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拒絕美國高薪,不顧阻撓毅然回國,帶出50名博士,活到95歲

他拒絕美國高薪,不顧阻撓毅然回國,帶出50名博士,活到95歲

不論國家的發展處於哪一個階段,也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人才都是最受重視與保護的。這是因為一個國家想要繼續發展,在各個領域都需要專業的知識作為指導,而具備這些知識的,有能力的人,自然受到各個國家的歡迎。林為干就是這樣的一位可貴的人才。

在我國的近現代,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們的國家曾經遭受過磨難。當時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也確實不如西方國家。不得已之下,同時也是為了保護這些有才能的人,國家輸出了一些人才,去國外學習。而當時,對科學研究有著極大興趣的林為干,就是這樣一批人中的一位。

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畢業於清華大學,本來是可以在國內繼續學習的。後來由於戰爭的影響,他與自己的父親失去了聯繫,同時也就中斷了研究生階段的經濟供應,在這個時候,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最終爭取到了去美國繼續深造的機會。

戰爭結束之後,很多當時漂泊在國外的人才在黨的號召下,都希望儘快回到祖國,為我們自己國家的科學發展貢獻出力量。當時林為干也是其中的一人,但是經過一段時間考慮,他最終冷靜了下來。他認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還不足夠,他還要繼續留在美國,等到真正儲備了豐富的,可以支撐自己國家的知識之後再回國。於是,在異國,他繼續過著勤儉又刻苦的生活。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後來成為加州大學的博士生,開啟了對微波理論的研究。

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受到當時美國學界的認可,在當時看來,不管是相關理論體系的發展,還是研究設備,還是最實際的,對於研究人員的待遇方面,我們國家都是與美國沒辦法比較的。美國方面也十分希望這位有才能的人能夠留下來,給他們國家繼續貢獻。

為此他們給出了相當不錯的條件,甚至授予林為干綠卡,希望他永遠留下來。但是即便如此,林為干也從未心動過。離開祖國母親已經太久,雖然身在異國,但是他的心中沒有一天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他只希望自己的一身本領,能夠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他只希望自己所有的學識,都能為自己國家相關專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當然,美國方面不只是在條件上給得十分優越,他們也採取了很多措施,避免這些人才流失。但是只要是自己心中有著強烈的希望,那就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林為干賣掉了自己的汽車和房子,做好了回國的準備。他與另外的十幾個留學生一起,暗地裡大家商量著,儘快離開這個國家。

為了避開美國的阻撓,他們決定繞道從香港回國。可是這種方式也並不順利,後來他們為了避免意外,把船停留在公海,並給政府發電報,經過一番曲折,幾天之後,他們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

林為幹了解我們國家當時的相關專業發展水平,他深深地知道,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足夠的。對此他早就想好了辦法,他拿起了教鞭,希望通過自己傳授一生所學,來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微波研究中來。接下來的60年時間裡,他總共培養了研究生120多名,博士50多名,博士後2名。1995年,他自己所發表的一篇論文更是令學界震驚,成為相關理論研究的珍珠。

林老逝世於95歲,而在他90歲高齡時,依然保持著每天2個小時相關專業書籍的閱讀習慣。他堅持公式推導,告訴自己所有的學生,希望他們一生都是研究生,一生都在研究中,為祖國貢獻更多。在他生命最後幾年時間裡,他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但是依然保持著每年1篇的高質量論文貢獻。

可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低調,他每天除了自己的學生去請教問題,就只有家人和醫護人員對他進行照顧,其他的探望一律免除。當有學生提出要去看自己時,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帶著研究成果或者是高質量的論文來。

去世之前,林老還在為相關理論的研究做整理。後來他提出了一點遺願,那就是喪儀一切從簡。林老的一生攻克了很多難題,把畢生所學都用在了祖國,這樣的老科學家,值得我們畢生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他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能輕易稱帝卻不願意,死後還被毀墓鞭屍
明朝的覆滅真的有預兆嗎?民間有人養出一動物,道士:大明將滅亡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