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從小學一二年級,到五六年級,很多家長常因孩子寫作業一事,而經常動氣。有時看到孩子寫作業前總想著玩兒,反覆提醒孩子不聽,便打或罵孩子;有時在寫作業過程中,看到孩子在那心不在焉錯誤不斷,便打或罵孩子;有時給孩子講題幾遍孩子仍不會,氣頭之上去罵孩子…

每天就在這種帶有火藥味的氣氛中,家長既要管理孩子,還要輔導作業,甚至有時孩子磨蹭拖拉到很晚才應付完作業,家長真是疲憊不堪,內心對孩子充滿了怨言。再看孩子,媽媽或爸爸態度越不好,寫作業的態度自然也很差。一個晚上,就因為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搞的全家都不開心。

既然每天都因孩子寫作業的事搞的家裡雞飛狗跳,四鄰不安,家長朋友們是否想過,有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呢?當然有,但是你必須要愛學習才行,因為只有愛學習求上進的家長才會徹底改變錯誤的育兒觀念。如果你做好了準備,請跟著我來吧。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一、家長常因寫作業而打罵孩子,背後的隱憂家長需清清楚。

1、無理打罵孩子,極容易導致孩子認知和分辨力出現偏差。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在輔導完作業後,回想自己打罵孩子而心疼或後悔過。我接觸過不少這樣的家長,她們一邊自責,一邊向孩子道歉說媽媽再也不打罵你了,可是第二天還照舊。如果你總這樣做,實際上你犯了一個最大的忌諱——讓孩子認知和分辨出現偏差。孩子會認為你不愛他,你只再乎他的學習,只喜歡他的好成績。如果你每天都這樣負強化孩子的認知,會讓孩子放棄努力,任由你打罵,結果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糟糕表現。

2、打罵只能讓孩子暫時屈服,但會令其心裡會特別討厭寫作業。

孩子在小學階段,對父母因寫作業這件事的打罵還心有所懼,沒有膽量去對抗,但是會在心裡慢慢反感寫作業,隨著年級的增設,年齡的增長,這種反感會逐漸演化為厭惡學習的情緒。但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卻完全不往這方面想,只是為了管而管,孩子只要不聽,就非打既罵。如果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用這種錯誤的管教方法,不用多,到了三年級,基本上就會讓孩子完全失去學習興趣,想想看,毀了孩子學業的元兇是誰?你自己判斷一下吧。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3、打罵次數越多,孩子越無視父母,讓管理變得非常棘手。

我曾經做過很多例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案例,凡是親子關係特別緊張的家庭里,往往是家長經常對孩子簡單粗暴為共同特點。案例中的家長總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試圖用打罵來征服孩子,但是事與願違,他們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無視父母。當管理與被管理關係失去信任時,家長才發現自己黔驢技窮了。如果你是我描述的這類型家長,必須要好好做徹底的反思了,再這麼下去,不要說孩子學業搞不好,就連最起碼的親情信任關係都蕩然無存了。

4、在家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到了學校里會更無視紀律成為問題孩子。

現在學校老師們越來越沒有更好的管教手段,因為教育部嚴格禁止在職學校老師體罰學生,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裡卻被爸爸或媽媽責罰。這樣一來,孩子在家裡怕被父母懲罰而明顯老實聽話,可是到學校後看到老師不責罰自己,反而會更加鬧騰,課上不遵守紀律,對待學習態度消極,當老師將情況反映給家長後,孩子回家又得挨收拾。這樣一來就會讓孩子更加反感老師,不尊重老師,如此惡性循環之下,一個問題孩子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二、孩子在寫作業中消極表現原因,需走孩子內心世界去探究。

1、我想先玩兒,可是媽媽不讓,那好吧,我就邊寫作業邊玩兒。

當站在老師和家長的立場去審視孩子時,往往不容易真正了解孩子內心世界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那我就帶著你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吧。對於兒童來說,當放學到家後,他們最想乾的事,莫過於放鬆玩耍了,可是家長卻不幹啊,馬上要求孩子孩子去寫作業。於是孩子心裡特別不情願,心裡想啊:「我就不能多玩兒一會兒嘛?幹嘛不讓我玩兒。既然你們不讓我玩兒,我只好邊寫作業邊玩兒了。」瞧,這就是孩子最單純的想法。

2、我最討厭媽媽大聲吼叫,她越那樣做,我越沒心情寫作業。

我曾經目睹過很多媽媽和孩子說話時,特別不注意自己的語氣,經常是大聲吼叫孩子,而這種尖銳帶有刺激性的話語,恰容易激起已經進入第二反抗期(7-9)歲兒童孩子的反感。如果家長能意識到問題還好,反抗現象會慢慢消失,但如果不注意就會負強化孩子心理反抗。有的孩子就對我說:「老師,我最討厭媽媽在家裡大聲吼叫,她那樣吼我心裡特別煩。不管是寫作業前吼我,還是寫作業過程中吼我,我根本沒有心情寫作業。」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3、我在媽媽眼裡一無是處,既然我是壞孩子,那我還再乎什麼?

