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浙江寧波一位大爺住院了,重度肝損傷。原因是因為他給自己「治病」導致的:用自己親手種的「三七」泡酒,喝了半年,可是,大爺在吃了三七粉之後,面黃,眼黃,尿黃,肝功能嚴重受損,膽紅素是正常人的百倍!直到被送醫院,才知道它的真實身份……

原來他泡酒用的是「土三七」,並非真正的「三七」,一字之差,藥效完全不一樣,大爺因服用土三七「中毒」得了肝小靜脈閉塞症。也就是說原來沒什麼大毛病,為了保健、養生,現在喝出了危及生命的疾病,經過積極治療後病人指標有所下降,但是仍就性命甚憂。

搜索下往年案例,原來各種原因服用土三七的案例早就有了,還不在少數,近期本科室已經收治兩例服用土三七的案例,而大多數案例預後差,進展快,死亡率高!

最後對那些熱衷於不願吃藥,輕信各種土方、偏方,各種泡酒的人士保健需謹慎,生命價更高,提以下幾點建議: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1、「土三七」有劇毒

2、再次強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有的藥物必須到正規藥店、醫院購買,並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3、珍惜生命,遠離虛假偏方、保健品、藥酒,尤其是自製的;

4、三七粉等中藥材泡酒,一定要諮詢醫生用量,酒精濃度等,不可隨意浸泡,搭配;

5、如果服用各種保健品、藥品後,有皮膚、鞏膜發黃、腹脹等不適及時就醫

中草藥品種繁多,名稱相似、外形相近,但功效迥異的中藥材有許多,對於非中醫專業人員,常常是「傻傻分不清楚」。

而且不同藥物價格差距大,更有不法商販,「李鬼」變「李逵」,欺騙消費者,所以小編介紹幾組常見的易混淆的藥物給大家:

茯苓與土茯苓;桑螵蛸與海螵蛸;決明子與石決明;党參與明党參;人參與貓人蔘;山茱萸與吳茱萸;川貝母與浙貝母。

1

三七VS土三七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三七」屬五加科人蔘屬,以根、根狀莖入葯,無毒,是名貴中藥材,可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用於咯血、吐血、便血、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腫痛等,作用奇特。

「土三七」則完全不同,它別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為菊科。雖在功效亦有散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功效,但毒性不同!

「土三七」是一年多生的草本植物,內含吡咯烷生物鹼成分,可造成肝瘺和肝小靜脈的內皮細胞損傷,導致肝小靜脈阻塞,肝細胞不同程度液化壞死。晚期可見肝纖維化,患者出現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黃疸等癥狀,而且這種損害一經形成就無法逆轉,最終發展為肝功能衰竭或頑固性腹水,而一些重症患者只能換肝。

2

紅豆VS赤小豆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都說暑天祛濕該多吃些赤小豆,那赤小豆是不是就是紅豆?這問題還真問倒了不少人。南京市中醫院的主管中藥師郭華介紹,這兩者同屬豆科植物,但確實有所區別。

赤小豆從形狀上和紅豆就不一樣。紅豆比較大,圓圓的,稍微煮煮就變得軟爛,口感很好。而赤小豆不僅體形比一般紅豆小,還是細長款,形狀扁扁的,和紅豆放一起你絕對不會認錯。而且赤小豆即便煮久了,也不會煮爛,吃著比較硬。

在功效上,赤小豆味甘、酸、平,可以磨粉,也可以直接煎煮,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的作用,和綠豆有一點點像。紅豆與它模樣不同,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有差別,但不會太大,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入葯都用赤小豆。

總體來說,一般日常飲食或者食療,用紅豆就可以了,這樣口感好,而且價格也比較便宜。但如果是湯藥里專門提到赤小豆,就一定要用赤小豆,否則效果可能不給力。

3

紅糖VS赤砂糖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之前有新聞曝光,說我們現在在超市買到的紅糖大都是赤砂糖,但這和紅糖並非一碼事,不過真的從我們中醫角度來看,倒不用太糾結。現在的赤砂糖和紅糖,主要是製糖工藝的區別所致。傳統意義的紅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而赤砂糖是甘蔗在製作白糖後的下一級產品。

不過,這種製糖工藝上的區別所帶來的效果差異,其實倒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大。

4

淮山藥VS懷山藥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淮山藥和懷山藥,則是產地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懷山藥也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鐵棍山藥,其產地為現代河南焦作一帶,因為這一帶過去被認為屬於河南懷慶府,所以才叫懷山藥。而淮山藥則主要產自江蘇、安徽一帶。

不過這兩種山藥僅產地不同,在效果上倒是差不多,都是補脾、養胃、益肺、生津、滋陰的。所以即便混用關係也不大。

5

蜜黃芪VS黃芪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蜜黃芪和一般黃芪就有差異了。食療中經常提到「黃芪多少克」,這一般都是指生黃芪,用來熬湯、泡茶都不錯。但如果專門提到了蜜黃芪,那就要選擇專門的蜜黃芪。

蜜黃芪其實就是專門炮製過的黃芪,性質要比生黃芪更溫一些,適於肺虛氣短、氣虛血弱、氣虛便秘的人,所以使用上是有差異的,一定要根據方子來。不過如果沒標蜜黃芪,也不要任性地把生黃芪換成蜜黃芪,因為炮製過後的蜜黃芪「味道」比較重,用來熬湯可能會影響口感。

6

薑黃VS片薑黃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這兩味葯古籍記載是沒有分開的,其實二者是不同的藥物,中國藥典{2000版}已明確規定,薑黃與片薑黃是兩個藥物,不能混淆。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二者的藥性均為辛、苦、溫;都能活血行氣,通經止痛。不同的是,薑黃以治氣滯血瘀所致的心胸脅腹諸痛為宜,也可用於外感發熱;片薑黃善入肩背手臂等處,多用來治療風濕肩臂疼痛等證。

7

海螵蛸VS桑螵蛸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海螵蛸又名烏賊骨,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乾燥內殼。功效: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乾燥卵鞘。功效: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海螵蛸常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吞酸,外治損傷出血,濕疹濕瘡,潰瘍不斂。桑螵蛸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等二者雖然都有固澀功效,但桑螵蛸偏於溫補固澀,海螵蛸則是善於收斂固澀。

8

五加皮VS香加皮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五加皮又稱南五加,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和無梗五加的乾燥根皮。能夠祛風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脈。

香加皮又稱北五加,為蘿藦科植物杠柳的乾燥根皮。功效為利水消腫,祛風濕,強心。

一字之差良藥變毒藥!養生藥材,千萬要看清,否則要命

五加皮用於風濕痹病,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等;香加皮香味濃郁,用於風濕痹痛,水腫,小便不利,心衰等,五加皮善於補虛,香加皮偏於瀉實,所以不可代五加皮,更因香加皮有毒,不可久服。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幾種易混中藥名,可以看出名字雖然相近,但功效卻大不相同,有些甚至有毒,不可隨意替換。讀者朋友在遇到上述情況時一定要先反饋給開具處方的醫師,不要擅自主張,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兩掌一合,氣血自來
比濕疹更可怕的皮膚病,嚴重者可能瞬間窒息而亡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