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希臘的城邦:公民一生中相當多的歲月都是在祭祀節日中度過的

古希臘的城邦:公民一生中相當多的歲月都是在祭祀節日中度過的

文|李星

古希臘的城邦:公民一生中相當多的歲月都是在祭祀節日中度過的

/克諾索斯宮遺址上的宮殿(修復後),位於克里特島北面,1900年由英國考古學家亞瑟·伊文思進行了最早

古典希臘文明距離今天並不遙遠,西方文明史書籍或者各大博物館如果不是從古埃及,那就是從古希臘寫起。據估計,約有1/3的英語辭彙源自古希臘語。「歐羅巴」「磁性」「民主」「觀點」「戰略」「寡頭」「暴君」「無政府主義者」「貴族」「戰略」「節目」「內科醫生」「管弦樂團」「和弦」「吉他」「金屬」「原子」「水力學」「電學」「電影院」「熱水瓶」「符號」「精神分裂」「歇斯底里」都是來自古希臘語,很難想像今天的報紙和社會離開這些名詞將如何運轉。但是有一件事是古希臘沒有讓後世繼承的,那就是它們的神話與信仰。

城邦首先是一個信仰的共同體。所有的公共事務和大多數的個人事務,都是以求問神的意思為前提的。不過與後來基督教所信仰的普世、三位一體的神不同,古希臘的城邦所信仰的是多神,且每個城邦所信仰的神都是地方性的。

正如人類歷史上各大文明一樣,各個共同體用於定義自己身份的首要標準仍然是信仰。建城固然是一件大事,直到今天,羅馬市民仍然在羅馬建城的同一天進行大肆慶祝,但是在建城之前,就需要有城邦。隨著家庭、胞族和部落走到一起,有了共同的祭祀,就產生了建城的迫切需求,因為需要有共同拜神的地方。

古希臘的城邦:公民一生中相當多的歲月都是在祭祀節日中度過的

德爾斐考古遺址內的露天劇場,希臘聖地德爾斐是阿波羅神曾轉述神諭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世界中心

希臘人相信,建城是屬於神的事情。因此在建城之前,必須先去德爾斐求問神諭。德爾斐的祭司不僅給他們祝福,還起到了相當於後世智庫的作用,會給他們很多建議。

此外,早期的希臘文化,非常推崇節制與適度。德爾斐的神諭就指出:「萬事要適度。」柏拉圖也十分推崇適度的概念,他認為音樂可以幫助人掌握節律,因此在政治訓練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貴族在這種文化中,就必須使自己的野心與共同體的要求相適應,從而保持節制感。因此城邦都會通過一整套複雜的決策、審查和投票程序來控制人的激情本能。

因此,城邦的法律、戲劇、習俗,如果不回到古希臘人的信仰世界,是無法理解的。法律是神意的體現,因為起源於建城時期的習俗。新的法律可以通過發現而誕生,但舊法並不會因此而失效。戲劇用於教育公民,起到為城邦共同利益統一思想的作用。習俗中的公餐制,就是為了通過在神面前進食,獲取本邦神的眷顧。被選出的公民,要身穿特別的白色衣服、頭戴花冠,在聖火與保護神面前聚餐。在盛大的節日,全體公民還要參加這樣的公共聚餐。古希臘人深信,如果忽視這一禮節,就會失去本邦神的特別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城邦和另一城邦所用的日曆都不相同,因為日曆都是由祭司宣告的,不是陽曆,也不是陰曆,而是根據宗教的法則。各個城邦所用的月名都不相同,因為月名一般都是來自當月最重要的祭神節日,而每一邦的神都是不同的。儘管希臘的奧運會可以成為共同的紀年,但每一邦一般都使用自己的建城日作為紀元的開始。古希臘人認為,禮節可以不斷更新與本邦保護神的關係,因此一個城邦公民,一生中相當多的歲月,都是在祭祀節日中度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先人為什麼非常懼怕五月?五月五出生的孩子最為不吉?
一次屈辱的協商會議,中國被請出去喝咖啡,代表當場立下誓言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