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吳昌碩山水畫欣賞
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吳昌碩山水畫欣賞
吳昌碩( 1844.8.1-1927.11.29 ),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缶廬、苦鐵、大聾、老缶、老蒼、缶道人、石尊者等。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吳永良為吳昌碩畫像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
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早期治印,篆學石鼓文,詩、書、畫、印集於一身,金石書畫都是旗幟性人物。中年後開始作畫,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偶爾畫山水。
王森然在《吳昌碩先生評傳》中評價吳昌碩:「蓋師於浩博之自然、俊偉之人格與誠摯之情感,而承於偉大之精神也。其經歷名山巨川,得天地之奇氣,披讀萬卷書籍,攝古人之精華,擺脫一切紛靡,養內心之元神,運其奇氣元神輸送之筆端,留其跡象於紙上。故其章法、筆氣、墨韻,無不奇特,無不飽滿。」
吳昌碩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後又參考使用趙之謙畫法,並博採徐渭、八大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家之長,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拙,並形成自己的風格。
畫中設色大膽,別開生面,用色混而不臟,艷而不俗,有一種古樸的美。作品重整體,尚氣勢,主張「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
吳昌碩山水畫作品欣賞


※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荷蘭畫家倫勃朗作品欣賞
※鄭家聲國畫作品欣賞
TAG:清韻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