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一生只有12萬軍隊如何橫掃半個西歐?

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一生只有12萬軍隊如何橫掃半個西歐?

撰文|趙立波

題記:「成吉思汗」這一稱號本意指「大海一般權力無邊的王者」,而他的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稱號。他戎馬一生,歷經60餘場戰爭,締造了煊赫的蒙古帝國。在他的統領下,蒙古軍隊南征北戰、所向披靡,使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的疆域橫跨中西亞和東歐,僅此一項便成了成吉思汗「天驕」的傳奇一生。成吉思汗說:「余之使用武力,完全以極大的勞苦,乞求而為長期之和平,為奠定和平需要戰爭。草原之故老曾雲,將爾無法媾和之敵消滅後,遠近始可太平,洵非虛語。」

一、「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盤一盤成吉思汗的「戰爭史」。

歷史的雲煙如果可以回溯,在1170年的漠北蒼茫的草原上會看到一個九歲孩子的孤獨無助。這年他的父親被仇敵毒死,孤兒寡母被親朋拋棄,靠著挖掘草根,撿拾果子,打土撥鼠度日,正是這樣的生存環境,讓這個孩子的性格逐漸形成一種剛硬、倔強甚至是冷酷。當三十多年後,他以「成吉思汗」的名稱震撼了整個歐亞大陸,由他指揮的蒙古騎兵如同蒙古草原雄風從從東歐到朝鮮的幾乎所有文明核心區域,建立了迄今為止幅員最為遼闊,也是史上唯一一個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大帝國,被成為「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跨馬彎弓登上歷史舞台之初,蒙古正處於各部分散、混亂和大變革的時代。當時有首詩歌對此形容道:「有星的天,旋轉著,眾百姓反了,不進自己的卧內,互相搶掠財務,有草皮的地,翻轉著,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的被兒里,互相攻打。」他以其軍事能力戰勝和消滅了各部的奴隸主,完成了統一,在1206年創建了封建的蒙古汗國,結束了蒙古數百年的分裂局勢。

當時除蒙古外,我國境內還有金、南宋、西夏、大理、高昌、西遼和吐蕃等並存政權。在征服境外一些地區後,吐蕃、高昌先後臣服,由此加快了成吉思汗向中原地區進攻的步驟。三次進攻西夏後,於1211年大舉進攻金國,三年後,迫使金朝議和,蒙古軍退出居庸關。金宣宗遷都汴京,成吉思汗以其缺乏誠意,於1214年再次攻入中原,次年五月佔領中都,又派兵進攻汴京。此後,蒙古軍主力轉向西征,留木華黎為國王,負責攻金並統治所征服的汗地,至此,遼東西、兩河和山西部分地區均為蒙古汗國所有,而成吉思汗才剛剛開啟「一路向西」的模式。西征是因為偶然事件改變了成吉思汗的軍事方向,也改變了世界的命運。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的一個四百五十人的商隊到中亞大國花剌子模進行貿易,不料剛走到今天的哈薩克錫爾河邊的一座城市,就出事了。商隊里有一個印度人是這座城市一位長官的老熟人,兩人一見面他就直呼其名,沒有表示應有的尊敬,而且還當場誇耀成吉思汗的偉大。

長官很生氣,下令拘捕商隊,並報告國王。國王本來就對成吉思汗送來的國書中以父子關係形容兩國關係十分不滿,於是下令殺死所有商人、沒收全部財產。當成吉思汗從逃出來的駱駝夫得知事情原委,他淚流滿面,獨自一人登上山頭,跪在地上絕食祈禱了整整三天三夜,並憤恨地說:「戰亂不是我挑起的,請佑助我,賜我復仇的力量!」《中國文脈》

「一些史籍還表明,成吉思汗每次出征前,總要將自己閉於帳中三天,獨自與神在一起。第四天,這位得到天助的「合汗」才會走出帳篷,宣布蒼天將保佑他獲勝。「《草原帝國》

二、去世前成吉思汗的軍隊才只有12萬多,他的蒙古軍團靠什麼橫掃半個世界?

史書稱頌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一生曾「滅國四十」《元史》他所滅的西域各國,也在這個數目之內。能夠取得如此戰績,勢必與其軍隊戰力和部署有著根本關係。

武器裝備及兵制問題。這首先就是馬匹。蒙古馬個子不高,但是具有很強的適應環境,尤其適用於長途乘騎。對草料也沒有特別選擇,只要具有一定的天然水草就可以飼養。這種馬匹很適於戰爭的需要。古代每個蒙古騎兵不僅是一匹馬而是幾匹,最多者有五、六匹,從而更好地發揮了騎兵的機動性,特別是在誘敵和迂迴包圍進行側翼或腹背攻擊時,可以隨時換乘,以保證安全和提高戰鬥力。蒙古騎兵馬術精良,他們從少年時就學會乘騎,而且通過經常參加放牧和狩獵活動,自然地培養了良好的騎術。在兵器方面,《武器和戰爭的演變》一書中曾經指出:「 蒙古人的兵器主要有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古代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於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蒙古騎兵都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還有一根套索,有的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蒙古人中百分之四十是重騎兵,全身披著皮製的盔甲或從敵人那裡繳獲的鎖子盔甲,騎的馬有時也披有少量的皮製護甲。

