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安翰科技事件反轉背後:我們該如何獨立思考?

安翰科技事件反轉背後:我們該如何獨立思考?

「領先招黑」似乎是中國所有優秀科技企業都無法逃脫的一個宿命!從百度到阿里,騰訊到京東,再到去年上市的幾家頭部企業比如美團等,幾乎主流的科技企業在成功之前,都遭遇了大面積的質疑甚至負面新聞「報道」。

進入2019年,我們很遺憾的感受到,這種事態似乎沒有好轉的跡象。日前,兩家在各自領域取得突破的明星企業安翰科技和華興源創正值衝刺科創板的關鍵時刻,突然遭遇大面積的負面媒體報道,引發了行業的廣泛熱議。

華興源創被媒體報道《科創板1號華興源創:五百多次號稱晶元但收入佔比僅千分之二》,聲稱這家企業涉嫌嚴重欺騙。對於這種邏輯分析企業,實在站不住腳。按照這種思路,華為一天到晚喊晶元,而晶元對於華為目前的收入貢獻來說微乎其微,那麼就可以說華為是騙子公司嗎?聲稱全面轉型AI的百度公司,AI佔比非常小,能說百度是騙子公司嗎?

當然,截止發稿我沒有看到華興源創的公開回應,此事我們無法過多評述。我們來看另外一家已經公開回應過外界關切和報道質疑的安翰科技。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本公司侵犯其專利權。安翰發布了《針對媒體關於安翰科技被重慶金山起訴報道的嚴正聲明》,把核心的幾大問題都做了解釋和闢謠。

日前,又有媒體連續發布了《安翰科技的謊言①|「全球首家」過度包裝術》、《安翰科技的謊言②|第一大客戶美年,不可能實現的銷售業績》、《安翰科技的謊言③:核心客戶成謎 隱現潛在關聯關係》等報道,安翰以不變應萬變,一條條回應,發布了《關於媒體不實報道的嚴正聲明》,得以讓外界看清一個真實的安翰。

無獨有偶,上交所也在6月20日發聲:個別自媒體對科創板發行人信息披露提出的質疑,存在斷章取義、渲染構陷的問題,與事實不符。對這類問題的處置,證券交易所並無法定授權。

就這樣,隨著安翰的幾次公開聲明和上交所的發聲,事件出現了反轉,很多讀者對安翰開始路轉粉。從結果上來看,安翰不但沒有被證監會等部門處罰,也沒有被司法認定專利侵權,反而因為這些報道,免費做了在「人工智慧、智能製造、微光學成像、圖像處理」等領域擁有多項專利的廣告,影響力大增,隨即又回歸了正常的登陸市場的相關流程。

就此,事件看似完結,但對於我們的行業來說,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領先招黑不應該成為科創板企業宿命,我們應該呼籲行業回歸理性發展。同時應該反思新媒體和自媒體報道的邊界在哪裡?更應該透過安翰反轉事件,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獨立思考問題?

領先者「招黑」本質原因:動了傳統企業利益

對於安翰來說,為什麼登陸資本市場之際,頻頻被多家媒體、自媒體「照顧報道」,甚至還有友商站出來訴諸法院。原因很簡單,安翰短短几年在這個賽道取得了領跑優勢,應用科技創新能力,革了上一代膠囊內鏡企業的命。

上一代膠囊內鏡代表企業是誰,通過安翰的那一份聲明來看,不言而喻。第一代膠囊內鏡只能查小腸不能精準查胃,因為缺乏精準控制能力。 而安翰發明的膠囊胃鏡機器人,受檢者吞服一顆重量5g、尺寸接近臨床用口服膠囊的膠囊內鏡,膠囊機器人就會在胃中進行螺旋式掃查,對胃內6大解剖部位進行全方位系統化檢查,將幾千張檢查圖像實時傳輸至醫生電腦。如此,受檢者在無創、無痛、無麻醉情況下,僅需15分鐘就可完成360,無死角的全胃檢查。

安翰科技事件反轉背後:我們該如何獨立思考?

