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董卓死後,他帳下的2大謀士10大猛將,都去了哪裡?

董卓死後,他帳下的2大謀士10大猛將,都去了哪裡?

董卓是東漢末年第一個崛起的諸侯,他利用奉詔進京的機會,控制了少帝劉辯和朝廷,成了東漢末年首屈一指的權臣。但他卻利用手中權力胡作非為,禍亂朝綱,導致人人怨恨,十八路諸侯共同起兵討伐他。雖然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出工不出力,導致討伐行動失敗,但王允卻利用董卓父子好色的弱點,設計讓呂布殺害了董卓。

董卓能成為第一個崛起的諸侯,除了自身的才能和機遇外,也與他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謀士武將密不可分。我們來看看,董卓死後,他手下的2大謀士和10大名將都去了哪裡?

董卓手下謀士較少,出名的只有李儒、賈詡二人。

李儒堪稱董卓的智囊,董卓乘亂進京、說降呂布、廢立少帝、遷都長安等,都有李儒的參謀之功。少帝劉辯也是李儒帶人替董卓殺害的。董卓和呂布因貂蟬發生爭執時,李儒勸告董卓以大局為重,放棄貂蟬來換取呂布的忠誠,但董卓沒有採納,最終惹來殺身之禍。演義中,董卓死後,李儒被斬於市曹。但歷史上李儒並沒有被人殺害,而是在董卓死後,選擇了急流勇退,從此下落不明。

在董卓帳下,賈詡地位不如李儒,但才能不輸李儒。董卓死後,他的部下遭到了王允的迫害,李傕、郭汜等人想丟下軍隊逃命,但賈詡卻勸說他們率兵反攻長安。李傕、郭汜等人順利拿下長安後,卻殺了很多無辜者,這也讓賈詡飽受批評。之後賈詡又轉投張綉和曹操。因為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的態度,賈詡最終得以善終,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董卓手下謀士較少,但名將雲集。呂布、張遼、華雄、徐榮、高順是董卓手下實力最強的五員猛將。

呂布原是丁原的義子,後被董卓勸降,成了董卓的義子。董卓死後,呂布繼承了董卓的部分力量,成了一方諸侯。手下有陳宮、張遼、高順等謀士猛將,實力不容小覷,但呂布雖然武功高強,卻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最終在下邳被曹操打敗並殺害。董卓死後,張遼開始為呂布效力,呂布被曹操斬殺後,又為曹操效力。在董卓、呂布手下,張遼沒有多少表現機會,但在曹操手下,他卻大放異彩,建立了赫赫功勛,是曹魏帳下的一員虎將,位居五子良將之首。

華雄也是董卓手下的一員虎將,他數次擊敗孫堅,還斬殺了孫堅手下大將祖茂。之後又斬殺了俞涉、潘鳳兩員猛將,讓諸侯束手無策,最後是關羽出戰,才將華雄斬殺。徐榮是董卓手下少有的將才,不但武功出眾,帶兵打仗能力也極其出眾,他率兵擊敗過孫堅和曹操。董卓死後,他受王允之命帶兵抵抗李傕、郭汜,由於部將胡軫的投降,導致寡不敵眾,最終被李傕、郭汜殺害。董卓死後,高順開始為呂布效力,他統領著呂布最精銳部隊陷陣營。呂布下邳兵敗後,張順也被曹操擒獲並殺害。

李傕、郭汜、張濟、牛埔、樊稠五人,也是董卓帳下實力不俗的猛將。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二人想要解散軍隊逃命,最終在賈詡的勸說下,他們重新召集軍隊奪取了長安。但在長安城內,他們的所作所為和董卓如出一轍,很多無辜者都慘死在他們手下,這也讓他們人心盡失,賈詡也乘機離開了他們。隨後李傕、郭汜等人為爭權奪利,又發生了內亂,這讓他們實力大損。郭汜被部將伍習殺死,李傕也被曹操斬殺,並夷其三族。牛輔是董卓女婿,董卓死後,他被呂布擊敗,想乘亂逃跑,但被部下胡赤兒殺害,並將他的頭顱獻給了呂布。

董卓死後,張濟參與了反攻長安之戰。漢獻帝落到曹操手中後,張濟也成了一路諸侯,但因軍中缺糧,他率兵去荊州劉表處掠奪,不幸被流箭射中而亡。他死後,其侄子張綉接管了軍隊。樊稠也參與了反攻長安之戰,他們打敗了呂布,並殺害了王允,但在隨後的內亂中,樊稠被郭汜的外甥胡封殺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號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父親討厭他,弟弟迫害他,但他只做了半年皇帝,卻成了千古仁君
08將中9人被金聖嘆評為上上人物,他們是誰?為何2人充滿爭議

TAG:七號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