有一個被家長和老師都稱為問題的四年級男孩兒,做個案的原因我們有了很多機會相處。這個孩子對我特別親近,自然願意和我有說不完的話。說是在給孩子上課,其實我更多是在傾聽孩子訴說,而我只是稍加引導,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這個孩子有一次對我說:「老師,你總是誇我這好那好,可是我在媽媽眼裡特別糟糕,有時我就想,反正我怎麼做你都不滿意,他們都認為我不是好孩子,那我還再乎什麼?」聽著這個孩子的訴說,我真的很心疼他。

4、反正我怎麼做都不對,你隨便打罵吧,我看你還能打死我不成。

我不知道大家聽過「二皮臉」「滾刀肉」之類的說法沒有?這是在一些地方形容兒童沒有自尊心,完全分不清楚好與壞,誰也管不了,打不怕打,罵不怕罵的描述。其實這類孩子並非不可救藥,而是很多家長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曾經有一個孩子恨恨地對我說:「反正我怎麼做都不對,你們就隨便打我罵我吧,我都習慣了,我看你還能打死我不成。」這樣的孩子自尊心幾乎完全被家長摧毀了,想重新喚醒孩子的自尊非常難。當家長知道這些時,你還敢在孩子寫作業過程中打罵嗎?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從生活習慣培養抓起。

1、性格陽光開朗,生活態度積極的孩子,才會願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沒有哪一個家長對孩子的學業不上進心,也都希望孩子有出色的成績。但是打與罵,往往事與願違,正好與你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家長必須要清楚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尊重孩子,絕不能隨意打罵,用你的愛與信任,陽光開朗的性格,積極的生活態度去影響孩子,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陽光的性格。而這樣的孩子往往擁有穩定的心理安全感,才會真正感受到爸爸媽媽或老師的愛,感受到愛自然願意接受管教,那想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自然不難了。

2、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用家庭生活節奏帶動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秩序感。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有人欣賞與讚美,這是自尊心與上進心的必需,就如同綠葉需要陽光一樣。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那必須要先從孩子積極的生活態度著手培養。在家裡建立起有節奏的生活作息時間,必要時和孩子一起來製作作息時間表,鼓勵孩子自己把最重要的事列入表格中,讓孩子找到生活目標。請注意,讓孩子找到生活目標是生活秩序感的前提。否則,孩子每天生活在你的支配之下,根本不知道他在不同時間段要做什麼。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3、孩子從生活習慣中學習的技能,恰可以應用到學習之中。

你看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他們往往在家庭生活中也特別主動,很多屬於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皆能獨立完成。這要歸功於他們的父母特別重視對孩子進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養,因為家長非常清楚,生活技能同樣是學習的一部分,從生活目標,做每一件事的步驟,通過實踐不斷完善步驟,力求講究做事時間效率,完整和有條理做事等。這些都是從兒童期得到連續培養,才能最終固化為孩子自己的生活技能,同時這些技能又可以應用在學習中,促進學業成績。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4、鼓勵孩子做時間的小主人,合理引導與讚美,會讓孩子做事更自覺。

有些家長為什麼經常打罵孩子,就是因為嫌孩子懶散,嫌孩子不按要求做事或學習,嫌孩子學習不動腦筋總等著給現成的答案,嫌孩子邊學習邊玩兒等。其實這一切的根本就在於缺乏時間管理意識的培養,我曾經教過一些家長和孩子學習時間量化管理技巧,當孩子發現每天同樣做一件中,用時不一樣時,便會主動對比。我就問:「你願意花一個小時磨蹭邊寫邊玩兒好呢?還是用半小時專註而快速地完成後自由去玩耍半小時?」孩子馬上回答:「當然是半小時完成了。」就這麼簡單的對比引導,就激發了孩子主動管理時間的意識,再經常鼓勵孩子,你看孩子在寫作業上面就更自覺了。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四、正確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方法,你需從這些方面著手。

1、引導孩子建立學習目標,激發孩子喜歡學習的興趣。

反感學習或已經厭惡學習的孩子,往往沒有學習目標,甚至儘可能想避開學習目標。通過前面的我給家長一系列方法的實踐應用,現在你應該能看到孩子生活態度明顯變得積極了。這時才能引導孩子關注學習目標,如在放學路上,你問孩子:「寶貝,放學到家後,你打算怎樣安排要做的事啊?」孩子會說:「玩兒、寫作業、吃飯、再寫作業、看動畫片。」在這裡,你就會發現孩子已經有了目標感,那再問:「每一件事,你打算安排在哪一個時間段啊?」孩子會告訴你:「按著作息時間表去做啊。」就此,你可以欣喜地告訴孩子:「好樣的,寶貝,你現在生活與學習目標特別明確,媽媽就欣賞你這樣積極的生活態度,媽媽愛你。」有了你不斷的激勵,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自然會越來越濃。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2、讓孩子來主動安排寫作業項目,建議孩子按先易後難順序安排。

