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老媽老了,70多歲的人,遠漂在北京。老媽學會了微信語音聊天,沒事的時侯就和我們聊聊天,發些自己拍的家庭生活照片。讓距離不再成為問題,讓上千公里的距離變得不再那麼遙遠。

從小就愛吃老媽做的飯,老婆經常這麼說:我做飯,你就挑三揀四的,稍有不對,就不高興;我老婆婆做的飯,和我做的一樣一樣的,你咋端上來就吃著,從來不說鹹的淡的。

說實話,老媽生我時,是在4歲的哥哥死了兩年之後。老媽曾多次地說過,如果哥哥活著,還有一個老姐,老媽打定主意不要小孩子。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就一個老姐,所以說,我就是幸運地來到了這個人世上。這一點,讓小時候的我,有時變得很自卑,總感覺當初老媽並不想要自己。其實呢,誰的孩子誰心疼,在老姐和我發生衝突時,老媽永遠地站在我一邊。

而且,在生活水平不好的時候,老媽教會了我很多生活的經驗,足以讓我應付困難的生活條件。

1、學會用壓褲線。上小學二年了,總愛穿一條淺藍色的褲子。本人還特愛臭乾淨,所以三天兩頭就要洗褲子(大家別笑,那時的我就是自己洗衣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嗎)。因為冬天家裡燒火坑,褲子洗完,使勁地擰出來。然後,疊好鋪在炕中間,等著烘乾。晚上睡覺時,再把褲子挪到炕頭,用褥子壓住,不管它了,睡覺。第二天,保證你穿的褲子,褲線筆直,非常帶勁。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學會點爐子。家裡住的是老式日本房,北側開門。家家院子里堆的都是柴禾和水洗煤,在原煤少的情況下,學會用很少的木頭再加上樺樹皮,就能點著爐子,夠仙的了。我都是把木頭劈成小條,均勻地擺在爐膛內(記住,一定要搭結實了,防止煤壓上後垮落將火壓死)。將秋天曬好的煤泥小心地擺到木頭上面,點著樺樹皮,放進去,然後用扇子輕輕地扇,讓火慢慢地將木頭引著,受熱均勻。採取這種辦法,基本上百試不爽,都能順利地點著爐子。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3、學會煮大碴子粥。在大米、白面細糧按量供應的時候,苞米面、大碴子、高梁米就成為了主要食糧。老媽最愛做的就是煮大碴子,到現在也是我最愛的主食之一。放假時,老媽就將大碴子提前一晚上用水泡好, 告訴我,今天哪都不許跑,在家看著鍋,糊了就收拾你。得了,今天上午是別想出去玩了。煮大碴子的時候,開鍋前火要旺,在開鍋後,必須壓住火,將鍋的一半挪到爐邊上,這就是穩火慢煮。過一段時間,還要用飯勺子攪開,讓大碴子都能煮好。一般的話,一鍋大碴子需要三到四個小時才能煮好,粘忽忽的,再配上鹹菜,香極了。總之,現在的大碴子再做也出不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4、學會用小鋁鍋燜飯。現在的電飯鍋做飯方便吧,米淘好,水放准,接電、按鈕,完事大吉,到點就等著吃飯吧。老媽買了個小鋁鍋,需要我做飯的時候呢,就拿出來,放好米和水, 告訴我,在她下班前的一個小時就開始做。我剛開始做的時候,糊過一次鍋, 有的地方都變黃色了。老爸正好回來,取了一根大蔥,扒完皮就插入飯鍋中。這招真管用,除了米飯有黃色的外,味道少多了。用爐火燜飯的時候,就要在眼前盯著看了,從開鍋到撲鍋,時不時的都要開著鍋蓋,挪開一個小縫,防止鍋內的水溢出。這時的爐火,基本上都是火炭了,來迴轉動著鍋體,一點點地看著鍋里的米湯全部靠盡,大米變得晶瑩瑩的,飯基本就熟了。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5、學會刷牆。家裡的房子都是公家分配的,別看屋子小,但老媽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每年到了秋天,找個休息日,便帶著我們刷牆。提前一天晚上將白石灰泡好,將能撤掉的窗帘、桌子上的物品全部收拾起來。第二天早上,將白石灰里放上鹽,讓我攪勻。再把能蓋上的再蓋一遍。刷房子之前,先用新笤帚將棚上、牆上掛的灰全部掃掉。老爸和老媽刷上面,我端個小盆,刷下面。第一遍全是橫著刷,包括所有角落都不能拉下;第二遍就是豎著刷了。所有人都是一個方向,以保證均勻。牆刷好後,開始收拾,擦、蹭、洗,一直得干到晚上。忙活了一天,家裡顯得又白整潔,老爸就會做兩個菜,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天的家人。

生活感悟:老媽的生活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的精彩文章:

生活感悟:夏季及時處理馬蜂巢,保護生命健康安全

TAG: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