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麥克阿瑟勸「黃袍加身」,孫立人三次拒絕,被軟禁33年

麥克阿瑟勸「黃袍加身」,孫立人三次拒絕,被軟禁33年

作者:魏士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無論對外宣傳還是電影戲劇小說,都給民眾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蔣校長和美國是穿一條褲子的兩個敵人,是傀儡和後台老板的關係。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符合歷史事實,但這也把二者之間的關係簡單化了,美蔣之間的矛盾其實是很深的。

事實上,美國對蔣氏一直很反感,即便是抗戰時期中美結成了共同對日的盟友,美國內部也有許多人反感蔣校長。持這一立場的美國人指責蔣氏集團的墮落、軍事上的軟弱無能,根本不值得美國花費巨額資金和武器裝備去支援。當時甚至有部分美國人將尋求新的合作者的目光投向在逆境中壯大的紅色延安。

當然,延安不可能成為美國真正的選擇。美國還是在蔣氏內部到處尋找受過英美教育、符合英美利益,最好還具有軍事指揮能力的高級將領。孫立人,這個抗戰時期戰功頗豐的將領,進入了美國人的視線。

孫立人早在1923年,就作為清華高材生被保送到美國印第安納州普度大學就讀,獲工程學士學位後,又進入弗吉尼亞軍校學習軍事,與很多美國名將如日後手握大權的馬歇爾將軍等是同學。1928年孫立人畢業後,回到中國投筆從戎。

二戰時期,孫立人成為深得英美軍隊重視甚至感激的將領,這主要是因為孫立人率領的遠征軍,數次浴血奮戰,營救出被困的英軍。1942年,孫立人率不足一個團的兵力,拚死擊敗人數多於他們的日軍,取得著名的「仁安羌大捷」。解救出被圍困的7000多英軍、500多戰俘。英緬戰區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親自給孫立人寫了感謝信,盛讚孫立人的大智大勇。英國駐印總督也代表英王為他頒發了「大不列顛帝國司令」榮譽勳章,並賜予榮譽勛爵的貴族頭銜。這是大英帝國極高的褒獎,孫立人也成為唯一一個獲此榮譽的中國人。

隨後,在英緬戰場上,孫立人率領的38師和新一軍,與進犯的日軍5個精銳師團鏖戰一年半,所向披靡。令一貫鄙視蔣軍的日軍和英美軍隊都刮目相看,孫立人因此也被稱作「遠東隆美爾」。

孫立人不僅在戰場上為國爭光,而且也成為一個中國近現代史上罕見的「軍人外交家」。

提起二戰時期民國的成功外交事例,大家一般對宋美齡成功訪美讚譽頗多。鮮為人知的是,還有一個人在二戰關鍵階段出訪英美,取得巨大反響,此人就是孫立人。

1943年6月17日,孫立人應英王的邀請訪問英國,在英國結識了一系列盟軍高級將領,受到包括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在內的許多將帥的稱讚。

隨後,孫立人又應老同學、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的邀請訪美。美國總統羅斯福也給孫立人頒了勳章。孫立人在英美頓時成為炙手可熱的「大紅人」,其戰無不勝的「東方軍神」形象,與蔣校長在英美心中那個無能又無情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許多英美大佬認定,這個年輕而精幹,又受到英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是取代蔣校長的最佳人選。

要知道,英美對蔣校長是非常不滿甚至是憎惡的。美軍駐中緬戰區總司令史迪威甚至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密謀,策划了秘密除掉蔣校長的「藍鯨行動」。後考慮這一行動對抗戰大局不利才作罷。

蔣校長即便不知道英美已經想除掉自己,起碼也知道英美的確想換掉自己。所以,蔣校長對孫立人成功的英美之行,不知有怎樣強烈的嫉妒、怨恨和恐懼!

這時,蔣校長恐怕已不再將孫立人看作自己手下的將領,而是一個隨時可能被英美「黃袍加身」的競爭對手了。

蔣校長敗逃台島後,對孫立人的猜忌更是加劇,因為在大陸,蔣作為至高無上的人物,美國還奈何不了他。現在到了島上,全賴美國庇護才可能穩坐位置。如果美國人想換掉他,他是無能為力的。

蔣校長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實際上,主管台島防務的美國遠東總司令麥克阿瑟,的的確確親自遊說過孫立人,赤裸裸地建議他在美國協助下「上位」,但孫立人三次予以拒絕。

蔣此時對這個競爭對手的恐懼和提防,恐怕遠遠大於對我軍的提防。他必須集中精力清除卧榻之側的威脅者。

1955年,蔣指示陸軍少校郭廷亮,誣告孫立人的部屬伺機發動「兵諫」。隨即,蔣下令成立以陳誠為首的「九人小組」,專門調查這起「陷害案」。1955年10月31日,「陸海軍軍事法庭」作出判決,以孫立人的「陰謀」判處有罪——這就是震撼台島的「孫立人案」。至此,蔣校長終於清理了身邊的重大威脅。

直到1988年,被軟禁33年的孫立人才獲得自由。1990年11月19日,一代名將孫立人病逝,享年89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越南奠邊府大捷「震動地球」?沒了中國顧問,上萬越軍當炮灰
軍人打了勝仗,比明星還火!巴頓回國,超10萬人圍觀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