兵器是掛在腰間或馬鞍上。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除了戴一頭盔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是輕裝、迅捷, 「利野戰」。成吉思汗指揮戰鬥,充分地發揮了這些特點和長處。「不見利不進, 動靜之間,知敵強弱,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里」,「敵分立分、敵合立合,故其騎突也,或遠或近,或多或小 (少) ,或聚或散,或出或沒,來如天墜,去如雷逝」《黑韃事略》。戰鬥中,十分注意偵察,隨時掌握敵方動向,「其行軍常恐沖伏,雖偏師亦先發精騎四散而出,登高眺遠,深哨一二百裡間。掩捕居者、行者,以審左右前後之虛實,如某道可進,某城可攻,某地可戰,某處可營,某方有敵兵,某所有糧草,皆責辦於哨馬回報」《黑韃事略》。故能抓住有利時機,發起攻擊。「其破敵, 則登高眺遠,先審地勢,察敵情偽,專務乘亂,故交鋒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舉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 「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詭棄輜重,故擲黃白」 。《黑韃事略》。對成吉思汗的戰略戰術,蒙古人雖沒有作出系統的總結,但毋庸置疑的卻是成為蒙古軍團屢次獲勝的最大軟實力。

三、成吉思汗對話丘處機,丘勸其「止殺」,西征有評價是「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由此引發巨大爭議。

西征開始不久,成吉思汗根據身邊一個叫劉仲祿的漢族制箭官員的推薦,下詔邀請遠在山東萊州的道教全真派掌門人丘處機來到軍中,講述養生之道和治國之道。丘處機已經七十多歲,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撒馬爾罕。當時成吉思汗已經繼續向西越過了阿姆河,在耶律楚材的陪同下到阿姆河西岸行宮見到了成吉思汗。丘處機一共向成吉思汗講了三次道,大體可歸為三個要點:一、產生之道,節慾清心;二、一統天下,不亂殺人;三、為政首要,敬天愛民。

成吉思汗對此頗為讚賞,後來多次下令善待丘處機和他的教派。成吉思汗幾乎是與丘處機 是同年同月去世的,成吉思汗享年六十五歲,而丘處機則高壽,享年七十九歲。這年秋天成吉思汗沿不花剌道繼續前進,在途徑布哈拉時,他詢問了伊斯蘭教的主要教義,並對這些教義表示贊同。但他認為不必千里迢迢去去麥加朝聖,普天之下都是騰格里的歸宿。在撒馬爾罕時,他命令穆斯林依他的名字祈禱,因為他已經取代了蘇丹摩柯末。他甚至免除了穆斯林教師和民事法官的賦稅,以此表明他的行為只是戰爭行為,無關宗教。公元1229年,為紀念成吉思汗的西征,特立一碑,以精闢概括這位草原帝國皇帝的生活方式和豐功偉績,頗為生動地注入了宗教色彩:「天厭中原驕華大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返樸還淳,去奢從簡。……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改金之政無恆,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蒙古帝國對這位締造者的高度評價自然正常,卻在其身後不斷出現更全方位的評介。

四、對成吉思汗的評價:當時的人便給出高度評價,認為亞歷山大在軍事藝術上只是其學生。

生活在成吉思汗同時代的伊朗史學家志費尼在其著作《世界征服者史》一書寫道:「全能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眾,使他思想之敏捷,權力之無限為世上諸王之冠……說實話,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城略地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無一有偶,同時期的馬可波羅說:「他的去世是一大遺憾,因為他是一個正義、明智的人。」約因維爾甚至說:「他使人民保持了和平。」這些言論雖然看似荒謬,但經過推敲卻發現不無道理。由於蒙古帝國統一了所有突厥一蒙古民族,由於鐵的紀律被強行貫徹在亞歐大陸上,成吉思汗平息了草原各民族之間無羞之的內戰,為商旅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

然而不容否認的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腳步,成吉思汗的活動對全中國實現統一和中華各民族人民之間聯繫的加強也起了很大作用。當十三世紀初蒙古崛起於漠北高原時,中國正處於政權並立、分裂割據的狀況下。如果從唐中期安史之亂算起,這種狀況已經延續了四、五個世紀,因此嚴重阻礙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成吉思汗則用其武力,迫降了畏吾兒,滅亡了西遼,臣服了西夏,擊敗了金朝,在一二二七年他去世前,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統一在蒙古政權之下; 他的繼承者最後滅了金、宋,統一吐蕃、大理,結束了全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元朝的大統一是空前的,其版圖 「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 歷史學家曾經表彰過秦皇、漢武、唐宗在統一事業中的豐功偉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統一事業即然為漢唐所不及。

他對自己性格的總結頗為生動:「男子最大之樂事,莫過於壓服亂眾和戰勝敵人,將其根絕,奪取其所有,迫使其妻痛苦,納其美貌之妻妾。」無疑這種雄性分泌極端旺盛的鐵木真佔有慾顯得更為熾烈,或許可以解釋成吉思汗最終成就了他「大海一般權力無邊的王者」。

參考資料:《草原帝國》、《元史》、《成吉思汗傳》、《中國文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波瀾 的精彩文章:

滿洲第一智囊范文程為何不惜辱沒祖宗成為皇太極最大軟實力?
雍正為何不惜得罪利益集團強力推進士民一體當差納糧?

TAG:歷史大波瀾 |