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6月29日,何祚歡帶您get大武漢的美

6月29日,何祚歡帶您get大武漢的美

6月29日,何祚歡帶您get大武漢的美

玩灘到漢口,觀景在武昌。

大美武漢的最佳觀景地在哪兒?非長江觀景第一台莫屬。此台何台,敢以第一而自命?何祚歡先生的《長江觀景第一台記》記錄了江城的哪些歷史文化?

2019年6月29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老師將在萃辰天心書院開設【何祚歡筆下的武漢文化】系列講座,以原創詩文切入,深情講述大武漢的歷史底蘊與文化風貌。

主題:【何祚歡筆下的武漢文化】

性質:公益講座

時間:2019年6月29日

地點:萃辰天心書院

何祚歡,「中國評書、評話十大名家」之一,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及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傳項目傳承人。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曲協副主席,武漢市文聯副主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等職。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大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

一個最懂武漢內在之美的人

喜歡一座城,就像喜歡一個人,始於外,而止於內。

生活在大江大湖橫卧的大武漢,除了感受這座城市每天的「不一樣」,也需要我們追本溯源了解她的歷史內涵與文化積澱。

而在武漢,最了解武漢文化內涵,又能將武漢故事講得生動有趣的人,何祚歡算一個。

就像北京有侯寶林,天津有馬三立一樣,說起武漢人最喜歡的老藝術家,何祚歡當之無愧。生於1941年的武漢的他,是跟著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藝術家,身上被深深地烙下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印記。

何老先生說了四十多年的湖北評書,影響了幾代武漢人。

要追溯武漢城市的形成,說起武漢人的性格,到哪裡吃喝玩樂,沒有人比他說得更引人入勝。

何老先生說,大武漢表面上是一個鮮活、熱辣的城市;從內質上看,又是一個很具有親和力的、能兼容天下的城市。

大武漢不是隨便叫的,中國也只有兩個城市名前加了『大』,一個大上海,一個大漢口。上海那是一個城,漢口才三鎮之一,可見武漢之大。何老先生打比方說,到現在,武漢的城區面積能排得上全國第二,第一名是上海。

他用「漢口的錢是堆著的,武昌的錢是頂著的,漢陽的錢是曬著的」風趣形容近現代武漢三鎮的發展情況。

漢口商業市場繁華,自然錢多的堆起來。武昌衙門遍地,官員行賄就為頭頂的烏紗帽,所以武昌的錢是『頂』起來的。漢陽地區,鸚鵡洲、南岸嘴一帶漁業、手工業繁榮,有『日晒黃金夜不收』一說,漢陽的錢曬著的多。

說起武漢的歷史,何老先生如數家珍,常說常新。

他講得不像社科專家一樣嚴肅獃滯,照本宣科,而總是能用最形象的比喻,並富有情感的表達出來,所以觀眾樂於接受。

與何老先生接觸過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共識:他幽默風趣,妙語連珠,精神矍鑠。

在一次在採訪中,何老先生隨口就念起了繞口令。1分半鐘的繞口令,何老先生聲情並茂,一氣呵成。

高高山上一老僧。身穿衲袍幾千層。要問老僧的年高邁。曾記得那黃河九澄清!五百年清上一澄,一共是四千五百冬,老僧倒有八個徒弟,八個徒弟都有法名。大徒弟名叫青頭楞,二徒弟名叫愣頭青,三徒弟名叫僧三點,四徒弟名叫點三僧,五徒弟名叫崩得兒巴,六徒弟名叫巴得兒崩,七徒弟名叫風吹花,八徒弟名叫花吹風……

在手機互聯網時代,評書,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何老先生在晚年也作了很多的思考和嘗試。

去年,何老先生在萃辰天心書院講《舞台藝術》的時候,也多次提到藝術的生命力需要創新。

作為傳統藝術家,他卻一點也不傳統,他善於為傳統藝術賦予新鮮的血液。

他還曾說,「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武漢大學給武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說了一場《火燒博望坡》,他們面對的是電腦和滑鼠,我手上拿的是醒木。聽完之後,200多個學生寫了50多篇觀後感。 」

如今,雖然已是年近八旬的老翁,他的思維卻依然像八零後。他還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綽號「活著歡」。

前些年的時候,何老先生要出自傳,想著取個什麼名字,出版社的朋友說,你這輩子活得歡樂,何祚歡就是叫「活著歡」。

他覺得有點道理,人家覺得我很快樂,實際上我自己也覺得非常快樂,「人生在世,喜歡慪氣的話總有慪不完的氣。那就慪三分鐘的氣,然後再做別的。如果覺得慪三分鐘不過癮,索性就吵一架,但只吵三分鐘。」

在《活著「歡」》中,有一段他的自畫像:

在觀眾眼裡,我是個製造歡樂的人,我應該有一個歡樂的人生。在朋友眼裡,我是個曠達的人,我應該沒有什麼精神上的贅物。在社會各界人士眼裡,我是一個雜家,應該有一番嚴謹治學的經歷。

正如他自己所說,何老先生確是一位雜家。說評書,寫評書,以及創作曲藝、小說、詩文、書法等,每一個領域他都有涉獵並著作等身,所以他被稱為「百變書生」。他一生寫下了近千萬字的各類作品,用各種文學形式,追溯這個大都市的城市性格。

到了晚年,他也沒有閑著。研習書法,在寫字中獲得內心的寧靜;看戲,興緻來了還唱上幾段;品茶,常有獨特感悟;興之所至,也愛創作詩詞。

何老先生創作的詩詞作品,大多都與武漢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筆下的「那城,那人」,也成了許多老武漢人最美的記憶。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漢派藝術家、武漢城市發展變遷的見證人,他想把那些正在被淡忘或消逝的歷史記憶留存下來。

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護佑著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

繼去年在萃辰天心書院開講《舞台藝術》之後,何祚歡老師又將於今年開啟《何祚歡筆下的武漢文化》公益講座,這是何老師首次向社會大眾公開解讀他筆下的武漢文化。

2019年6月29日,作為今年在萃辰天心書院的首次講座,何老師將以江城人最為熟悉的「長江觀景第一台」為主題,以他的原創詩文切入,帶您get大武漢的美,去領略一座大城的精神面貌。

《何祚歡筆下的武漢文化》

主講人:何祚歡

時間:2019年6月29日

地點:萃辰天心書院(解放公園內)

長按小程序預約席位!

[一日禪修]

讓「禪」成就出一份生活之美

讓「禪」訓練出一種生命表達

讓「禪」激發出每個人的無限潛能

萃辰天心書院「當代禪人」俱樂部自成立以來,已陸續組織了數十次大小禪修活動。有每日一禪、一日禪修、三日禪修、七日禪修,以及境內外朝聖之旅等。

不管是在家中的自行打坐修習,還是參與集體禪修活動,都是為了給我們繁雜焦慮的生活減壓,調節情緒,並提升我們做事的定力與專註力,從而讓我們的生命充實而光輝。

點擊下列圖標,讓我們跟隨印竹老師一起,進行每日的禪修練習。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點一下在看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北大演講:在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
己亥年天心禪茶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