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

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

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若爾蓋縣阿西鄉阿西村治理後效果

若爾蓋向沙化土地宣戰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這裡是國際重要濕地,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全國重要生態功能區。過往的歲月里,為了守護川西北這塊難得的高原濕地和水源涵養地,若爾蓋人向沙漠進軍,守護草場和家園。在一次次與沙漠的拉鋸戰中,若爾蓋人不斷探索治沙的秘訣。如今,若爾蓋的土地沙化趨勢減緩,正在建設川西高原生態修復示範樣板地。

科學當先

優選林草品種、改良沙土、綠色叢生,生態脆弱區科學治沙三部曲

若爾蓋,九曲黃河第一灣所在地,一片被青草和濕地覆蓋的高原。翻開若爾蓋縣誌,一部治沙史撲面而來——

上世紀70年代,林業職工和轄曼鄉幹部群眾,在流動的沙丘上營造出30餘公頃高山柳;1993年10月,若爾蓋縣轄曼鄉被列為全國治沙工程試驗示範基地之一。6年後,全縣2300多公頃沙地重披綠裝;新世紀以來,國家、省級等治沙項目成果鞏固措施陸續落地。

與沙漠搏鬥幾十年後,若爾蓋人把在凍土、低溫、酷寒的不利條件下與沙漠作戰的經驗和技術梳理成可複製、可推廣和可借鑒「治沙寶典」。其中,優選適生樹種、改良沙土、綠色叢生,是「精華三部曲」。

在沙地上種草植樹難,在高原的沙地上植樹種草更難,草木能否覆蓋沙地,是否適應雪域高原的氣候是關鍵。針對若爾蓋的氣溫低、冰雪多等現實,當地人把目光投向土生土長的本地草木。多年來,這裡篩選出高山柳、披鹼草、老芒麥、燕麥、黑麥草等一系列鄉土樹種和草種。這些樹種草種,耐旱、耐寒、耐貧瘠,能夠紮根沙土固定流沙。它們中的多數,還是牛羊可以直接食用的「口糧」。

治理沙漠,難在改土。貧瘠的沙漠,很難為植被提供必要的水分和養分。多年摸索後,若爾蓋人就地取材,開創性試點藉助牛羊糞固沙技術和草種固沙技術。這種技術,採用混合牧草和多花黑麥草進行沙障作業,把沙漠變成保水保肥可供植物生長的土壤。

治理沙地,必先固沙。如何把流動的沙丘固定?答案是:秸稈沙障、草種沙障、高山柳沙障、沙袋沙障。而新試點成功的高山柳沙障,是固定流沙的有效選擇,這項技術正在其他荒漠化嚴重區域治沙中採用和推廣。

科學施策,成果初顯。根據第五次沙化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間,若爾蓋全縣沙化土地年遞增率較前期明顯下降。

因地施策

防治結合,修復草地,築牢川西北生態屏障

如果把治沙比作治病,開藥方的前提是找出「病因」,精準識別病症。

研究發現,若爾蓋草原沙化的背後,是第四紀末期冰川的劇烈運動、氣候逐漸變暖、降雨量減少、鼠害嚴重、過度放牧等多重因素的疊加。若爾蓋草原的沙化,有著不同的表現: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四種病症依次呈現。

不同病因、病症,需要因地施策,精準出招,進而把治沙工程推向精細化和系統化。

多年來,若爾蓋人總結出一套適合若爾蓋高寒沙地的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的不同治理模式,進而用事實說話:若爾蓋沙化土地可防可治。

流動沙地治理,堪稱難啃的硬骨頭。多年來,當地探索出「高山柳沙障+補施有機肥+灌草複合種植+圍欄封禁+連續管護」模式,運用沙障固定流沙,進而進行植灌種草、固定沙丘。

半固定沙地治理,則採取「圍欄封禁+牛羊糞固沙+灌草複合種植+綜合管護」模式。即,用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播草種前用腐熟的有機肥均勻撒在造林地塊上,以維護和增加土壤肥力。同時,對治理地塊設置圍欄,確保治理地塊免受人類和畜牧活動影響。

固定沙地治理,核心是防止其向半固定沙地或流動沙地轉化。具體工作中,採取封禁管護來保障草地逐步修復,適當輔以補植措施提高林草植被覆蓋度,逐步恢復為自然草地。

露沙地治理,則採取退牧還草,一定期限內禁止牲畜活動,適當補撒草種,使其通過休牧逐步恢復草地的生產力和生態功能。

治沙,更要防沙。防沙之重點,在於減輕草場負擔。當地著手建設牧草基地、鼓勵牲畜圈養、強化濕地保護、推動草場改良等,探索減輕超載過牧、破壞草場、防止土地沙化的綜合治理方法。

防沙的難點,在於強化管護、促農增收。近年來,若爾蓋一手抓治理,一手抓管護,遵循「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對沙化區域,從圍欄封育、中度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禁牧補償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農牧民從治沙和管護中獲得了收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