對比這兩種模式對胃部的檢查,孰優孰劣,究竟誰是真正的膠囊胃鏡,一目了然。

正如發展的基本規律一樣,落後的反對先進的,這是本性;但最終結果來看先進必然取代落後,這是趨勢。

所以,我從業十幾年,從沒看到有哪家企業死於質疑,死於媒體報道。反而這些企業業務都足夠紮實,通過精細化的運作,走出來超越預期的發展軌跡。

安翰事件已經反轉,科創板1號華興源創相信很快也將隨著官方的聲明,來一次驚天大反轉。對於華興源創來說,作為國產半導體檢測設備商領導企業,其服務能力早已經被各方公認,如果涉嫌「嚴重欺騙」,怎麼可能歷經審核問詢「三試」,順利通過上市委審議,至註冊生效耗時不到3個月?

日前,上海高院通報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服務保障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若干意見》,特別提到審慎處理涉發行上市審核階段的科創企業的知識產權糾紛,加強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溝通協調,有效防範惡意知識產權訴訟干擾科創板順利運行。

很顯然,那些通過惡意知識產權訴訟限制科技企業發展的做法,正在被有關方面注意到,並且採取相關的措施給予回擊。

至於安翰等准科創板企業近日來連續遇到的多篇媒體問題報道,以及大批自媒體「自發」轉發這些文章,也都在預料之中。任何一種顛覆模式都會如此,越顛覆、越創新、越革命就越容易引發媒體和業界的關注。

對於安翰們來說要感謝這些媒體的報道,因為這些媒體報道恰恰從另外一個方面,讓更廣大的業界人士有興趣去了解這家企業,了解這家企業真實的運營情況以及行業的發展狀況。比如在6月20日發布的這份《關於媒體不實報道的嚴正聲明》,除了回應媒體報道的同時,也給業界普及了膠囊小腸鏡和膠囊胃鏡的區別,掃盲了相關的醫學常識。

可以預計,最終這些報道以及後續媒體對聲明的報道,反而間接通過後續口碑傳播,幫助安翰打開更多維的市場,助推安翰成為一家公眾公司。

安翰的優勢何在:頂級團隊架構 實現模式和技術雙向突破

安翰們「招黑」不是其自帶招黑體質,而是源於產品突破對舊秩序、舊模式的顛覆。

據悉,除了「磁控膠囊胃鏡系統」外,安翰正在圍繞消化道系統,依託現有技術平台,由診斷到治療繼續延伸至健康管理,正在進一步自主研發一系列產品及技術,比如食道膠囊、結腸膠囊等等,相信這些技術的落地,將會進一步重塑當下的電子健康機器人乃至大健康行業規則,對現有的行業產品和服務體系再次顛覆。

那麼,安翰的優勢是什麼?在我看來應該分以下三個方面去論述。

第一:專利技術領先。

通過那份公開的聲明,我們得知安翰在磁控膠囊胃鏡系統產品方面擁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其涵蓋精準磁控、專用晶元、人工智慧、智能製造、微光學成像、圖像處理、無線傳輸等多個技術領域。擁有授權核心專利共計51項,涉及的技術領域包括磁控演算法、磁控設備、可控內窺鏡膠囊、磁控膠囊圖像處理和AI識別、磁定位技術及磁控膠囊無線接收設備等,以實現對膠囊及設備的全面保護。

專利的多元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落地應用。在檢查的準確性方面,由北京301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等全國7家權威三家醫院進行的350例大樣本、多中心、雙盲對照實驗研究結果明確表明: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檢查準確性與電子胃鏡的一致性為93.4%,達到金標準,研究論文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CGH》上,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也因而成為《國家消化道腫瘤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計劃》中的推薦檢查手段。

第二:模式的創新。

一般來說,技術創新需要搭配與之匹配的模式創新,才能使產品真正深入市場,服務於廣大的用戶群體。對於安翰來說,不僅僅通過技術攻關,構建了一整套膠囊胃鏡系統解決方案,而且通過模式創新,讓這種解決方案和廣大消費者見面。

安翰科技事件反轉背後:我們該如何獨立思考?

