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爭動輒死數萬人,那些屍體怎麼處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戰爭動輒死數萬人,那些屍體怎麼處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戰爭並不是人類的專利,根據生物學家的觀點,在螞蟻和大猩猩中也有戰爭,但是要說到大規模的,十萬上百萬的大規模戰爭,就只有人類有了。一戰二戰就不必說了,在古代慘烈的戰爭也隨處可見,每次戰爭都以大量士兵的死亡而結束。那麼,古人是如何處理戰場上遺留下來的一具具屍體的呢?要知道,這個問題要是處理不好,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的瘟疫。

古人有云: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馬革裹屍看起來是很慘了,但是這其實只是一些高級將領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有時候或許都享受不到,比如遼太宗耶律德光,他在戰爭中途去世,太后又堅持要把他的屍體運回遼國,他手下的將領無奈,只能讓廚子把他「鹵了」帶回去——當時是夏天屍體腐爛的很快。明成祖朱棣,秦始皇嬴政,都是死在路上,秘不發喪,慢慢運回去的。秦始皇的屍體已經抽離,還要用魚的腥味來蓋過。

皇帝的屍體想運回去都這麼艱難,普通的士兵就更不用想了,回是回不去了,只能就地掩埋——這個工作通常有勝利的一方來完成。而且由於戰爭還在繼續,軍隊也根本不可能花費太大的人力物力去干這件事,所以大都是草草掩埋。

草草掩埋的一個後果就是,非常容易重新露出來,總是要颳風下雨的,於是就有了白骨露於野的慘烈場景。杜甫詩中說: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可見,士兵的遺體確實不會被運回去,有時候甚至都不會被掩埋——這視戰爭進行的地點而決定,1940年日軍發動包頭戰役,很多抗日將士的屍骨都留在了那裡,冬天的戈壁非常寒冷,屍體已經凍在土裡了,這裡附近有不是聚居區,那些屍體就一直在隔壁上遭遇風吹日晒,直到後來才被收斂。

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落葉歸根,所以收斂掩埋陣亡將士的骸骨常常被視為積德行善,民間願意這麼做,朝廷也鼓勵。《全唐文》中就曾記載過李世民發布的一篇《收埋骸骨詔》,文中寫道:諸有骸骨暴露者,宜令所在官司,收斂埋瘞。在戰爭結束之後,統治者為了安定百姓,常常會選擇這麼做。這個處理方式還是非常文明的。

另外也有不文明的做法,就是拿這些屍體堆成金字塔狀,名為「築京觀」,或者逼迫投降的士兵自己挖坑埋自己,留下的就是「萬人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史上三大慘案,死傷近百萬,沒有天災,全是人禍!
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美國為何不一票否決?後來朝戰蘇聯也不用?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