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給孩子吹空調還在開26度?別再盲目定溫,這樣吹空調更健康
導讀:空調是夏季必不可少的消暑利器。每到天氣炎熱的時候,為了給孩子帶來一份清涼,很多家庭都會打開家中的空調,調到製冷模式,26度。儘管研究表明,26度是人的體感最舒適溫度,但其實這指的是自然環境下的26度。對於吹空調來說,並不是這樣,吹久了反而容易讓孩子得「空調病」。
進入6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白天即使不做過多的運動也很容易熱得出汗。對於成人來說尚且如此,那麼活潑好動的孩子更是容易滿身大汗了。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幾乎每家每戶都裝有空調。尤其在南方炎熱地區,很多家庭的空調24小時都在不停地運轉。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吹空調吹久了會得「空調病」,只讓孩子吹一會空調就趕快關掉,等熱了再打開,如此反覆。甚至有的家長乾脆直接用電風扇代替了空調。
上周遇到發小帶著2歲的孩子遛彎,發現孩子身上多處都長了痱子。由於痱子引起的瘙癢,很多地方都被孩子抓破了。後來詢問才得知,因為怕孩子吹空調會得空調病,所以一直到現在全家都沒敢開過空調,一直在用電風扇。
筆者認為,正確地預防空調病首先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而很多家長都對空調病的認知存在誤區。我們要知道,空調病並不是一種疾病,通常來說引發這種癥狀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 室內空氣乾燥、濕度低,引起人體外露黏膜(如眼、鼻)的不適;
- 房間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弱,容易讓細菌滯留和滋生;
- 室內外溫差較大,人體不適應較大溫差的刺激。
很多家長認為26度是一個人體最舒適的溫度,就把空調定溫在26度,但實際上這同樣是一個認識誤區。關於空調應該定溫在多少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和調整,並不是開到26度就萬事大吉的。
那麼給孩子吹空調,應該把溫度調到多少度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室內外溫差過大是造成孩子得「空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從外面玩得滿身是汗回到家,不要立刻對著空調吹,這很容易讓他感冒。通常較為科學的方法是,檢查室外溫度,然後將空調溫度定在與室外相差6度左右即可。這個溫差並不會讓孩子在進屋後突然感到太涼。
如果氣溫並不算太高,那麼室內溫度應該保持與室外相差3-5度,這會讓孩子在進出空調房間時感到較為舒適。晚上睡覺的時候,由於氣溫並不太高,可以考慮關掉空調,改用小功率風扇,讓孩子身上保持若有若無的微風。如果夜間仍需開空調,也要按照室內外的溫差來調節。
所以說,空調開到多少度最合適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而是需要靈活調整的。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晚上把空調開得很涼,蓋著厚被子睡覺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這很容易讓孩子受涼。
善用空調定時功能
由於空調開久了會讓室內空氣非常乾燥,人體機能也在長時間吹空調後適應了這種環境。所以在孩子即將出門之前,最好把空調關閉,打開窗戶,讓室內外空氣對流。這可以讓孩子對室外空氣有一個平緩的適應過程,這樣在出門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明顯的不適了。
由於目前大部分空調都具有定時開關功能,家長們可以善用這一功能,讓孩子在起床、出門、回家的時候可以提前適應。
開空調時並不是不能開窗戶
眾所周知,室內空氣不流通是空調病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為了快速降低室內溫度,往往會緊閉門窗,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但實際上,開空調的時候最好開一點窗戶。因為這不僅不會過於妨礙室內降溫,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空氣流通速度,讓室內的污濁空氣排出。
除此之外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為了追求涼爽,讓孩子在空調房內穿得太少。尤其是腳和肚子這兩個部位需要重點保護,如果這裡著涼,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和不適。
防止孩子得空調病,除了需要注意以上這些關鍵點,筆者建議父母們可以利用空調的其他功能來降溫消暑,或許會讓孩子感到更舒適。比如「除濕」就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功能,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先用製冷,等室內溫度下降後改為除濕。這不僅同樣具有製冷效果,還能更有效地解決室內空氣循環的問題。而且除濕的風速相對柔和,舒適度會更高。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用心做好孩子空調病的防治,給孩子一個涼爽、舒適、健康的夏天。
本期話題:對於夏季給孩子吹空調,您還有什麼高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