安翰這幾年秉持開放共贏的心態,先後構建了「集團業務模式」、「301醫院模式」、「長海醫院模式」、「阜外模式」等聯合運營模式。通過其產品輸出和技術賦能,讓更多的持牌醫療機構參與進來,共同將腸胃健康產業做大做強,讓安全、高效的電子胃鏡系統普惠到更多的人群。

第三:團隊和資本優勢。

磁控膠囊內鏡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安翰背後的團隊為此努力了十年之久。早在10年前,安翰公司技術團隊的肖國華、段曉東、王新宏三位博士就和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李兆申教授和廖專醫生共同研製安翰磁控膠囊胃鏡系統。安翰董事長吉朋松,最近幾年更是站在行業高度,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和運營策略,使得這一胃鏡行業突破性的創舉成功推行市場。

可以說,安翰團隊是這個領域最資深的一批「老司機」,正是有了這批老司機在後端的付出,才有前端我們能使用到的磁控膠囊胃鏡系統。

當然,有了好的團隊和技術、產品,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到資本的關注。截止安翰提交上會信息前後,安翰已經得到了包括軟銀在內的多家權重資本和知名投資人的支持。安翰股東數超過30家,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資本市場對安翰的看好。

反思自媒體生態:獨立思考的邊界在哪裡?

知名媒體人曹林,做過一個頗為有名的講座《遠離滿臉10萬+慾望的自媒體病人》,在他看來媒體人在新媒體思維的轉型中,一不小心就在嗜血的「10萬+」慾望里迷失,在喧囂的營銷氛圍里,喪失理性思考的能力,淪為輿論情緒的推手,從而丟掉了媒體人的新聞本分。

從之前的「劉強東怒懟馬雲」,到前不久的智聯招聘虛假簡歷事件、京東裁員事件、馬蜂窩被黑事件,還有這次的華興源創和安翰的「招黑」,很多時候都是媒體被10萬+利益驅動下的產物。

安翰科技事件反轉背後:我們該如何獨立思考?

關於近期的熱點關切,安翰早已經公開發了《針對媒體關於安翰科技被重慶金山起訴報道的嚴正聲明》、《回復上交所64問》等,把一切業界關心的疑慮呈述清楚。

如果安翰真的如各種新媒體、自媒體報道的那樣問題百出,連核心專利都不是自己的,早就被證監會等相關部門處罰了,哪能登陸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哪能被多家投資機構看重?哪能被美年健康選做胃鏡系統供應商?

上交所在6月20的發聲中,也表示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媒體、自媒體也應高度重視與其言論相關的法律責任和後果,誠實謹慎執業。

很多時候,新媒體的報道是沒有門檻和邊界的,任何人都有表達觀點和思想的權利。但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守腦如玉,越應該從事物發展的基礎邏輯出發來分析問題,而不是人云亦云,抱著「吃瓜搞事」的心態,為了追求流量和關注度搞搞標題黨,四處扒拉扒拉文章,就趕在司法前面對企業進行審判。

寫在最後:事實上,任何快速成長的企業,問題和發展都是並存的。安翰如此,華興源創如此,比其更大的滴滴和今日頭條等都是如此。同時,企業的發展過程,也是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我們對於這類型企業,不管是其突破性的模式,還是前瞻的技術應用,我們還是多一些包容心吧,最起碼可以抱著「觀望」的姿態,而非一棍子打死,一味的否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有哪些適合學生的百元手機?
小米618戰報發布:全平台銷售額達64.8億

TAG:天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