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廟上做工的人,來生都會做大官

在廟上做工的人,來生都會做大官

在廟上做工的人,來生都會做大官

宣化上人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假使有人,能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對著本子叫「讀」,離開經的本子叫「誦」。不論你對著本子讀,還是離開本來誦,或者你受之於心、行之於身;你自己明白了,那還不算,你能照這部《法華經》的道理來實行,還能為他人講說這部經典;或者自己書寫這《法華經》,或者教人來書寫《法華經》。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又能造塔、造廟、造寺院,或者造僧人所住的地方;又能供養這三寶,又能讚歎佛,讚歎法,讚歎聲聞眾僧。

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不是用一種方法來讚歎三寶,而是用百千萬億種讚歎的方法,來讚歎菩薩的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又為他人種種的因緣,隨著經的義理來解說這部《妙法蓮華經》。

講到這個地方,想起一個公案。從前有一個人,他做很大的官,也護持三寶,給三寶做護法,他也學《法華經》這部經典;可是《法華經》有七卷二十八品,在前邊這三卷半,他很快就都記住了,後邊那三卷半,他怎麼樣讀也記不住、也背不出來。自己覺得很奇怪,怎麼前邊這一半就能記得很清楚,後邊怎麼就這麼難記呢?念了也不會。

在當時有一位善知識,他有宿命通,人前生是做什麼事情來的,他一看就知道。這位大官於是到廟上請問這一位善知識,很好奇的,就問:「人人都有種種的因緣,我對於這部《法華經》非常歡喜,相信這經的道理;可是只前半部我記得很清楚,後半部卻沒有法子背得出來,這是一種什麼因緣呢?一部經,怎麼只對前半部很熟似的,後半部就不知道了、讀不出來了?」

這位善知識為他入定一觀察,就對他講:「你這個因緣是很特別的!你前生是人家送到廟上放生的一頭牛。在農曆六月六日那一天,廟上都要把經典搬到外面去曬一曬,不令經書發霉,或被蟲子吃掉;用太陽來把經書晒乾,蟲子就不咬了。在曬經的時候,這放生的牛就走到曬《法華經》的地方,用鼻子聞這《法華經》上半部,而下半部因為沒有在那個地方,就沒有聞到。你因為只聞了上半部《法華經》,所以你對於上半部《法華經》就很有緣的,記得很清楚;下半部因為你沒有聞著,所以你就記得不清楚。」

這個做大官的,在一開始聽見這種的因緣,就很不高興,說:「你怎麼說我是一頭牛?你有什麼證據?」善知識對他說:「你要證據嗎?在我廟後邊有一個墳,那頭牛死後,就埋到那個地方。當時的方丈和尚也是得到宿命通的,他一看這頭牛將來會生到什麼地方,姓什麼、叫什麼,他詳詳細細地寫在白布上,和這牛就埋在一起。你若不相信,可以把那個墳打開!」

把牛的墳打開了,那裡邊果然有塊白布,是以前方丈和尚寫的說明,那個名字,就是現在這個做官的名字。善知識對他說:「為什麼你做官呢?也就因為你前生幫廟上種過田、耕過地,所以你今生就做官了!」

由這一件事情來推察,在廟上做工的人,來生都會做大官的;為什麼?就一頭牛為廟上做一點功德,今生都做了大官,何況我們人!所以我們人要護持道場,來給道場做一點功德,這是很要緊的一種因緣。

【編注】恭錄自《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怎樣才是真正地孝順父母?
小朋友,教你們一個讀書簡單的秘訣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