當到家後,主動安排孩子休息與玩耍快要結束時,家長可以再和孩子做學習前準備工作的交流,如問孩子:「寶貝,你今天一共有幾項作業啊?」孩子會告訴你有幾項,你再問:「那你打算怎樣安排這幾項作業呢?」孩子也會給你排出順序。如果你發現孩子並沒有排序的規律,可以給孩子建議:「媽媽給你一個排序的原則吧,那就是一定要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孩子可能會問你為什麼,你可以這樣對孩子講:「因為作業項目有固定的,寫完一項就少一項啊,剩下的項數越少,你越能早看到完成作業的希望啊。」通過你這麼一引導,孩子是不是感覺你對他特別好啊,自然願意聽從你的建議去寫作業了。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3、分學科教孩子寫作業的方法,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

請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想讓孩子在寫作業過程中順利,必須要抽時間專門教孩子學習各學科的學習方法。如語文背記字詞或課文,你教孩子充分利用視覺+聽覺+思維專註綜合協調,讓孩子記的又快又牢。如完成語文閱讀理解,就得教孩子學會正確閱讀材料,而後抓住每一段的大意,通讀兩到三遍後,能讓孩子講大閱讀材料的大意,然後再對照後面的題,快速去文中對照找答案,或者用自己的話表述出答案。包括寫作文也一樣,平時都得教孩子掌握寫作方法,練多了,孩子自然想像力也突破了,大腦中有情有景,筆下言之有物了。數學明顯要簡單一些,無非是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會熟練應用三遍讀題法,快速圍繞要解什麼去動腦思考,然後寫出算式,進行準確計算,完成後進行檢查。只要孩子熟練掌握了學習方法,寫作業效率會大增。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4、鼓勵孩子規範書寫,愛動腦筋,保持專註的姿態寫作業。

原來學習態度不好,甚至有厭惡學習傾向的孩子,往往受負面情緒的影響,書寫潦草,不願意動腦,思維找不到目標,下筆沒有步驟。現在孩子學習態度得到根本改變後,家長就要從書寫規範與審美角度去引導孩子。如問孩子:「老師最喜歡怎樣的書寫呢?」孩子可能會說:「寫的好的唄。」這樣答,其實暴露出孩子根本不懂正確書寫的規範,那家長不妨給孩子做書寫的演示,讓孩子看到正確書法的方法,再鼓勵孩子就按約定規範去書寫,保證老師會特別喜歡你寫的漂亮的作業,你也經常能得「優」呢。同時還要對孩子進行書寫審美意識引導,讓孩子知道,一個能把字寫的很漂亮的孩子,一定是心靈美,愛生活,很陽光,很開朗,寫作業很專註的好孩子,這就是字如其人的道理。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5、教給孩子快速檢查方法,減少錯誤,節省更多玩兒的時間。

有些學習習慣特別不好的孩子,每天僅完成改錯這項作業就會花很長時間。而當正式寫當天作業時,實際上孩子對寫作業的興趣已經快地喪失殆盡了。因此,家長必須要針對怎樣少在寫作業過程中犯錯這件事上加以重視。如給孩子算一筆時間帳,如你答一道題光圖快用兩分鐘就完成了,可是卻錯了,錯了之後你改錯還得至少花兩分鐘,這一道題用時就是四分鐘。所有作業都加在一起,你是不是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去做無用功啊?與其以犧牲休息玩的時間去改錯,為什麼不一次性把檢查環境抓好,力爭不出現答題錯誤呢?當你通過時間量化統計法給孩子算帳後,通過對比就能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想不把題做錯,就必須要有檢查這個環節。而檢查無非有兩種,答一道檢查一道,或者全部做完後再檢查,而兩種方法前者最省事,因為你不必再花更多時間去讀題和回想你答題的過程。

因寫作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厭學,應該這樣培養孩子好習慣

結束語:這篇文章雖然到這裡結束了,但是我相信有心的家長定會陷入沉思。因為你以往太忽視對孩子的心理世界了解,也太忽視對孩子情緒感受的理解。想讓孩子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出色的學習成績。最初的培養絕不能從學習下手,我相信你現在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吧?因為學習習慣就是生活習慣的延伸而已,唯有給孩子培養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讓孩子獨立動手做事、思考、管理時間更主動。能力就是這樣一天天積累起來的,只要你有計劃,有目標去落實培養內容,相信你和孩子的關係會越來越融洽,與孩子越來越貼心,這不正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