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所大學的「校園」無限寬廣

這所大學的「校園」無限寬廣

「10年前,國家開放大學30年校慶時,一首原創詩歌讓我至今無法忘懷:『有這樣一所學校,他的校園無限寬廣……』這所學校之於我,是青春,是踐行,更是給予我胸懷、愛心、使命3個層面人生寬度的源泉。」6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開放大學辦學40周年紀念大會上,畢業於國家開放大學武漢分部的董明作為學員代表,動情地講述著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帶給她的人生變化。

董明6歲入選跳水隊,9歲時在一次比賽中因為避讓隊友,不幸摔傷導致高位截癱,而後的24年里有10年甚至無法開口說話。儘管在醫院重症監護室和病床上自學完成了從小學到高中的一些課程,董明總是感到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直到國家開放大學武漢殘疾人學院錄取了她。

那時的她不曾想到,若干年後,在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閱兵、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上,她能作為禮賓翻譯志願者參與服務。回到母校任教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董明愛心志願者團隊」先後幫助了7000多名有困難的人,董明本人也當選了全國自強模範。

「國家開放大學是中國大學體系中與其他大學不盡相同的另外一種類型的大學,他有自己的使命、追求和價值,那就是面向大眾,面向人人,為終身學習搭建成長的階梯。」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楊志堅說。

數據顯示,國家開放大學辦學40年來,累計招生1900多萬人,畢業1440多萬人,為數以億計的學習者提供了非學歷教育培訓。目前,國家開放大學404萬名註冊在學生中,絕大部分為在職學習學生,其中,中西部學生佔55%,農村戶籍學生佔46%,有農民大學生近20萬人、部隊士官學生13萬人、殘疾人學生近5000人。此外,還有10萬名學員就讀國家開放大學前已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楊志堅回顧國家開放大學的辦學歷史時說,1979年,為解決人才奇缺、青黃不接的突出問題,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要兩條腿走路,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學習借鑒國外開放大學成功經驗,集中力量辦好面向全國的廣播電視大學。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和批准下,1979年2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28個地方廣播電視大學同時舉辦開學典禮,揭開了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發展的新篇章。2012年6月,為適應新世紀的發展需要,教育部批准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試點推進發展並逐步成形的40年風雨歷程中,國家開放大學走出了一條紮根中國大地、適合中國國情、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在「敬學廣惠、有教無類」的校訓之下,初步形成了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相結合、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相銜接、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嶄新發展局面。

對於湖南省芷江縣古沖村黨支部書記龍四清來說,國家開放大學湖南分部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是改變家鄉古沖村「山上只有茅草窩,山下只有泥水喝」落後現狀的金鑰匙。

2008年報讀國家開放大學農村行政管理專業專科後,2011年,嘗到了甜頭的龍四清又報讀了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習開闊了我的眼界,解放了我的思想。」利用學到的政策法規、村鎮管理、種植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龍四清開展起工作來得心應手且高效有序。在她帶領下,村裡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產業格局,開發了鄉村旅遊項目,解決了所有殘疾人、低保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多方位多途徑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借著「互聯網+」的春風,村裡的農產品也飛向了全國各地。

「面向大眾,服務人人」是國家開放大學長期踐行的理念。面對農民、部隊士官、殘疾人、少數民族和老年人、婦女等特定人群的受教育需求,學校實施了「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殘疾人遠程教育」「士官遠程教育」「少數民族教育」「新興產業工人培養」等項目,設立了殘疾人教育學院、八一學院、總參學院、空軍學院、中優學院、西藏學院等專門學院,聚集優質教育資源,搭建了面向特定人群的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面對新興產業工人的受教育需求,國家開放大學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新興產業工人培養模式,「助力計劃」開設48個現代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相關的學歷教育專業,與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企業合作,先後成立了16個行業學院,大力開展「求學圓夢行動」和職業教育改革「1+X」項目,累計招收本專科農民工學員137萬人,畢業生近百萬人。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守初心、擔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國家開放大學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更加註重面向人人,更加註重終身學習,更加註重融合發展,更加註重共建共享,為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展望國家開放大學的未來,楊志堅說道。

本報北京6月21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22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9)》(黃皮書)發布
挖掘歷史教學中的德育資源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