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老子:人的心靈應是虛明寧靜的

老子:人的心靈應是虛明寧靜的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老子

【譯 意】

人的心靈本來是虛明寧靜的,但往往為私慾所蒙蔽,因而觀物不得其正,行事則失其常。所以我們要儘力地使它回到虛明寧靜的狀態。

這樣,萬物的生長、活動,我們就能看出他們由無到有,再由有返回到無,循環反覆的情形。

萬物雖然繁雜眾多,但是最後總要回復到他們的根源。他們的根源是靜,靜就是他們的本性,所以回復到根源就復歸本性。這種復歸本性是自然的常道。

知道這種自然的常道可以稱為明智,如果不知道這種常道而輕舉妄動,那就要產生禍害了。

知道這種常道的人就能無事不通無所不包,無事不通無所不包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做到無不周偏,無不周偏才能德配天地,德配天地才能體合大道,體合大道才能永垂不朽。這樣,終身也不會有任何危險了。

【解 析】

「致虛極,守靜篤。」「致虛」,是說消除心智的作用,以使心空虛無知。「守靜」,是說去除慾念的煩惱,以使心安寧沉靜。「極」和「篤」都是極端、頂點的意思。道體虛無寂靜,人心也和道體一樣,虛明寧靜。但往往為私慾所蒙蔽,所以必須加以修養,使心回復其原有的虛靜狀況。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作」,指萬物的生長活動。「復」,返的意思,指萬物復歸於本根。虛是有的本,靜是動的根。所以有必生於虛,最後必返回到虛;動必起於靜,最後必返回到靜,這就是所謂的「復」,也就是宇宙萬物活動的共同規則。「致虛極,守靜篤」,才能看清這個法則。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芸芸」,眾多的樣子。「根」指「虛」、「靜」,也就是指道。「歸其根」,由有復歸於虛,由動復歸於靜,也就是復歸於道。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道體虛靜,萬物返歸於道,即是返歸於靜,所以說「歸根曰靜」。「命」就是性,「復命」就是復歸本性。「常」,名詞,指自然的法規,也就是萬物共同遵守的法則。這個法則就是由無而有,再由有復歸於無。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這種循環反覆的作用,就是大道運行的常軌。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極端重視「明」而反對「智」。「智」和「明」的分別很小,「智」是外射的,「明」是內照的。也就是說「智」是觀人的,「明」是省己的。有人把「智」比作蠟燭,把「明」比作鏡子,真可以說是絕妙的比喻。

「知常容,容乃公。」「容」,包容的意思。「公」,公平的意思。兩句的意思是說,知道宇宙萬物共同遵守的法則,才能心胸開闊,無不包容;無不包容,才能廓然大公。

「公乃全,全乃天。」「全」,周遍的意思。王弼本原作「王」,注說:「無所不周遍。」由注文可知「王」為「全」的缺壞。「天」,就是道。兩句的意思是說:「廓然大公才能無不周遍,無不周遍才能合於天道。」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沒身」,終身的意思。「殆」,危險的意思。兩句的意思是說,合於天道才能合於自然之道,合於自然之道才能長存不朽。如此,終身也不至於有危險了。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一字千鈞」,神筆道出絕美四季景色
十首芒種詩詞,尋覓你我與土地的溫情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