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奉系軍閥張宗昌不愛吃狗肉,可為何百姓都稱他為「狗肉將軍」?

奉系軍閥張宗昌不愛吃狗肉,可為何百姓都稱他為「狗肉將軍」?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這首《明湖賦》的作者是奉系軍閥張宗昌。1920年代,張宗昌統治齊魯大地時來到大明湖觀賞美景,他不禁無限感慨時,隨從為他講了劉鶚、杜甫等對濟南風光的評價,不料,張宗昌問:" 杜甫是誰?他會開槍打炮么?」說罷,張大帥隨即詩興大發,作詩一首。留下了這首絕句!

張宗昌是北洋軍閥當中聲名最劣的一個,主政齊魯大地時,橫徵暴斂,幾無建樹可言,是禍國殃民的軍閥范樣。老百姓稱他為「三不知」將軍,即:兵不知有多少;錢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除此之外,他還有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五毒將軍、三多等。

關於狗肉將軍,大文學家林語堂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狗肉將軍回憶記》。文中林語堂稱張宗昌有一個綽號叫「狗肉將軍」,是因其喜歡食狗肉。

一次,張宗昌閱兵時,一條野狗突然闖入陣中,不但咬了他的坐騎,還咬破了他的皮靴。野狗竄逃後,張宗昌氣急敗壞,將衛兵們每人鞭笞數十下,又下令在濟南城內全員出動打狗,打死了之後,就弄回去吃狗肉。

一時間,全城大街小巷滿是手持大棒的士兵,他們見狗就打,數天後,狗屍遍地,狗蹤全無,張宗昌也由此被人稱為「狗肉將軍」。

然而,張宗昌的女兒張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卻表示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張宗昌從來不吃狗肉,他嫌肉腥。

奉系軍閥張宗昌不愛吃狗肉,為何被人稱為"狗肉將軍"?

張端說:"張宗昌被稱為狗肉將軍,與他喜歡吃狗肉一點關係都沒有。張宗昌出身貧寒身,自小就喜歡推牌九。而當時一些人把推牌九稱為吃狗肉,所以張宗昌被大家稱為狗肉將軍。」

其實,當時張宗昌「狗肉將軍」的諢號還有其他的原因。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狗肉不上席",這話並非是說狗肉不好吃或是不能吃,而是說狗肉不能用來宴請賓客,檔次太低,難登大雅之堂。張宗昌作為掌管一方的軍閥,卻總是干一些素質低、不入流的事情,因而在百姓眼中,稱之為「狗肉將軍」。

張宗昌主政齊魯大地時,橫徵暴斂,幾乎建樹可言,但是他也做了一些有利的事情。

比如,督魯期間,張宗昌尊孔,他除了扶持教育,還主持印刷出版儒家的《十三經》。

還有,1926年,張宗昌下令將齊魯大地公立六個專門學校合併,在濟南建省立山東大學,由清末狀元王壽彭任校長。張宗昌是掛名校長。

王壽彭是清末狀元,張宗昌不僅請他當校長,還請王壽彭當他的老師,教他認字、寫字和做詩。

在王壽彭的教導下,張宗昌作詩的功力大進,他還出了一本「詩集」,名叫《效坤詩抄》。印製成冊,送給他的諸位好友。

《效坤詩抄》內容節選:

笑劉邦: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游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天上閃電: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

1928年8月,張宗昌兵敗下野,一度亡命日本。

1932年,張宗昌由日本回國,潛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張宗昌被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在上海灘的座駕是啥?不要賓士和寶馬,車牌號不用6和8
因為何事?蔣母王采玉訓斥蔣介石:你再這樣下去,我就去跳黃浦江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