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姚晨為什麼離得獎總差口氣?

姚晨為什麼離得獎總差口氣?

姚晨又沒得獎。她首當監製並領銜主演的電影《送我上青雲》,入圍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的最佳影片,最終惜敗鄧婕監製的《活著唱著》。

距離姚晨與白玉蘭視後失之交臂,剛剛過去一周。《都挺好》是當之無愧的爆款劇,也因此姚晨是得獎大熱門,她盛裝出席,但視後花落蔣雯麗。後來,姚晨發了一條微博:「得獎運一如既往的爛,好在人一如既往的美呀。」

去年,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找到你》入圍了金爵獎主競賽單元,頒獎之前電影收穫了很多好評,姚晨暗自竊喜,「看來我就要實現40歲之前拿到影后這個夢想了。頒獎禮那天,我隆重地打扮了一番,坐在台下最顯眼的位置殷切地期盼著,果然,影后不是我。」

今年,姚晨40歲了。在電視劇的領域,她終於有了《武林外傳》、《潛伏》之外的代表作《都挺好》。在電影的領域,《找到你》里的演技受到肯定,且在演員身份之外,她還開了電影公司,開始做監製,往產業鏈的上遊走,拿到選擇的主動權。

獨獨差的是一座有分量的獎盃了。但為什麼姚晨總是陪跑,離得獎差那麼一口氣?

總是恰逢「大年」的得獎運

不可否認的是,頒獎禮也有「大年」和「小年」。「大年」意味著入圍的競爭者實力強勁,難分伯仲。「小年」則表示好作品不多,得獎者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沒什麼懸念。

硬要說「得獎運」的話,姚晨「差」在總遇上「大年」。

《潛伏》當年是爆款佳作,2009年的白玉蘭入圍了9個獎項,光最佳男演員都提了兩位。但姚晨卻連入圍都沒有,那一屆的視後是宋丹丹。

後來的飛天獎,《潛伏》拿了4個獎,姚晨雖然入圍卻還是沒拿到獎,得獎的是閆妮和薩日娜。

再後來的金鷹節,姚晨的呼聲依然很高,她拿到的是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而最佳表演藝術獎(孫紅雷、閆妮)和最具人氣獎(孫紅雷、海清)這兩個大獎,都沒拿到。

宋丹丹、閆妮、薩日娜、海清,每個人的演技都很好,實至名歸,可以說,姚晨的對手太強了。但另一方面,孫紅雷拿全了白玉蘭、飛天和金鷹的最佳男主角,尤其是金鷹獎拿全了當屆三個獎。也可以說,姚晨還有進步與磨練的空間。

姚晨生完孩子之後,重回熒屏的首部作品《離婚律師》,入圍了2015年的白玉蘭,但遇上了《紅高粱》的周迅。

歷史簡直是驚人的相似,《都挺好》在白玉蘭的狀況,彷彿是《潛伏》的翻版,她的對手和搭檔都太強了。蔣雯麗的《正陽門下小女人》是大女主的戲,更能突顯演員塑造角色的能力。而《都挺好》是個群像戲,光表演類獎項就拿到了5個白玉蘭提名,最終倪大紅、郭京飛拿到了白玉蘭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在電影領域,姚晨的表演能力則依然處於有很大進步空間的階段。她的電影履歷里,還沒有出現一部代表作。

《找到你》算是姚晨在演技上受到肯定比較多的作品,但還是有電視劇演多了而帶來的「瑕疵」,容易用力過猛,露了表演痕迹。《送我上青雲》的導演是新人,拿出了一個女性自我尋找的概念,但空有想法,整體對劇作的把控比較平庸,在這樣的創作框架里,姚晨的表現與以往相比沒有太大的突破,處於維持原有水平,沒有太明顯的失誤,也沒有太深刻的記憶點。

很會抓住機遇,且很會選戲

「得獎運一如既往的爛」,但抓住機遇的眼光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卻一如既往的好,很會選戲。算算她的經歷,已經足夠「糊」很多次了,每次外界覺得她快不行的時候,會有一個新的作品,幫她撐開局面,一次次重新站穩,甚至更上一層。

她憑什麼?

