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古人稱呼地方官為父母官?其實是指兩個人

為什麼古人稱呼地方官為父母官?其實是指兩個人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父母官這個稱呼都耳熟能詳。所謂父母官就是指封建時期州縣這一級別的地方官,比如太守、知府、知縣等等。從字面意思理解,古人希望地方官能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即「愛民如子」;當百姓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地方官應該像父母保護子女一樣保護百姓,即「為民請命」。不過,無論是愛民如子,還是為民請命,都是後來引申出的意思。父母官作為地方官的代名詞,最初其實是指兩個人,一個是西漢的召信臣、另一個是東漢的杜詩。

召信臣是西漢中後期的一位名臣。他早年以郎官身份補授谷陽長,後晉陞上蔡長。由於他對工作兢兢業業,對百姓愛護有加,因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頌。朝廷得知召信臣的事迹後,越級提拔他為零陵太守,後調任南陽太守。

在擔任南陽太守期間,召信臣一心一意想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親自下田幹活,為百姓樹立勤奮的榜樣。為了增加農田灌溉面積,召信臣不知疲倦地巡視郡中的水源,改善灌溉設施。在他任職期間,南陽郡一共修建水閘堤堰數十處,使灌溉面積達到三萬頃之多。此外,他還成功說服百姓為公平分配水資源而達成協議,從而有效解決了以往上游村莊和下游村莊為水源問題而大打出手的情況。一些當地官員子弟自視甚高,不願跟農民一樣在田地勞動,召信臣得知這些情況後立即予以嚴斥。

在召信臣的治理下,南陽郡很快就成了舉國聞名的富郡,許多外地百姓紛紛投奔到南陽郡打工,從而使郡里的人口翻倍增長,但犯罪率卻反而不斷下降。全郡從官吏到百姓,無不對召信臣感恩戴德,都尊稱他為「召父」。

幾十年後,南陽百姓又迎來了一位愛民如子的太守,他便是東漢名臣杜詩。當時的南陽郡由於剛剛經歷了戰火,召信臣當年開創的大好局面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杜詩上任後第一件事情便是打擊那些橫行鄉里的地方惡霸。由於杜詩早年曾帶兵行軍打仗,是一位作風強硬,紀律嚴明的軍官,所以收拾這些地方惡霸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在完成了掃黑除惡工作後,杜詩在南陽的聲望大振,這為他後來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杜詩為人正直,嫉惡如仇。但對於自己治下的百姓,他卻如同慈母般呵護。由於南陽早年修建的水利設施都在戰爭中遭受嚴重破壞,因此杜詩就親自帶人對這些設施進行修復。在杜詩的帶頭作用下,南陽百姓都積極投身到興修水利和農業生產上,整個地區很快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善於思考的杜詩卻並不滿足於眼前的成就。他認為百姓雖然都已經很努力了,但由於農器嚴重不足,所以導致農業產能無法更進一步提升。於是他苦心鑽研,終於發明出了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這使得農器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沒過幾年,南陽就重現了當年的富庶景象。

杜詩為南陽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跟幾十年前召信臣的貢獻同樣巨大,因此南陽百姓都尊稱杜詩為「杜母」,並將兩人聯繫到了一起,讚譽道:「前有召父,後有杜母」。父母官這一稱呼便是從這裡開始有了地方官的含義,後來這個稱呼越來越普遍,人們就將州縣這一級別的地方官統稱為父母官。

參考文獻:《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崇禎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沒有可能延續國祚?
同樣是篡位,為什麼郭威被點贊,作為「學生」的趙匡胤被鄙視?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