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甫喝醉後一句話,讓人瞬間明白他為什麼窮一輩子,值得引以為戒

杜甫喝醉後一句話,讓人瞬間明白他為什麼窮一輩子,值得引以為戒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公元799年,28歲的白居易,路過安徽李白墓時,聯想起這位名震天下的大詩人一生的坎坷困頓生涯,不由得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以此憑弔懷才不遇、鬱郁不得志的李白。

其實有過懷才不遇經歷的遠不止李白。與李白齊名的大詩人杜甫,詩才與名望都不在李白之下,但一生遭遇卻比李白還要凄涼。說起來,杜甫的起點也不算低,出身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擔任過唐朝著作佐郎、膳部員外郎等職務,但在武則天時期獲罪被流放。

杜甫的父親杜閑,也曾擔任過唐朝奉天令、充州司馬等職務。因此杜甫幼年時家境還算不錯,不僅衣食無憂,還收到過良好教育,為他以後的詩歌文學創作打下紮實基礎。但杜甫長大以後,隨著祖父和父親相繼過世,杜家從此家道中落。而杜甫參加科舉考試連連失利,他必須勇敢接受生活的嚴峻挑戰。

年輕的杜甫,最初也曾意氣風發。他也夢想靠自己的滿腹經綸,濟國安邦,出將入相,「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輔佐唐朝皇帝開創盛世,同時也實現他自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人生價值。

然而熱血青年杜甫,最終卻成為世俗眼中一個失敗者。他的詩歌得以流傳萬古,文學成就舉世公認,但他的個人發展以及家庭生活,可以說是狼狽不堪,慘不忍睹。

杜甫一生輾轉奔波山東、陝西、四川、湖南等地,身行萬里半天下,耗費幾十年時間,一沒能封侯拜相,二沒能富比王侯,恰恰相反,他經常連溫飽都難以維持,他的妻兒老小一家人跟著他受盡貧寒折磨。

杜甫的很多詩句中都清晰反映出這一點。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道,「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被秋宵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盡顯貧寒之態。

公元757年,在外流浪多年一事無成的杜甫,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中,「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洄,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面對破敗如洗的老家,衣不蔽體的妻子和女兒,杜甫卻囊中羞澀一無所有,「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只能眼看自己的家人啼飢號寒。

在另一首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杜甫家中窮困潦倒之狀更是催人淚下。「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面對兒子被餓死的慘狀,杜甫只能發出「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的悲號。

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認為,杜甫懷才不遇,都怪當時的唐朝皇帝唐玄宗、唐肅宗有眼無珠,不識人才。這種看法並不準確。與杜甫同時代的大詩人高適,也是從一介平民起家,起點一點都不比杜甫高,最終卻出將入相,官居劍南節度使、西川節度使,獲封渤海縣侯,成為封疆大吏一代名臣。可見杜甫窮一輩子,也需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乾元二年到廣德二年,杜甫曾經有機會迎來人生的一大轉機。當時的西川節度使嚴武坐鎮成都,深得皇帝倚重,獲封鄭國公,年紀不到四十卻權勢熏天。嚴武雅好文字,對杜甫的才華仰慕不已,專門把他請到成都擔任幕僚,杜甫才算過了幾年衣食無憂的安生日子。

如果能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杜甫有很大希望從此魚躍龍門。在唐朝,成為手握重兵的大將的幕僚,也是躋身仕途的一條重要途徑。上文所說的高適,就是從大將哥舒翰的幕僚起家的。但杜甫卻錯失良機,原因在他自己。

《雲溪友議》記載,嚴武為人豪爽嗜酒,經常召集幕僚和友人舉行宴會,開懷痛飲。在一次酒席間,杜甫喝得酩酊大醉,對嚴武說了一句話:「不謂嚴定之有此兒也!」嚴定之,是嚴武的父親。杜甫的年齡比嚴武大很多,於他擺起了老資格,當著嚴武的面說:「沒想到嚴定之的兒子這麼能幹!」

嚴武一聽,立即怫然不悅,沉下臉說:「杜審言孫子,擬捋虎鬚?」杜審言是杜甫的爺爺,嚴武是在回敬他:「杜審言的孫子,你難道想捋虎鬚?」兩人關係從此交惡。《新唐書》記載,嚴武本來「最厚杜甫」,兩人翻臉後,「然欲殺甫數矣」。杜甫就這樣自毀前程。

從杜甫酒後這句話,就能讓人瞬間明白他懷才不遇窮一輩子的原因:情商較低,為人處世之道幾乎一竅不通。在等級森嚴的古代,杜甫這種行為是註定要處處碰壁的。

首先,當著一個人的面提起父親的名字,在古代屬於一種失禮行為。其次,如果杜甫是嚴武父親的老朋友,通家之好,或者他的官職比嚴武大很多,他還湊湊合合可以這麼說,但他根本不具備這些條件。

第三,杜甫身為下級幕僚,當眾拿上級主官父親的名字打哈哈,別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也沒幾個人能接受。這樣的下屬,你會提拔他么?以這樣的態度混職場,結果不問可知。可見,杜甫的才華綽綽有餘,但情商和為人處世技巧卻是硬傷,他的教訓很值得現代人引以為戒。

參考史料:《新唐書》《雲溪友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給劉伯溫的聖旨,開篇一句話錐心刺骨,劉伯溫看後不久死去
古代高僧能降伏猛虎是真是假?泰國一群僧人給出了答案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