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流詩人卻寫出一流的作品,此詩不遜於盛唐邊塞詩,句句催人淚下

二流詩人卻寫出一流的作品,此詩不遜於盛唐邊塞詩,句句催人淚下

唐朝不僅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更是文人詩人井噴的時代。這是詩人們集體的幸運,因為有了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才會讓詩歌藝術在唐朝達到頂峰。正因為有了基數龐大的詩人群體,才會湧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杜牧這樣站在金字塔尖的風流人物。然而,就因為那些明星詩人光芒太盛,讓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雅士被掩蓋。

比如說中唐詩人李益,如果放在其它朝代,他的地位肯定不會像今天這樣尷尬,說不定是文壇宗師級別。然而在唐朝,特別是在詩人層出不窮的中唐,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光芒卻將他吞沒。有的書籍說他是大曆十才子,但主流的觀點並沒有將其排列進去。

不過,李益卻有兩點值得一提。一是他的壽命很長,活到了八十多歲,在唐朝詩人中是極為少見的。二是他的邊塞詩受到了相當的好評,在滄桑豪邁之中,又透露出一絲傷感。這和盛唐邊塞詩中洋溢著的樂觀精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李益其實很早就考中了進士,但因為沒有背景,遲遲未能得到吏部銓選官職的機會,虛度了很多時光。入仕之後,也頗不得意,便棄官遠遊,在燕、趙一帶活動,還加入過幽州節度使幕府。這樣的生活經歷,讓他獲得了足夠的靈感,才能吟誦出千古流傳的邊塞詩,足以和盛唐的岑參、王昌齡等人分庭抗禮。

這首詩是詩人在邊關的受降城內聽笛後的所觀所感。受降城在哪裡,歷來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名將張仁願為了抵禦突厥,在今天內蒙古境內修建的三座城池,另一說則是唐太宗在靈州親自接受突厥一個部落的投降,因此靈州就是受降城。

前兩句的語言極為平緩,「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交待了時間、地點以及氣候環境,更是構建了一個悠遠懷古的場景。詩人將沙比做雪,將月光比作濃霜,渲染了此地的凄冷寒意,鋪墊出孤獨冷清的氣氛,為後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首七絕的前兩句,是作者的所見,第三句則是作者的所聞。他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在孤絕的受降城,凄冷的月夜之中,突然聽到了蘆管笛聲。這種聲音,雖然不會很響亮,但它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讓受降城彷彿被驚醒。

第四句明著是寫邊關將士,實際上寫的卻是情。被驚醒的又何止是受降城,還有那些背井離鄉,保衛祖國的徵人。他們聽到這笛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思鄉之情,一個個競相向南眺望自己的家鄉。

這首詩在當時就非常出名,《唐詩紀事》就提到了它被度曲入畫,譜入弦管,供天下傳唱。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多麼神奇的想像,僅僅使用了白描的手法,便將邊地的艱苦,將士的牽掛表現得淋漓盡致。詩歌中流露出的感情,讓人感慨萬千,國家的安定,邊塞的穩固,就是靠這些士兵們的犧牲換來的。詩人讀懂了他們的苦衷,並傳播給百姓,銘記這些無名英雄。

這首詩表達的意思,與盛唐邊塞詩是大相徑庭的。盛唐,包括初唐時,邊塞詩人往往充滿著樂觀精神,要麼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要麼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即便是送人遠征,也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當時看來,遠征就是建功立業,所以才有「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感慨。

但是到了中唐時期,飽經戰亂之苦的詩人們開始理解戰爭的傷痛。兵者再也不是取富貴的利器,而同樣伴隨著巨大的犧牲。所以,同樣是邊塞詩,它們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李益的這首《夜上受降城聞笛》帶給我們的就是簡潔空靈、意境悠長的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小小的陶器貌不驚人,其實在3000多年前,它曾經影響了半個中國
打死太子生母,劫持皇帝的寵妃,作惡多端卻活到了80多歲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