用姚晨的話來說,她是稀里糊塗撞上了《武林外傳》和《潛伏》走紅的。之後又趕上了微博時代,「其實我是半個網盲」,卻成為「微博女王」。

而後,「流量時代」來了。「市場對演員的衡量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大家拼的不再是演技,而是流量。」

在事業的巔峰期,姚晨選擇了生孩子,還生了兩個,一耽誤就是5年。期間,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都殘酷地變成:「姚晨為什麼不紅了?」更殘酷的是,在生完兩個孩子之後,姚晨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走光了,只剩下經紀人。

5年的時間,市場的變化太快,她已經一腳跨入中生代女演員的行列,這個行列里的機會稀缺的,好劇本更稀缺。

姚晨被困住了。

中生代女演員明明成長到了一個足夠成熟的年紀,有了更好的表演狀態,但女性題材的影視作品,留給中生代女演員的空間太小太少了。

看似走進了死胡同,姚晨卻給自己想出了辦法,不是被動等待,而是自己創造機會。於是2017年,她開設了電影公司「壞兔子」。《找到你》和《送我上青雲》,壞兔子都是出品方之一。

她不停地用新作品給自己撕掉標籤,嘗試新的可能性。《武林外傳》給她貼上了「喜劇」標籤,她就不斷去打破這個認知,因為她對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我不是一個喜劇天才」。既然覺得自己可能沒法在喜劇領域有更深的精進,終其一生也成為不了「女版周星馳」,那就開闢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花了13年的時間,提到姚晨,除了郭芙蓉、王翠平,又多了蘇明玉。接連三部作品(《都挺好》、《找到你》、《送我上青雲》),姚晨都演的是現代女性。她給自己在女性題材里找到了轉型的出口。

要得獎,關鍵是什麼?

「我依然是個悲情的女演員。」

姚晨原本對自己的期待是「青衣」。剛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老師就覺得她的臉天生適合大銀幕,「不笑的時候,臉上有一層悲傷感。」在學校演的角色都很正,像是麥克白夫人、武則天等。

沒想到,她卻因為喜劇走紅。整個路線從一開始就「跑偏」了。姚晨卻靠自己,逐漸走回最初自我設定的「正軌」。

骨子裡,姚晨是個極為理性有主意,想得明白,頭腦清醒的人。單看她的事業選擇,即可見一斑。在事業黃金期的時候,她謹慎挑劇本,接的戲很少,連工作人員都覺得她「懶惰」。有了孩子之後,她卻立馬接了《離婚律師》去賺奶粉錢,「拍電影真的太窮了」。二胎之後,可選擇的空間太小,她就自己開公司,去演她想演的女性題材。每一部都走得極為理性。

僅僅把姚晨看作一個很會演喜劇的演員,顯然太低估她了。姚晨說,她依然是個「悲情」的女演員。最近的三部作品,蘇明玉、李捷、盛男三個角色,底色都是「悲情」。

上海電影節期間,姚晨即將拍攝的新戲曝光。她將與《踏雪尋梅》的導演翁子光合作,出演《桂花飄香》。

根據已知的信息,《桂花飄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農村婦女為夫追兇11年的故事。姚晨出演的李桂英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女性之一,她說:「我最近飾演的女性角色,她們的精神層面是共通的,內心有自己的信仰,對自己的人生有標準,我希望用電影實現她們某一部分的夢想。」這依然是個「悲情」的角色。

姚晨距離得獎最大的距離,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打破她自己樹立起來的,外界所熟悉的「姚晨」。顛覆了自己的表演框架,她的演技也會真正走向成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學和尖兒 的精彩文章:

上視節觀察:主旋律劇行業劇成主流 資本撤退小公司被清洗
狂攬白玉蘭七項大獎 爆款製造機正午陽光到底贏在哪裡?

TAG:小學和尖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