賞賜給你們一些,不用你們給錢,只需要你們心向天朝就可以了。喬治三世看了聖旨之後,大笑了幾聲,把自己的假牙都笑掉了。他心想:我們英帝國強盛得很,世界哪裡都有我們的殖民地,讓我們心向天朝,那開什麼玩笑呢?

幾十年後喬治四世也派使臣來訪華,也表示可以互通有無,交流商貿。當時嘉慶皇帝仍然表示,我大清王朝什麼都有,你那些小國些許物資,算什麼呢?這份聖旨,到現在仍然在大英博物館展覽著來供人觀賞呢。就這聖旨的內容,讓人看完後,感覺清朝政府閉關自守,滅亡是必然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倚天中最邪門的功法,名氣遠勝玄冥神掌,連張無忌都為此走火入魔
倚天中最厲害的神功,學成一半可成一代宗師,全部學完可天下無敵

TAG:麻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