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姍姍說她因禍得福。她爬樓時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大夫檢查時發現她腳心有顆奇怪的痣,便讓她進一步檢查,竟然惡變了,於是安排了手術切除。

小小的平常的痣竟然真的這麼危險嗎?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僅占皮膚惡性腫瘤5%左右,但卻構成其死亡率的75%。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痣更容易癌變,以及如何去正確預防。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多數的痣安靜乖巧,只有少數的痣會闖禍

皮膚中有黑色素細胞,它會分泌黑色素,分泌越多,皮膚顏色就越深。如果黑色素細胞聚集到一起,那一小塊皮膚顏色就特深,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痣」。

絕大多數痣一直安安靜靜,但極個別痣會闖禍。大約2/10萬的痣可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易通過淋巴和血液轉移,需要注意。

長在摩擦部位

足底、腳趾、關節等部位,以及腰部、生殖器外部、戴胸罩處,這些地方的痣受到反覆摩擦,皮膚破損感染,可能誘發黑色素瘤。

長在指甲溝部位

這裡的痣癌變的幾率較大,由於被指甲擋住,看不出變化,需要更留心些。

長在交界處

交界痣處於皮膚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故得名。交界痣表面平坦或稍凸,1厘米左右,淡棕色或棕黑色,癌變幾率較大,需要注意。

痣特別大

如果痣大於20mm,要注意,因為痣越大越多,癌變風險越高。

有遺傳遺傳史

有家族史的患者,出現惡性的幾率更高,患者平時要多注意觀察。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黑痣要闖禍會有哪些報警信號

如果身上長了好久的痣突然出現以下某種變化或多種變化,要高度關注,如有疑問,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1. 痣突然變大,尤其是大於2mm以上,界限變得模糊,形狀變得不規則;

2. 痣的顏色變黑,或者變成棕色,摸起來粗糙不平;

3. 痣周圍皮膚破損,有炎症性紅暈,或是痣出現糜爛、潰瘍、出血、腫脹等癥狀;

4. 色素痣周圍出現瘙癢或是疼痛感;

5. 40歲後出現新的色素痣。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如何防止普通痣闖禍?

雖然黑色瘤惡變的幾率不大,但是一旦惡變,後果卻比較嚴重,所以,我們需要提高警惕,一起來學學如何預防它發生惡變。

1.做好防晒

曬太陽是個好習慣,但凡事要有度。過度的紫外線日晒容易誘發痣細胞發生癌變,這也是西方人皮膚癌更高發的原因,他們就愛拚命曬,還怕曬不黑,塗抹的霜都是淡棕色的。出門前一定要做好防晒準備工作,避開中午的陽光,選擇陽光稍弱時出門,並塗抹高SPF值的防晒霜,帶寬邊帽子,穿長袖衣服,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2.不要使用劣質護膚品

劣質護膚品,或微商推薦無法判定品質的護膚品,最好都不要用。因為這些護膚品內通常含有重金屬,日積月累的刺激,可能會刺激痣細胞發生癌變,得不償失。選擇化妝品或是護膚品時,要根據自己皮膚特點,優選正規渠道的知名大品牌,品質有保障,可以放心使用。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3.減少摩擦

慢性摩擦也是一項長年累月的刺激,因此,也有可能導致痣產生惡變。一方面,貼身的衣物,不要選化纖產品;另一方面,對那些長在頸、腰或易受刺激部位的痣,必要時可以去醫院做個祛痣手術,徹底消除隱患。

4.提高警惕

巨大型的痣比其他痣更易出現惡變,專家認為還是手術祛痣消除隱患最徹底,1歲後的寶寶就可以進行這類手術。口腔、生殖器粘膜等部位,極少長痣,如果突然出現痣,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必要時進行活檢。其他小型或中型先天性痣,它們都很安分,可以拍照留底,每年檢查一下。

身上的黑痣要惡變的N個信號!你真的了解嗎?


3種祛痣方法,哪種更適合你?

一般地說,只要身上的痣不嚴重影響美觀、沒有惡變傾向,都不必去除;當然,如果檢查後發現是有問題的痣,則應及時去掉。

液氮凍痣。液氮冷凍是把痣凍掉。液氮溫度極低,接觸皮膚後,能讓周圍的組織壞死,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很方便地把較小的痣凍掉,如果凍得不徹底,還可以再凍一次。由於冷凍也會傷及周圍細胞,術後可能會出現水皰、紅腫、色素沉著,點痣的部位比周圍皮膚顏色要深一些。

激光點痣。液氮是把痣「凍掉」痣,激光則是把痣「燙掉」。激光點痣也只適用於較小的痣,大一些的痣可以做2次激光點除,如果還去不掉,就不要再用這種方法了。

手術切除。如果要去除那些2mm以上體積較大的痣,手術切除最徹底。在易摩擦部位如手掌、腳底、外陰等處,或是有惡變傾向的痣,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徹底切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便秘糾纏煩躁難安?中醫對症施治輕鬆搞定4種便秘
芒種 | 時雨及芒種,養生重清補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