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史記》看歷史編寫

從《史記》看歷史編寫

自司馬遷編著《史記》開始,二千多年來王朝的更替形成了二十四史。古人編寫史書,後人如何閱讀理解史書所記載的內容呢?

從司馬遷說起,《史記》被後世的文豪魯迅稱讚為「無韻之離騷」,從這個意義上說,《史記》也是一部文學作品。讀《史記》裡面有很多文筆優美的名篇,讀起來與刻板的寫實不一樣,文筆很傳神!文字傳神生動了,當然就是文藝作品了。文藝作品肯定存在著文學加工的成分,歷史記實本就是一個枯燥呆板的記事數據文字,歷史文字被加工漂亮了,歷史記實記事裡面就注入了水分了。後人研讀歷史故事,就需要從細節處發現分辨並且擠掉編寫歷史的作者注入的水分。

司馬遷,是一個狂熱的孔門教徒,行為標準以儒學標準為追求。再加上那個時代漢武帝為了鞏固統治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司馬遷更是一個處處體現儒家思想的忠實信徒。因此,司馬遷寫《史記》就是完全以儒家標準編著的,後人讀《史記》可以明顯感覺出《史記》充滿了《論語》的影子!也就是從司馬遷時代開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的文人都是在「獨尊儒術」思想的培養下成長的,二千多年來修訂的二十四史也就都是按照儒家標準修訂的。

以《史記》為例,司馬遷筆下的孔子被寫進世家,那個時代,漢武帝雖然接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漢武帝並沒有號召尊崇孔子,司馬遷以個人之言把孔子列為世家。漢武帝那個時代的社會還沒有後世的貞節牌坊概念,漢武帝的母親就是改嫁的,而且漢武帝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姐姐。而司馬遷在寫《史記》時,為了達到黑化秦始皇,把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寫的很不堪,更是把秦始皇的身世寫的模糊不清,這些宮闈秘聞司馬遷都是如何得知的?自古都是皇帝出巡,太子監國,要麼皇帝把接班人帶在身邊,接班人是不外放的,秦始皇死時的沙丘之變司馬遷是如何得知的?從歷史的角度,秦始皇外放扶蘇到蒙恬那裡多年而不召回,況且還不掌握實際兵權,扶蘇根本不會是接班人。就因為扶蘇比較接近儒家,為儒生說了話,司馬遷就臆想扶蘇為接班人,從歷史上給後世造了疑惑。試想,秦始皇是法家信徒,為了結束分封,秦始皇力排眾議就是不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諸侯,強力推行郡縣制,就是因為儒生要開歷史的倒車讓秦始皇搞分封,秦始皇才驅趕儒生禁止儒家學說。一個狂熱的法家代表人物秦始皇,會可能選個喜歡儒家學說的扶蘇當接班人嗎?

商周之戰,那個時代中國的總人口才多少,經司馬遷的筆下,紂王發兵70萬人?和司馬遷同時代的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全國軍隊總數才多少?寫著些的時候,司馬遷應該是懷揣著一個講排場的個人英雄主義寫的吧!儒家的繁碎禮儀就是喜歡排場,儒家喜歡標榜聖人就是崇拜個人英雄主義。司馬遷筆下的荊軻、項羽、李廣等等,哪個不是個人能力突出,而缺乏團隊合作能力?因為項羽個人孔武,司馬遷不認真寫項羽坑秦軍降卒達到殘暴,不認真寫項羽火燒阿房宮毀滅典籍的狂妄兇殘,卻著力描寫項羽的悲情。《史記》的這些虛誇應該是中國小說的先河,讀《三國演義》時總能找到《史記》中相應的文筆。

史官就是史官,如實記實好歷史就是了,司馬遷因為是孔門信徒,超越本分議論政治,被閹割處罰了還感到超冤,把本就喜歡物以類聚的情感習性就完全帶到了《史記》中。李廣因為是秦朝李信的後代,出身名門,司馬遷崇拜名人效應,再加上李廣確實是個人武力值很高,司馬遷就認為是李廣命運不濟,專門給李廣立了傳記,寫的神乎其神,和《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一樣厲害。可是,司馬遷再怎麼用文采描寫李廣,卻總是描寫不出李廣的戰績,應該是司馬遷自己也覺得不能瞎寫軍功讓自己臉紅吧。衛青霍去病因為都是私生子,出身不好,很是讓司馬遷拿來說事,沒有李廣的名門效應,司馬遷就不誇讚,連衛青不養士都讓司馬遷瞧不起。同為貴戚的竇嬰、田蚡都喜歡養士,不都卷進了政治鬥爭下場凄慘嗎?在司馬遷的心裡,戰國四公子門客三千,多拍場啊!這就是儒家心理。

漢武帝壞就壞在自己明明用的是法家的帝王之術,卻弄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糊弄世人。這倒好,從那個時代開始,文人都是接受儒家教育讀書識字的,寫歷史當然得識字啊,司馬遷是儒門信徒,後世的史學家哪一個不是讀著《論語》的子曰詩云識字寫文章的?二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記載,其實就是儒家的一家之言!更早,從孔子修訂《春秋》、刪改《詩經》、改編《易經》開始,歷史就被儒家按照儒家的標準進行了修改。

所以,研讀史書,一定要讀不同的版本,參閱其他典籍,從文字記載的細微里去發現真正的歷史。千萬不要懷揣聖人書人云亦云,史書不見得真實,真實需要用頭腦去思考發現。讀史書,讀典籍,無論讀什麼樣的書,都要用辯證唯物主義進行辯證思考分析,有自己的主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探秘大全 的精彩文章:

他身為皇帝,為何能做到22年不上朝?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