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名將,一生守護中國邊疆,卻被處決,遺體被裹進粗席直接扔了

一名將,一生守護中國邊疆,卻被處決,遺體被裹進粗席直接扔了

唐代的名將層出不窮,封常清在名將群里肯定算不上最耀眼的,但他有一項可能比較出眾——長得丑。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古代選官選將時,長相是一個很大的得分項。當官要有當官的威儀,歪瓜裂棗豈不是損害了國之肱股的形象?

封常清不但長得丑,還瘸了一條腿,當個老百姓都嫌寒磣,怎麼能當官呢。幸好封常清自己沒有這麼想,他找到一直仰慕的高仙芝,當時安西都護府的一名中級將領,毛遂自薦要當他的隨從親兵。高仙芝二話沒說,就把他彈回去了。心裡可能還在想,哪來的醜八怪。

也怪不得高仙芝官眼看人低,此時他已經在安西都護府聲名赫赫,都護使面前的紅人。手下親兵個頂個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身材和顏值雙高,怎麼肯讓這麼個又丑又矮的封常清進來壞了一鍋湯呢。

換個普通人,可能就不敢再來了。封常清卻著了魔似的,天天找上門去,早晚打卡,一連幾個月,高仙芝一出門就得看見他,不勝其煩。時間一長,高仙芝終於受不了了,也可能是怕損害自己的名聲,畢竟封常清是仰慕自己才求到門上的,對他動粗總說不過去。

封常清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高仙芝的部下,做了一名傔人,也就是打雜的小吏。事關高仙芝門面的親兵隊伍還是沒讓他擠進去。

此事可以看出,封常清的執著和毅力已經超過了普通人。此時,他是蒲州猗氏人,已經三十多歲,隨外祖父來到安西也有好多年了。當時的西域是中原流放囚犯之所,再加上漢胡混雜,對封常清的人生歷練非常有幫助,他是個豁得出去的人。

在高仙芝手下做著枯燥的文書工作,封常清從不懈怠,兢兢業業地把工作做好,並努力把他能接觸到的各種知識學會學透,終於有一天,他等待的機會來了。

天寶初年,已經歸附大唐的達奚各部叛亂,高仙芝率2000精銳騎兵偷襲成功,一舉平定了達奚各部,把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收復了回來。

封常清也隨軍出征,不過這樣的軍功原本是和他這種書吏是沒有關係的,但封常清最擅長的就是給自己創造機會,他又豁出了一把。

他寫了一封報捷的文書,把己方的行軍、沿途補給、所用戰術和勝利詳情寫得清清楚楚。比當時常見的、喜歡誇大其辭、文學價值超過實用功能的捷報,強了無數倍。

但是,寫捷報這事不歸他管,高仙芝一直喜歡自己寫捷報。可是當見到封常清斗膽呈上來的這份捷報後,高仙芝頓時就服了,這就是我要說的,原來這個封常清真是個人才啊。

一回來高仙芝就把封常清引薦給上司和同僚,讓他們見識一下這位大才,當然還有自己的識人之明。看來記敘文寫得好,出人頭地也不難啊。

從此封常清正式進入高仙芝和安西都護府的權力體系,歷任鎮將、果毅、折衝,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在高仙芝摩下,封常清主要負責的是治軍和後勤工作,每次高仙芝出征,封常清就出任留後使,為高仙芝安定後方。

封常清治軍以嚴厲著稱,誰的面子也不給,他很清楚自己的官位和事業由何而來,始終堅持把高仙芝的權威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高仙芝奶媽的兒子鄭德詮,官居郎將,自視高仙芝對自己以兄弟相稱,平時就對高仙芝不甚尊重。封常清看在眼裡,找機會把鄭德詮直接仗斃了。乳母哭到高仙芝面前告狀,高仙芝卻沒有處罰封常清,想來高仙芝也早就看鄭德詮不順眼了,只是礙於乳母情面不便下手。

封常清因此事而震懾全軍,再也沒人敢不聽他的號令。公元752年,在高仙芝的一路提攜下,封常清出任安西都護府副使。兩年後,又代理北庭都護府正使,成為大唐的封疆大吏,一方諸侯。

正當封常清走向人生巔峰時,安史之亂爆發了。封常清正在朝中,向唐玄宗自請前往東都洛陽,招募軍隊征討叛逆。封常清在洛陽只用了十天時間就招募起六萬大軍。可惜的是,安祿山叛軍來勢迅猛,封常清臨時招募起來的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屢戰屢敗,把洛陽給丟了。

唐玄宗大怒,擼了封常清所有官職,以白衣之身在高仙芝軍中效力。高仙芝也沒有本事抵擋住安祿山的虎狼之師,一路敗退到潼關。

這時候,高仙芝、封常清的老相識,監軍邊令誠在皇帝面前吹起了陰風。當年在安西都護府,他們就沒少得罪這位太監,封常清的鐵面無私更是讓邊令誠厭惡。唐玄宗給邊令誠下敕令,以失地剋扣軍資的罪名先後斬殺封常清和高仙芝。

封常清死後被裹進一張粗席直接扔了,連墳墓都沒有一個。縱觀封常清一生,半路從軍,率軍攻破大勃律國,官至節度使,雖然詩人岑參曾為他的戰功譜寫過壯麗的詩篇。但與其他唐朝名將相比,他的才能和功勞似乎更集中於治軍理政方面,也得益於他對高仙芝的忠誠。這兩位親密戰友在黃泉路上,倒是結了個伴,嗚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開國名將一生為國征戰,卻因一顆薏仁,戰死沙場後,被大罵是貪官
西大門被占,中國三次征討無功而返,名將翻越六千米,一戰征服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