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發現毛澤東親筆詩詞,堪稱「地球孤本」

台灣發現毛澤東親筆詩詞,堪稱「地球孤本」

台灣的北宜公路邊有一間「特藏室」,書庫內珍藏著民國時期毛澤東的親筆詩詞孤本。據台媒報道稱,經鑒定,該詩詞確為毛澤東親筆書寫。

報道稱,毛澤東這首親撰詩詞堪稱「地球孤本」,格律取自南宋詩人李唐作品,書寫在宣紙上並落款,墨跡原文為:「雨里孤村雪裡山,看時容易畫時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硃砂畫牡丹」。

台灣發現毛澤東親筆詩詞,堪稱「地球孤本」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台灣發現的毛澤東親筆詩詞

特藏室研究人員指出,這首詩是當年毛澤東寫給《西行漫畫》作者陳叔亮的書序。這首詩描述進村子裡時還飄著細雨,跟白雪皚皚的遠山形成一幅意境飄渺的黑白色世界,但人們不喜歡黑白世界,也很難畫,且人們更喜歡富麗繁華。

報道稱,最後一句的借物譬喻也很「絕妙」,研究人員說,「硃砂」可以解釋為象徵紅色革命,而「牡丹」則是在1949年後成為「國花」的花種選擇之一。

對於這首毛澤東詩詞里未曾出現的手稿,研究人員在去年5月發現後,十分慎重地委請鑒識科學專家鑒定,畢竟不同時期毛澤東的簽名都不一樣,經專家鑒定初判為毛澤東的墨跡。

讓人疑惑的是,為何這「地球孤本」會在大陸消失、反留存在台灣?研究人員從「出處」解釋認為,應該是對日抗戰勝利後第二年(1947年),胡宗南部隊攻進延安後,當時延安撤退時來不及把書帶走,為「我方」繳獲而得以留存至今。

背景:上世紀80年代初,台灣比較規範的學術刊物《中國大陸研究》的出版為標誌,台灣地區的中國大陸研究和「毛澤東研究」轉向學術化探討。據不完全統計,從1968年至1979年台灣共計產出有關毛澤東研究的碩士論文9篇,從1980年至2005年則達到35篇。

80年代中期以後產出有關毛澤東研究的博士論文達6部。出人意料的是,台灣第一部研究毛澤東的博士論文是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吉基祥於1986年撰寫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之研究」,其指導教授居然是蔣緯國。從學術角度講,這些博士論文的質量與大陸的同類博士論文難分伯仲。

而碩士論文產出的範圍比較廣泛,包括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台灣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以及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和專門研究機構。論文內容以政治為主,同時涉及經濟、軍事、思想、歷史、文藝、心理、體育等各個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徐悲鴻的水墨奔馬,動感與力量的完美體現
試試這9種方法,把字寫出神采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